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爱你的3种表现
文摘
2024-12-21 10:22
安徽
我做自媒体很久了,其实我也非常清楚,有些读者是只看个标题,正文一个字不看,就直接冲到评论区当键盘侠。很显然,这个读者根本就没看我的文章,或者,他没有理解他人的能力。所以,我肯定他的子女是很痛苦的,因为他这样的父母不会去理解孩子,只是一味地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养老工具,情绪垃圾桶。我有个观点,特别扎心:越穷的父母越不会为孩子考虑。因为,越穷的父母,他们生儿育女的唯一目的就是传宗接代和养儿防老,所以他们的孩子从小就过得很苦。那些农村里,我观察了下,越穷的人家子女普遍多,而相对有钱的人家,反而把心思放在搞自己的事业上,一般只有一个孩子。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唯一要求是听话,不惹事。而父母希望你听话,一方面是希望你少犯错,另一方面是获得更多好处。我们都知道,在奴隶社会,奴隶被要求听主人的话,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因为有自己想法的人当不了奴隶,他一定会想办法逃走或者反抗。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就会越来越不听话,这其实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他们开始从人格上独立。而合格的父母此时应该逐渐减少对孩子的命令,学会用平等的语气和孩子交流。爱你的父母,会为你考虑,不爱你的父母,只会为自己考虑,并且向你不断索取情绪价值和物质价值。我举个例子:很多农村的父母会催婚,但是不给孩子准备房子,车子和钱,只是希望儿子赶紧找个人结婚成家。而爱你的父母早就会把房子和钱给儿子准备好,绝对不会只靠一张嘴。大家都知道,这个年头,农村男人要想结婚,最起码要县城里有一套房,才会有姑娘愿意嫁给你。我前段时间问了一些农村姑娘的择偶标准,他们都说只要是县城里没房的人找他相亲,即使他们再优秀也不会嫁。说白了,父母只要没有拿出真金白银,劝你结婚,劝你生娃,都是在索取,本质不是在为你考虑。都说现在买房掏空6个钱包,但是还是有很多父母,在孩子成年后一分钱都不会出,他们会说:养孩子到18岁是法定义务,然后坐等孩子的养老就行了。爱你的父母,一定不舍得你吃苦。比如有些城里的父母,孩子工作以后还是和父母一起住,这样可以每月省下的房租钱就成了存款,其实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经济援助。而很多农村的父母,孩子工作后打钱回家,他们在外面还要租房,吃饭,父母从不会心疼孩子在外面经济压力大不大,活得累不累,只会关心孩子有没有准时寄钱回家。所以很显然,但凡成年后,父母不给你任何经济援助,就是不爱你。不是每一个父母都会爱孩子,其实还有很多父母连自己都不爱,怎么有能力爱孩子呢?很多不爱孩子的父母,不到50岁就不工作了,宅在家里混日子,白天喝酒,晚上打牌,等着孩子每月打钱回家;而有些爱孩子的父母,60岁了还在大城市奋斗,攒了100万给孩子买房结婚。所以,如果父母不爱你,那你就学会好好爱自己,多赚钱,对自己好点,把父母当做反面教材就好,也不要试图改变他们,因为人是不会被改变的,人是想要改变才会改变。
点赞和关注,今年迎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