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 | 《中华文史论丛》2024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   2024-11-05 17:05   广东  

人文学术社

学术传播 × 知识共享


目録


漢代傳注附經與章句、注解興替/虞萬里

 

“革牲”與“斷殺”之間——梁武帝儒家禮制革牲薦蔬改革的經禮依據及其與佛教的交織/李易特

隋唐時期的“海賊”與海疆治理/吴姚函

玄奘、窺基與西域童子/劉淑芬

一種分野異説的誕生與流傳——以“嶺南不屬九州”説爲中心/孫正軍

《通典·後周官品》二題/廖基添

《胥山銘并序》所見唐後期江南祠神信仰與區域治理/夏炎

論北宋前期品官的構成/陳文龍

製造國師:北宋政治與宗教之間的朱自英/何安平

 

“義利兩得”:《新刻世史類編》的纂修與回響/王澎

上海圖書館藏繆荃孫《儒林傳》考論/閻昱昊

 

唐代文獻考訂拾零(上、中、下)/張蒙



提要


漢代傳注附經與章句、注解興替

虞萬里


提要:馬融“欲省學者兩讀,故具載本文”的舉措,被孔穎達奉爲“以傳附經”之始。追溯傳世先秦諸子和出土文獻,可以發現經注合一文本形態時有出現,只是受到書寫載體和書寫形式限制而未能推廣普及。兩漢獨尊儒學,建立博士制度,傳授弟子,其研習的便捷方法更需要經傳合一的文本。由於書寫仍以狹長的簡牘爲基本載體,一旦經傳合一,便泯滅兩者界限,故經傳分行仍是當時的主流形式。隨着經學的發展,由先秦之傳體演進到章句時代,各家離章析句之經文漸趨定型,爲“注”之産生創造了條件。人們在求便省讀心理的驅使下,參照先秦已有的成例,想方設法,或用符號和换簡來隔絶,或用朱墨和大小字來區别,或加“傳”和“注”、“箋”使分明,終使經文和傳注漸漸走向合一的形態。


關鍵詞:經傳  符號  朱墨  章句



“革牲”與“斷殺”之間

——梁武帝儒家禮制革牲薦蔬改革的經禮依據及其與佛教的交織

李易特


提要:受佛教影響,梁武帝於天監十六年革宗廟二郊農社的薦牲爲薦蔬。此舉能具有合理性且成爲《斷酒肉文》和僧團素食運動之前奏,是因爲梁武帝在運作機制上將其納入“至敬無文”、“貴誠重質”的系列儒禮改革之中,在思想資源上尋得《周易》、《左傳》的支撑。“守仁不殺”、“新孝順觀”等佛教論説並未進入儒禮革牲,只有劉勰的身份瑕疵暗示了僧徒力量的存在。作爲“人王”的梁武帝有儒顯佛隱的自覺和能力,是爲其轉向“法王”之重要基石。


關鍵詞:梁武帝  宗廟二郊  革牲薦蔬  禮制改革  儒佛關係



隋唐時期的“海賊”與海疆治理

吴姚函


提要:海賊是出没於海上、濱海沿岸及島嶼的非法武裝,前人研究主要集中於明清,隋唐時期還有探究的空間。隋唐時期海賊的來源途徑與頭目出身多樣化,除反叛外,有劫掠商船財貨、剽掠州縣、掠賣人口等活動,在東海、南海的濱海活動頻繁。海賊之亂分爲墓誌記載的小規模作亂與正史記載的大規模反叛。唐代在濱海州建立了專門防禦海寇、鎮守海口的常備軍,還設有防禦海賊的使職:捕海賊使、招討海賊使以及各色名目的海防軍事使職,對後世及鄰國影響深遠。亂後重建主要從土木田宅、財税吏治等方面安撫流民。從海亂平叛機制、海疆防禦體系和亂後重建方式可知隋唐時期海疆治理實力有了較大的提升。


關鍵詞:隋唐  海賊  海亂  海疆  海防



玄奘、窺基與西域童子

劉淑芬


提要:日本鎌倉時代玄奘的畫像中,身旁都有一位異國侍者;這位侍者也見於具有神聖意涵的“釋迦十六善神圖”,以及“興福寺曼荼羅”中。本文發現此侍童和玄奘度窺基出家的傳説有關,玄奘以此童子長於記誦計誘窺基出家,宋代佛教史書稱此侍者爲“西域童子”。法相宗傳到日本之後,至鎌倉時代在宗派紛競的背景下,法相宗强調自宗係來自印度,以戒賢、玄奘、窺基這個法脈,强調其宗的優越性,因此在玄奘身旁繪此童子,代表窺基的存在,用以顯示法相宗的傳承。


關鍵詞:玄奘  窺基  西域童子  法相宗  鎌倉時代



一種分野異説的誕生與流傳

——以“嶺南不屬九州”説爲中心

孫正軍


提要:嶺南不屬九州,是唐代新見的一種較爲另類的關於嶺南九州分野的言説,始倡者爲唐中葉名臣杜佑。杜佑以《禹貢》對九州的論述爲據,將物産貢賦、名山大川不見於《禹貢》的嶺南排除在九州之外,而杜佑反對向外擴張的邊疆保守主義,則是推動這一言説産生的最終原因。嶺南不屬九州説在唐代傳承不廣,宋代以降逐漸流傳,不過由於該説與時人通論及嶺南地方士人意識背道而馳,流傳範圍受到限制,在《尚書》或《禹貢》學著述中較爲流行,此外則接受較少。又該説在後世被接受,還得益於嶺南在《禹貢》五服中地處荒服,《禹貢》五服之要、荒二服常被認爲不屬九州。嶺南不屬九州説的誕生與流傳,顯示出中國古代分野知識生成與傳播紛繁複雜的一面。


關鍵詞:嶺南  九州  分野  杜佑  禹貢



《通典·後周官品》二題

廖基添


提要:《通典》所載《後周官品》,是研究北周官制的重要史料。除《通典》外,《周書》與《北史》中還各有一份北周官品表,這三份官品表儘管有所差異,卻有共同的源頭。《後周官品》的年代上限是北周明帝二年(558)六月,下限是明帝武成元年(559)八月。《後周官品》的初始文本正是這一時期所頒布的一份官品令。


關鍵詞:北周  《後周官品》  文本關係  年代



《胥山銘并序》所見唐後期江南祠神信仰與區域治理

夏炎


提要:元和十年杭州刺史盧元輔撰《胥山銘并序》揭示了唐後期地方官府利用當地伍子胥信仰實施海塘修築工程的歷史真相。盧元輔通過修廟、祭神、立碑等儀式性手段對信仰進行强化,從官方的立場對民間祠神信仰進行承認,從而與祠廟的經營者建立起合作關係,並利用祠神信仰的力量招募勞力。在7—9世紀的中國江南地區,那些在廢毁淫祠運動中幸免於難的民間祠廟,已不再是簡單的信仰空間,而是被地方官府賦予特定區域治理功能的施政工具。


關鍵詞:胥山銘并序  伍子胥  江南  祠神信仰  區域治理



論北宋前期品官的構成

陳文龍


提要:北宋前期實行“品官給告身”制度,用告身除授的都是品官,品官由文武官、内職、軍職三類職官構成。文武官繼承唐律令職事官系統而略有增損,主體是有官品的文武職事官。内職即“樞密、宣徽、三司使副、學士、諸司而下”。軍職由三衙營指揮使、御前忠佐副都軍頭、藩方馬步軍都虞候以上構成。内職、軍職都是律令外的使職,無官品。三類職官中的使職在五代宋初逐漸品官化,從而成爲品官。


關鍵詞:北宋前期  品官  文武官  内職  軍職



製造國師:北宋政治與宗教之間的朱自英

何安平


提要:朱自英是北宋前中期的著名道士,本潛心修道,但在澶淵之盟後,被裹挾進政治之中。仁宗初期,朱自英受丁謂、王欽若等宰臣先後舉薦,又爲劉太后授道籙。由於與政治聯繫過度密切,當仁宗朝新的政治觀念形成後,朱自英和茅山道教通過政治權力所獲的優勢資源也將喪失,他的“尸解”從根本上或許主要就是來自政治的壓力。故朱自英死後八十多年,茅山道士纔在政和崇道的背景下,爲他立碑,製造了一位“國師”。朱自英的人生遭遇展示出的不僅是個體的生命史,也是茅山道教的興衰史和北宋政治的演變史。


關鍵詞:北宋  朱自英  茅山道教  政治觀念



“義利兩得”:《新刻世史類編》的纂修與回響

王澎


提要:作爲明代綱鑑類史著的重要代表,《新刻世史類編》是李槃在李純卿草創家塾文本基礎上,汲取《綱鑑會纂》等綱鑑文本精華增修而成的史學教材。一方面,《世史》以清晰貫通的歷史脈絡、便於記憶的内容模組、豐富精當的應試内容充分滿足舉子應試需求,脱穎於同類競品。另一方面,李槃借此書傳遞先祖及自身歷史正統認識和理學觀點,化育“人心”,最終達到兼顧“舉業人心”的撰述目的。從實踐上看,《世史》確因其在舉業市場的成功而具有高流通性,保證了該書的歷史知識和思想認識被明清讀者廣泛接受,從而充分發揮歷史知識普及與歷史教育的功用。該書“義利兩得”撰述追求的實現,是綱鑑類史著與明清社會互動的生動範本。


關鍵詞:李槃  《新刻世史類編》  綱鑑類史著  舉業用書



上海圖書館藏繆荃孫《儒林傳》考論

閻昱昊


提要:繆荃孫曾於光緒年間及民國初年兩度與修清史《儒林傳》,其光緒所成傳稿的具體情形一直以來並不爲研究者所確知。實際上,上海圖書館藏繆荃孫《儒林傳》的傳記文本内容即爲其光緒傳稿。另外,繆荃孫《儒林傳》内還有大量的書寫圈畫筆迹及黏附籤條,均爲民初繆氏纂修清史的工作留痕,反映出其前後兩次纂修存在緊密關聯。繆荃孫《儒林傳》以上下分卷記載清代漢宋之學,這一學術史論述形式最終爲《清史稿·儒林傳》直接承續。


關鍵詞: 清史《儒林傳》  繆荃孫  清代學術史  清國史館  清史館








本刊投稿方式:請郵寄紙稿至上海市閔行區號景路159弄A座5層

《中華文史論叢》編輯部收  郵編:201101

編輯部電話:021-54650155

聯絡郵箱:gujiluncong@163.com


除此之外,網上一切郵箱及網址均爲假冒,請投稿人注意分辨。

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历史人类学



人文学术社
(ID:Aca-history)


9.1万+文史学人都在关注

新书推荐×商务合作×著作出版

请联系管理员

微信号:xueshujun2020

(请备注来意)

往期精选

[1]人文社科本硕博可投期刊(含C刊)简介及发文特点

[2]人文社科可用数据库简介及使用指南(含数字人文)

[3]王笛 桑兵 葛剑雄 罗志田 仲伟民 仇鹿鸣 等谈论文写作

[4]历史学各领域推荐阅读书目及北大史学名师教学大纲

人文学术社
史学领域热门公号。推书或者作者想出书,可关注公号后私信洽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