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剑川组织工作十件事

文摘   2025-01-15 09:46   云南  
2024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州县党委工作要求,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服务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起回顾2024年剑川组织工作十件事

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高质量举办县级领导干部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示范带动全县各级党委(党组)举办读书班71班次、专题辅导71场、交流研讨102次,基层党组织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专题学习2300余次。全覆盖开展新修订的《条例》宣讲。各级党组织书记讲授纪律党课852场次。召开警示教育会,通报典型案例,引导党员干部对照检视、自省自律,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实施“党建领航·赋能创优”五项工程

助力干部成长 建设过硬队伍


研究出台《剑川县“党建领航·赋能创优”行动方案》,实施“凝心铸魂、赋能聚力、激励护航、比学赶超、塑形固堤”五项工程。坚持理论武装和实干实训并重,先后举办1期“一把手”履职能力专题培训班、6期主体班次培训班,选派226人次参加全国省州调训,全面赋能干部成长。聚焦县委、县政府中心任务,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剑湖保护、基层治理、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为干部搭建作用发挥平台,把识别考察干部“探头”延伸到工作最前沿,建立重点工作领域典型人选数据库,有效激发干部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积极性。积极拓宽选人渠道,严格政策程序,严把监督关口,注重选用质量,全县选人用人公信力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干部队伍作风持续向好。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积极为担当作为干部撑腰鼓劲、容错纠错,及时为被受到检举控告经核查失实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


实施“书记领办”项目

推动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


实施“书记领办”项目,采取“必答题+选答题”相结合的方式,“必答题”由县委组织部根据年度中心工作统一指定,各级党组织书记“同题共答”合力推动;“选答题”由各级党组织书记聚焦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生态保护、民生改善、队伍建设等重点自行确定。通过“必选+自选”“领”、群策群力“办”、公开晒单“比”,推动18个党(工)委书记领办项目36个,以“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强化“书记抓、抓书记”,有效推动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


打造“剑湖先锋”党建品牌

凝聚党群齐心护剑湖的磅礴力量


打造“剑湖先锋”党建品牌,构建“1(剑湖湿地管护局)+2(金华镇、甸南镇)+N(其他各级党组织)”剑湖保护宣教矩阵,组织76个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28个流域重点村党组织“联创联建”,建立联席会议共商、重点项目共推、主题党日轮值3项制度,建强先锋队、突击队、志愿服务队3支队伍,常态化开展主题宣教、“三清洁”、河长清河3项活动。甸南镇作为环剑湖流域村落最多的乡镇,分片区对全镇12个村全覆盖开展剑湖保护专题宣讲,组织县镇村三级河长联合巡河清河5轮次、党员群众常态化巡河清河12轮次,公开通报3期镇村河长履职“红黑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剑湖保护治理中充分发挥“两个作用”,凝聚起党群齐心护剑湖的磅礴力量,剑湖获评2023年度云南省绿美河湖标杆典型,剑湖湿地被纳入全国候鸟迁飞通道关键栖息地之一。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共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


扎实推进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三年培育储备行动,相关经验做法被省委组织部组工动态采用。全面优化驻村工作队员选派管理,对驻村工作队实行全覆盖督导,及时研究解决存在问题。鼓励引导1500余名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州工作会议上作交流。组织实施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全县93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44.71万元,10万元以上的村88个、占比94.62%。抓实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强化党建引领旅游民宿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将沙溪古镇打造成为以文艺旅居为核心、多产业协同发展的艺术旅居理想地,沙溪镇以党建赋能旅游民宿行业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刊载,并在全州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上作交流。


合力铺就“四好农村路”

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推动“党建引领+村级自建”30户以上自然村通村公路建设,各乡镇坚持党委书记引领,党组织全过程带动,引导党员群众全过程参与,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力量,由干群协商决定公路建哪里、怎么建,采取“项目资金争取一点、村级集体经济支持一点、村民投入一点”筹集建设资金,由施工方和群众投工投劳共同完成公路建设。全县完成里程数59.42公里,工作成效位居全州12县市第3;马登镇完成项目数和建设里程数在全州乡镇中均排名第1。


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构建基层善治新格局


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全州清理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现场会在剑川召开,金华镇东门社区、桑岭村“4+2”机制牌子作为范例获省级推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总结推广老君山镇“分色管理”工作法,实行对管理服务对象进行分级“定”色、分类“管”色、分期“校”色的基层治理模式,综合运用“全面排查+重点研判”、“网格包保+多方联动”、“动态调整+常态服务”,实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基层治理向上向善。推进“苍洱阳光幸福工程”三年行动,建成2家幸福食堂、93个儿童之家,51个幸福小院挂牌运行。


持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激活红色细胞 发挥先锋作用


严格把好入口关,实施发展党员培源提质行动,举办1期入党积极分子暨发展对象培训班,培训发展对象102人、入党积极分子136人,新发展党员102人,全面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发展党员违规违纪排查整顿。聚焦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用好本土红色资源,打造剑川特色教学示范带,深化“党员大培训、基层大宣讲”,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农村党员冬春训等培训32期。聚力提升组织管理效能,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办法》,引导党员在网上亮剑发声、传播正能量,将流动党员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加强优化奉献社会、服务群众作用发挥机制,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谋划党员志愿服务,推送“主题党日”月度套餐,推动广大党员广泛参与剑湖保护、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一线助农、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优化人才发展生态

筑巢引凤添活力 聚才汇智促发展


研究出台人才引进、激励、招录系列办法措施,建成人才公寓22套。做优做强“剑川木匠”品牌,1名木雕人才被评为“苍洱霞光”技能名匠。柔性引进医疗卫生行业高层次人才2名,通过校园招聘引进卫健、教育系统人才12名,回引专业技术人员19名。选派36名医疗技术骨干到省州对口单位研修,3名教师成功入选云南省基础教育学科教师专家库。成立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1个,新增李小兵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科研项目3个。


办好用好老年大学

以学养老有“知”有味 银发力量再绽新彩


着力办好用好老年大学,用心用情为老年人服务,开设书法、诗词、舞蹈、摄影、太极拳(剑)5个班次,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需求,让老年大学真正成为老年人的学习乐园、精神家园。以老年大学为载体,组织老干部参加文明创建、文化宣传、志愿服务等活动30余次,引导有专长的老干部深入乡镇、企业调研指导,切实为老干部搭建起老有所为、余热生辉的平台。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

新的一年,我们将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组织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紧围绕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部署,解放思想、勇毅前行,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事业、全面从严治党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剑川实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来   源:剑川先锋

编   辑:杨晓霞

审   核:杨   毅

终   审:尹树坤




今日剑川
权威发布当地的新闻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