春节期间,流感病毒盛行,各地根据流感当下特点,及时发布相关防治方案,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为进一步做好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救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近日,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发布了《安徽省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推荐方案(2024版)》。
方案中对于早期出现流感人群,推荐应用具有疏风散寒,辛温解表的中成药,如启达力®荆防颗粒(合剂)应用于成人及儿童外感风寒证(怕冷,发热,或高热不退,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咽部不适等)的治疗。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舌淡红,苔薄而润,脉浮紧。
治法:祛风散寒,辛温解表
推荐方:流感解托方加减
组成:麻黄6g,羌活10g,柴胡10g,葛根20g,桔梗10g,杏仁10g,苏叶6g,甘草6g。
加减:发热甚者加薄荷10g、荆芥10g;头痛加川芎10g、白芷10g。
中成药:荆防颗粒(合剂)、感冒清热颗粒(胶囊);发热甚者可选用正柴胡饮颗粒;身痛甚者可选用九味羌活丸(颗粒);伴呕吐、腹泻者可选用藿香正气口服液(丸、水、胶囊)等。
症状: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流清涕,喷嚏,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治法:疏风散寒,辛温解表
推荐方:葱豉汤加减
组成:葱白8g,淡豆豉6g,生姜6g。
加减:若咳嗽较剧,痰多色白,喉间痰鸣,证属夹痰者,选用半夏散;若脘腹胀满、呕吐泄泻,证属夹滞者,选用保和丸或消乳丸。
中成药:荆防颗粒(合剂);若呕吐、腹泻者可选用藿香正气口服液。
通过观察近期的患病人群发现,2024~2025年流感患者初始症状,主要表现为咽干咽痒及咽部异物感明显等咽部不适,发展过程中出现恶寒恶风(即感到身上怕风怕冷)、发热、浑身酸痛、鼻塞流清涕、口干、咳嗽等症状。这些症状在中医中辨证为风寒束表证,可应用具有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中成药进行对症治疗。
启达力®荆防颗粒(合剂)属辛温解表剂的代表中成药,药方中的荆芥和防风两味解表祛风的药对,使得整个方剂更加疏散透利,驱邪于外,增强了邪气的排出。整方药味辛平,无大寒大热的药味,很好的扩大了适用人群,不仅成人可用,儿童、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也可适用,适合不同性别、年龄、地域和气候条件下的人群使用。
用法用量:
主编:程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