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了成年人和父母最好的相处模式

文摘   2024-12-15 10:46   安徽  


一个人要想过得开心,家庭和谐至关重要。
站在父母的角度,随着子女上学,工作,成家,父母一定会感觉当初那个爱粘人的孩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有自己的脾气和想法的成年人。
站在孩子的角度,从未成年时候依赖父母的钱和爱,再到能够给予别人钱和爱,自己慢慢成了能够自立的成年人,这时候对父母的需求大大减少。
如果这时候父母还是控制欲极强,不懂得放手,那结果一定是子女想办法远离他们。
成年人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手伸太长。比如儿子劝父亲戒烟戒酒,父亲劝儿子少出去应酬。
而如何解决,我有一个原则,只要父母和你双方都能做到,一定可以让家庭无比和谐。当然了,指望你的父母做到我觉得不切合实际,因为他们30岁做不到,60岁大概率还是做不到,但是只要你自己做到,一定能让家庭和谐一半。
那就是:如果你不能做到无条件的给予,就不要插手对方的事情。
我举一个例子:冬天到了,室内温度很低,我有个习惯,室温低于10度我肯定要开空调,家里的电费和伙食费我是自己承担的,所以不存在啃老这件事。
但是母亲冬天很少开空调,所以她也会建议我少开,这就是典型的父母伸手过长了。第一,开空调是我自己的需求,第二,我也不用她给我交电费,所以她根本没有资格管。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我一个朋友以前和父母住在一起,他们小两口周末起不来,而父母醒得早,给他们做早餐,早上7点他们睡得正香呢,结果父母去他们房间疯狂敲门,喊他们起来吃早饭,结果搞得他们周末都休息不好。
上一代父母,经常打着关心孩子的名义,去侵犯孩子的边界。而真正的关心,一定不是替别人做决定。比如父母完全可以在前一天晚上问一下,他们早上想不想吃早饭,根本没有必要一大早去吵醒上班累了一周的孩子睡觉。
凡是农村家庭,结婚了后还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成年人,我发现基本都是这个情况。城里的父母应该好点,毕竟接触文明的东西更多,知道边界感这个东西挺重要的。
很多农村的父母,不知道进成年孩子的房间是需要敲门的,一般都是直接进,你说他们,他们会反驳说:“你是我的孩子,我随时都可以进你的房间。”这种父母主打一个控制欲,很难想象,如果结婚后和他们还住在一起,会是怎样的场景。
怪不得说,为啥很多女生结婚找对象的首要要求是:男生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房子,小点没事,并且绝对不同意和男方的父母长期一起住。这条其实非常合理,因为那些结婚了还愿意同父母一起住的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妈宝男,第二个是缺乏上进心。
女人嫁给这样的男人,你就准备躲在被子里哭吧。
说完了父母,再来聊聊我们作为子女,应该如何同父母相处。其实就是6个字:多给予,少插手。
父母的爱好,甭管是恶习还是正当爱好,能不插手就不插手,平时多给钱,多给礼物。让父母觉得你对他们有好处,没有坏处,他们就会少跟你找茬。
我过去几年还劝我父亲少赌博,少抽烟,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我再也不劝了,因为我发现无论是晓之以情还是动之以理都不好使,所以只能随他去。
也有人问:自己比父母还穷,没办法给予他们,但是父母总是向他们索取回报怎么办?
我的答案是:碰到这种父母,你就把父母的话当放屁,尽量少回家,过好自己的生活先。
我一直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不求回报的父母,也有养儿防老的父母,前者一般自己能力很强,自己过得不错,所以不需要孩子回报;后者一般自己身处底层并且无力改变,所以希望生儿育女来改变现状。
后者这类父母在底层家庭应该占据大多数,他们帮不了孩子什么,但是却每时每刻不在期待子女的付出。
最后总结下:如果你能做到“如果不能做到无条件的给予,就不要插手对方的事情。”这个原则,你的下一代一定很幸福,你和父母之间的矛盾也会减少一半。

好文推荐
请远离情绪一直稳定的人
指望孩子养老的父母,根本不爱孩子
人一旦丧失进攻性,就会被一直欺负




点赞关注,今年好运

江少
一个不装的理性思考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