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记忆——《晋察冀画报》影像史料展”开幕式暨捐赠仪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

乐活   2025-01-08 20:30   河北  


第2767次推送

2024年12月31日,“烽火记忆——《晋察冀画报》影像史料展”开幕式暨捐赠仪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见证《晋察冀画报》创立发展历程的珍贵文物及影像资料正式入藏军博并现场展出。八路军研究会、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解放军画报、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摄影家协会、晋察冀日报研究会、晋察冀画报研究会等单位来宾,军事博物馆领导、工作人员及部分晋察冀画报社成员家属后代出席仪式。

八路军研究会王晓建副会长致辞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集体参观展览,这些珍贵影像背后的动人故事,将人们的思绪瞬间带回那段烽火硝烟中的峥嵘岁月。

《晋察冀画报》于1942年7月7日在河北平山县碾盘沟创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军队创办的第一本综合性新闻摄影画报。《晋察冀画报》刊登的珍贵照片,生动记录了晋察冀军民在残酷战争环境中的战斗与生活,具有高度现实性、战斗性、群众性、宣传性。《晋察冀画报》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向全国和全世界生动报道了中国敌后抗战的实况;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新闻摄影人才;为抗战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留下了宝贵的革命历史文献史料,成为解放区和新中国新闻摄影事业的重要源头。《晋察冀画报》是一部壮美恢宏的抗战史诗,一首可歌可泣的民族长歌、一段不可磨灭的国家记忆,它从1942年创刊到1948年5月与《人民画报》合并为《华北画报》,共出刊13期,发行3.3万册,出版丛刊、单张画刊等60余期,总发行量近70万份,它留下的3万多张照片,成为了宝贵的革命历史文献史料。《晋察冀画报》像一把嘹亮的冲锋号,引领新闻战士们以相机为武器,把八路军与边区群众团结抗战的珍贵影像传遍世界,树立起中国摄影史上的一座丰碑。那一幅幅在血与火中定格住的最鲜活、最清晰、最震撼的历史画面,已成为后人学习党史军史、缅怀革命先烈、汲取奋斗力量的宝贵史料和精神财富。

而关于史料的挖掘,也绝不仅有影像的流传。在本次展览的筹备过程中,同样有另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1943年,原本创刊团队为晋察冀画报社创刊一周年创作的《晋察冀画报社成立一周年纪念歌》因为雷烨在4月20日的牺牲而未能在81年前的5月1日被唱响,也因为作曲人赵烈当年12月9日的牺牲而被尘封了81年。而在军事博物馆“烽火记忆——《晋察冀画报》影像史料展”开幕式上的合唱,竟成了此歌的首唱。

这首歌曲的唱响,是《晋察冀画报》研究会团队集体合作的成果,是军事博物馆支持的结果,也是《晋察冀画报》研究会团队对前辈的一次情深的致敬。

“烽火记忆——《晋察冀画报》影像史料展”用光影记录革命历史、致敬英雄先烈,共展出照片250余幅、文物52件,包括鼓角临风、金戈铁马、血染沙场、硝烟洗礼四个单元,对晋察冀画报社的成立背景和中心任务、战地摄影记者拍摄的作品、涌现出的革命英烈进行集中展示,多维立体呈现晋察冀画报社的历史形象与突出贡献。


供稿:河北省摄影家协会红色摄影委员会


实习编辑:李嫣然 雷轶童

编辑:张立强

审校:周津皓

审核:汪   素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河北省摄影家协会
实时发布河北摄影最新动态,品读本土摄影文化,推介本土摄影优秀人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