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一)
乐活
2024-12-22 08:39
河北
第2746次推送
编者语:
1942年,沙飞在河北平山拍摄了《父母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组照,记录了边区人民踊跃参军的历史瞬间。这些照片不仅展示了无数家庭的支持与牺牲,还见证了抗战时期志愿义务兵役制在民众中的广泛认同和热情参与。60多年后沙飞的女儿王雁走上了寻访的旅程,寻访父亲影像中历史人物和普通人物。通过寻访这些普普通通的抗战英雄,沙飞的照片和故事传递了抗战精神的伟大力量。今《晋察冀画报》创刊地——碾盘沟公众号特编发王雁女士文章,带您走进历史走进那段抗战岁月。
1942年2月,沙飞在河北平山拍摄了组照《父母送儿 妻子送郎》。这组照片,共51幅,《沙飞摄影全集》收录39幅,全集外10幅(2006年4月找到),另有2幅曾在《晋察冀画报》发表,但未找到原底片。抗战期间胶卷极端缺乏,沙飞极少如此大量拍摄。
1942年3月20日,《晋察冀画报》时事专刊出版;封面为沙飞摄“志愿义务兵入伍大会”,扉页开始即为专题组照“志愿义务兵役制的伟大胜利 边区人民踊跃参军”及“家庭模范 父母送儿 妻子送郎”,发表沙飞照片6幅,他的学生张进学作品3幅。
《晋察冀画报时事专刊》1页
志愿义务兵役制的伟大胜利,边区人民踊跃参军
右上:边区的创造者与领导者聂司令员。沙飞摄。右下:四十八个自卫队员,拥挤在志愿义务兵报名处,争先恐后的报名。村妇救会代表给四十八个报名参加志愿义务兵的自卫队员带光荣花。张进学摄。中:中队副郝XX。张进学摄。
文字:
聂司令员在去年提出志愿义务兵役制以后,立即得到各界人士热烈拥护,经过边区政府的决议,遂正式宣布自今年一月一日开始实行。
从一月到现在,全边区已掀起了广大的参军热潮,千千万万晋察冀的优秀儿女自动地报名了,入伍了。许许多多的政民干部以身作则的打前锋,并且号召着,领导着群众成队成班的参加了志愿义务兵。在这个运动中,我们看见很多的老人,老妇送着儿子,孙子,青年,壮年的妇女送着丈夫,哥弟,男女儿童送着父亲,哥哥。而且无论参军的与欢送的都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都认为自己的行动是无比的光荣。
这里,我们只收集到一个村和一个区的材料,不过,就从这两部分不完整的材料中,我们也就可以看出边区人民参军运动的一斑了。在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边区人民的拥护下,这一新的兵役制度必然会取得更大胜利的。
四十八朵光荣花
平山县XX村虽是一个小村,可是素来都是模范,这次在志愿义务兵役制的执行上,他们又做模范了。
二月十八日,全村开了志愿义务兵动员大会,在自卫队中队付的号召下,全村四十八个自卫队员一齐报名了。内中一个队员不在家,是他母亲自动替他报名了。另外还有一个六十三岁的老头和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子,也要求报名参加。
《晋察冀画报时事专刊》2页
照片说明
上:入伍前的骑骡游行:二月二十八日,平山X区志愿义务兵入伍大会开会之前,准备入伍的新战士和他们的家属,每人骑一匹牲口绕会场一周,观众都鼓掌欢呼,说他们光荣。
中:父母送儿:平山X区志愿义务兵入伍大会上,魏XX夫妇,年逾半百,亲自送他们的第三个儿子魏三牛入伍,并在大会上登台讲演。老汉魏XX,他开头对大家说:“我是庄稼人,不会说话,但是我知道当志愿义务兵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老了,我们愿意送三牛来当兵。”
老太太接着说:“我们生了三个儿子,老二早就参加了八路军,老大年纪快五十了,三牛年轻爱进步,这回我们又响应聂司令员的号召,送他来入伍。抗日是为了大家,我们两口子也觉得光荣……”
台下千万颗火般热烈的心,都伴随着模范父母质朴的服装,慈爱的颜容,和诚恳真挚的语音,而急速地波动,血管在澎湃,神经在紧缩,有些人眼珠里蕴藏着被感动的点点珠泪儿。——沙飞摄
下:光荣席上:新战士与抗属大会餐。——沙飞摄
《晋察冀画报时事专刊》3页
模范家庭:父母送儿 妻子送郎
图片说明
上:平山X区X村抗日地主董X堂,合家欢送董X参加志愿义务兵,动身去入伍时之合影。图中后排带光荣花的就是董X。身上有(二)字的,是他的父亲,有(一)字的,是他的叔祖父。其余的就是他母亲,妻子,儿女,兄弟……
中:董X的叔祖父、父亲写给聂司令员的一封信:
聂司令员:
你是我们的救星,要是没有你,我们的生命财产田园土地恐怕早就给日本强盗抢掠烧杀净尽了,我们万分感激你。
现在我们热烈的响应你的号召,坚决拥护志愿义务兵役制。我们老了,不能来入伍,但小儿子年轻爱进步,志愿参加子弟兵,在你正确的领导下,保卫家乡保卫边区,我们阖家都十分欢喜,一齐送他来入伍。希望你们多多的教导他罢。不多写了。祝你健康并致抗日的敬礼!
平山 董X 董X 上
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下:平山XX(南庄村)村刘XX(汉兴)参加志愿义务兵,他的父亲,母亲,妻子和弟弟备好毛驴送他入伍;动身的时候,他们都很欢喜,亲切的互相叮咛。
1942年7月7日《晋察冀画报》创刊号出版;“边区人民 踊跃参加志愿义务兵”中,发表沙飞该组照片5幅(其中3幅为再发),他的学生张进学的作品1幅(再发)。
《晋察冀画报》创刊号之一页
《晋察冀画报》创刊号之一页
刘汉兴、王金莲夫妇在参军大会 1942.2
地主参军:河北平山县董环为一开明地主,当志愿义务兵役制颁布施行后,首先拥护,报名参军。(1938)
1998年4月, 为拍摄沙飞纪录片,笔者与中央电视台编导史学增、父亲的学生顾棣等到河北、山西寻找沙飞的足迹。之后,我写了文章《晋察冀行──寻找父亲沙飞的足迹》,此文于1998年8月24在《文汇报》首发。现发表有关一段:
平山走访抗日儿女
这次晋察冀之行异常顺利,大家都说是沙飞在天之灵保佑着我们。来到了河北平山温塘,见到杨成武将军当年的老房东的儿子阎东生。这位只通过信从未谋面的朋友,初次见面就给了我一个惊喜:“你要找的刘梦元、刘汉兴已经打听到了。”太令人振奋了!
我去看望了东生的父亲阎大爷。他告诉我:“我记得很清楚,你父亲沙飞当年经常到我们家找杨司令员……”他们家现在已盖了新房,但在同一个院子里还保留了杨成武夫妇曾经住过并在这里生了一个孩子的小土屋。多么淳朴的老区人民啊!
在东生的陪同下,我们又上路了。经过西柏坡时,参观了纪念馆。里面有多幅父亲拍摄的抗战照片。我送给纪念馆一本《沙飞纪念集》,馆长很高兴。从西柏坡乘船到夹峪村,一路打探,终于找到了刘梦元的家。巧的是刘梦元正好在院子里编筐,好像特意在等我们。其实他从来没有想到会有这一天。
我拿着1942年父亲拍摄的他戴着大红花参军的照片给他看,还给他读了父亲写的文章《滚滚的滹沱河》的一段,“一个年轻的新战士登台讲话。他说,‘我叫刘梦元,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是最忠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的,所以,我首先入伍……”。70多岁的刘老汉脸都红了,他朴实地说:“那个年代,日本鬼子来了,不参军不行呵!”他告诉我们,参加八路军后跟着邓华将军,转战南北,打死了不少日本鬼子,当了几年兵最后升到团参谋。解放战争中负了伤,就又回村当农民了。现在生活得很好。老汉心态很平和,一点也没有功臣被亏待了的感觉。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呢!我和他一起合了影,就告辞了。
光荣花戴在胸,一心要当八路军。刘梦元(左1)、刘汉兴(中)、王德寿(右一)。1942.2
刘梦元 1998.4
刘梦元 1998.4
刘梦元 2016
我们又到了平山南庄。进村后向一个老大爷打听刘汉兴的家。他说:“我带你们去。”我们一边走一边聊,大爷告诉我,“刘汉兴去世快两年了,他老婆在,叫王金莲。”他仿佛随意说了一句,“王金莲是我妹妹。”我一愣,“什么?王金莲是你妹妹?”他点点头。真太巧了!
一进院子,大爷就大声嚷,“金莲,有客人来看你了!”只见一个穿着干净整齐,动作挺利索的老大娘走出屋子。我走上前,拿着那张父亲1942年2月拍摄的“父母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相片问:“大娘,您见过这张相片吗?”她马上说:“我家墙上也挂了一张。”说完就进屋拿着一个相框出来,里面放的正是相同的相片。我既惊讶,又高兴。“大娘,这是您吗?”“当然是了。这是我,那年刚二十岁。这是我家老头刘汉兴,已去世两年了。这是他爹娘、他弟弟。”我告诉她,“大娘,这张相片是我爸爸拍的。”她一下子激动起来,“是你爸拍的?他叫什么名字?”“我爸叫沙飞。”几句话一下子把我与大娘拉近了。她说:“谁都说这张相片拍得好,这些年来就因为这张相片有不少记者来采访我们。你爸爸现在呢?”“已经去世很多年了。”大娘用袖子擦了一下眼睛,我的心也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我赶紧岔开话题,“大娘,今年您多大年纪了?当年您还很俊呢!” ……我跟大娘有说不完的话。“大娘,几十年前我爸爸给您照相,几十年后我又来看您,这就叫缘份呀!”“对!对!”大娘很高兴。她手里捧着这张相片,我紧挨着她一起合了影。临别时,大娘坚持把我一直送到车上。望着远去的大娘的身影,我的眼睛湿润了.。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河北平山南庄刘汉兴光荣参军,妻子王金莲及全家欢送他。1942.2
王雁与手捧着沙飞照片的王金莲合影。1998.4顾棣摄
顾棣(右)、王雁与王金莲及儿子(后中)、孙子(后左)合影。1998.4.
我们采访王金莲时,她还说,1960年代,解放军画报社的段继文,曾经拿着此照片找他们,在村子里住了好几天。
之后不久,笔者在北京见到刚从解放军画报社社长位置退下来的段继文,向他询问此事,他说是,1966年他们曾拿着沙飞拍摄的《父母送儿 妻子送郎》照片,到河北平山南庄找到刘汉兴一家,了解他们的情况,为他们拍下了一组生活照和一张全家人的合影。2004年5月石家庄双凤山陵园沙飞塑像揭幕,刘汉兴的四弟刘法兴从报刊上看了报道后,通过石家庄日报,与我们取得联系,巧的是,他与我大哥是联中的同学。
2006年4月,我与妹妹晋察冀之行最后一站是石家庄,我们拜访了刘法兴——组照中拿小旗的小孩。
刘法兴回忆:我的父母生了我们哥儿4个,大哥叫刘载兴,是当时南庄村村长,共产党员,二哥刘汉兴在他影响下报名参军的。拍这张照片时二哥21岁,我13岁,是小学3年级学生,村里的儿童团员。那天我放学回家一进门,就看见院里围了很多人,有两三个八路军,其中有一个拿照相机的八路军在准备拍照,他看到我后招呼我过去,我举着小旗站在后面,三角小旗写着“我们响应聂司令员的号召”,二哥一家和我,胸前都戴上了一朵大红花,嫂子把自己的大红花摘下来,给二哥手里牵着的小毛驴戴上了,让它也光荣一下。后来我才知道拍照片的人叫沙飞,他后来又拍了二哥骑着驴子到区里开会、和二嫂一起在入伍大会会场、跟其他入伍青年扛枪待发等照片。《晋察冀画报》发表照片后,给了我们家两张照片,后来坚壁清野就没有了。
大哥后来参加了八路军,与日本鬼子拼刺刀身上留下伤疤;二嫂王金莲娘家就是我们村的,她当时20岁,是村里的妇女干部,支持丈夫入伍抗日,被评为模范抗属。二哥参军后不久,在灵寿的一次反围剿战斗中受伤,伤好后落下残疾,被定为三级甲等伤残,再也没有回到部队;二哥回家后到村武装部,跟二嫂一起参加了为部队提供后勤给养的工作,组织村民做军鞋、军装,筹备粮食等。他常对三哥和我说,我不能再随军打仗了,你们去吧!在他动员下,三哥和我分别于1943年、1946年参加八路军、解放军,我参加过抗美援朝。二哥晚年因为瘫痪而丧失了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1996年去世;二嫂前几年去世了。
刘法兴
刘汉兴的妻子王金莲、父母、大哥刘载兴全家及弟弟刘法兴欢送刘汉兴参军。1942.2
刘汉兴、王金莲、弟弟刘法兴及父母1942.2
欢送河北平山165名青年入伍,游行庆祝.最前者刘汉兴。1942.2
河北平山入伍青年和家属在滹沱河畔骑马游行。最前者为刘汉兴。1942.2
本文初发表于王雁博客,发表时间2008年8月5日。
来源:碾盘沟
实习编辑:李嫣然 雷轶童
编辑:张立强
审校:周津皓
审核:汪 素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河北省摄影家协会
实时发布河北摄影最新动态,品读本土摄影文化,推介本土摄影优秀人才。
最新文章
大年初一,摄影家来到诗上庄
团体会员 | “沧州・城事” 摄影展开幕 聚焦狮城独特魅力
乙巳年新春贺辞
“未来之城·心向往之”——雄安主题美术摄影精品展开幕
春节前夕,河北省摄影界看望慰问老摄影家
“未来之城·心向往之”——雄安主题摄影精品展开幕
强基工程丨秦皇岛市摄影家协会开展摄影进乡村、服务到基层活动
第3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征稿启事
强基工程|新春特别行动——“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省、市摄影家协会看望老摄影家
承德市摄影家协会、于磊摄影艺术工作室组织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惠民活动
年度中国摄影家|照见人生——访摄影家刘瑞新
强基工程 | 金蛇贺岁 廊坊市青年人才文艺创作系列展(第一期)摄影师王文路作品参展
强基工程——沧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办校园摄影展 传递爱与文化
“烽火记忆——《晋察冀画报》影像史料展”开幕式暨捐赠仪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
喜报 | 我省3名摄影家的摄影作品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摄影艺术节报名展 | 典藏作品
新年伊始,再看雄安启动区
《影像中国: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藏晋察冀边区影像原件》出版
金山岭农民摄影家作品拟获一等奖
“双争”有我·画说河北——群众摄影主题活动优秀作品展示(二)
“水润京津冀·生态‘艺’起行”摄影大赛在天津市宁河区市民中心圆满收官
袁苓——火线上的摄影记者
李君放和碾盘沟的不解之缘
新岁初启 同赴美好
“双争”有我·画说河北——群众摄影主题活动优秀作品展示(一)
省摄协组织全国文艺名家共赴雄安开展创作采风
强基工程 | 衡水摄协走进永兴路小学
晋察冀根据地珍贵照片70年的辗转之路
清澈的滏水河畔——省摄协公益志愿与道德维权委员会走进永年摄影作品展示(之二)
清澈的滏水河畔——省摄协公益志愿与道德维权委员会走进永年摄影作品展示(之一)
寻山——盖少华摄影作品展在杭州开幕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一)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二)
重归故地续新篇,2024“世界的开平”第五届沙飞摄影周荣耀开启!
强基工程 | 邯郸市摄影作品展览暨“文润童心,艺起成长”文艺志愿进校园活动在邯郸市人和中学举行
“强基工程”——河北省摄协走进邯郸永年开展“光影魅力,聚焦永年”志愿服务
“德润人心 光耀河北”燕赵道德模范事迹摄影展
第三届锦绣中华(金鼎奖)全国风光摄影大赛征稿
展讯|寻山--盖少华摄影作品展
“2024中国民俗摄影协会非遗摄影大展”征稿启事
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建院40周年表彰会,河北获“坚如磐石”荣誉称号
团体会员 | 承德市摄影家协会举办2024“避暑山庄杯”全国摄影大赛颁奖典礼
36.5°C的长城
团体会员|“强基工程”——承德市摄影家协会在隆化县举办摄影大讲堂
即将截稿|第六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征稿启事
团体会员|“强基工程”——沧州摄协姜春霖走进沧州交通学院分享短视频创作经验
“湿地雁影”——2024溢泉湖生态摄影大赛启动
“守护鸟之家园 点亮雄安之光”——安幼2024年爱鸟护鸟摄影展举办
晋察冀行——寻找沙飞的足迹
2024“甲等十八酒坊”杯全省医药卫生系统摄影比赛颁奖仪式和摄影培训活动圆满举办
河北省摄协“苏·浙”游学之旅——在收获中成长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