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街,作为南通历史悠久的一片老街区,拥有丰厚的底蕴,街巷中那些名人故居就是这条巷子最好的“见证者”。
一座房子,一个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那些藏在寺街里的名人故居,触碰那些时至今日,依旧跳动在历史中的脉搏。
顾养谦旧宅
顾养谦(1537-1604),字益卿,号冲庵,南直隶通州(今江苏南通城区柳家巷)人。
图片来源:江海文化
顾养谦虽是以文入仕,但他却是个戍边奇才,他曾多次率兵在浙江、广东、福建、云南等地剿匪、平叛,战功累累,被认为是能与威继光比肩的文武双全的将领。
时人沈明臣也曾称赞他:“谁道虎头非将种?请缨从古是书生!”。
顾养谦去世后被朝廷追封为兵部尚书,南通有 “勋名第一顾尚书”之说。
从1958年起,顾养谦故宅屡遭拆除,目前,仅留下柳家巷内一排,老天宝银楼往西至新华书店一带是顾养谦故居的原址。
胡长龄故居
南通历史上出过两位状元,一位是张謇,另一位是胡长龄。
图片来源:胡氏族讯
胡长龄,字西庚,号印渚,乾隆五十四年(1789)。胡长龄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乾隆六十年(1795)任国子监祭酒,并主试山东,后官至礼部尚书,卒于嘉庆十九年(1814),享年57岁。
从胡家园巷东头向西到胡家园1号、2号为止,都是原来胡家状元府的范围。经历200多年的时事变迁,状元府原貌早已不见,只有那幢房脊很高的平房,凸显出当年状元府的与众不同。
胡长龄在其《家园杂忆》中是这样描写南通寺街故居:我家小筑城之北,细水春流直绕墙。行过石桥西畔去,丛篁深覆读书堂。
图片来源:江海平谈
胡长龄虽官至尚书,但一身清廉。时隔数百年,唯有家乡的寺街的状元府,至今尚存。
如今从天宁寺北经过时,看见胡长龄状元府的大门,和寻常百姓家的“门堂”一样,并无一二,或许这正是一位清官的写照吧。
范氏老宅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中国大多数家族推崇的经典家训之一。而在南通老城区寺街中,有个绵延400多年诗文底蕴的范氏诗文世家。
从明代范应龙至今,范氏诗文书画已接续14代,留下8000余篇美妙诗文。名人相望,群峰耸峙,大师辈出,堪称中国家族史和文学史上的奇观。
据古籍文献记载,南通范氏为范仲淹的直系后裔。范氏祖居苏州,后因战乱,各支脉风流云散,其中一支举家迁居南通,成为通州范氏始祖;其后代均居南通,人才辈出,为南通名门世家。
范当世(1854-1905)是这个诗文世家的巅峰,因排行居一,世称范伯子。他是清末杰出的文学家,“同光体”诗代表人物,和大他一岁的张謇是挚友,也是南通近代教育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范氏祖居位于寺街西侧塞巷尽头的123号,范宅院内,是一幢坐北朝南和一幢坐南朝北的对门大瓦房,为典型的南通明代一进三堂,庭院不大,却极具庄严之气氛。
青砖细瓦,禅意深深,在周边一片繁忙的城市建设中,这座院落,依旧保留着一缕人文气息,保留着属于范氏的诗文风雅。
寻常巷陌,钟灵毓秀,寺街内一座座独立的院落像一位位隐世的老人,坐落城市的中心,见证崇川的悠悠历史,更倾听着崇川的兴盛与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