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书可以陶冶性情,修养学风,丰富人生。阅读如灯光,照亮前行之路。在“和平夜话新成效 公能行动创新风”实践活动中,第二南开学校的老师们带领学生畅游书海,收获智慧、快乐、力量,以理想信念点燃青春火炬,以奋斗姿态扬起逐梦风帆。
从百年沧桑到民族复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为什么是中国》从百年沧桑到民族复兴,书写了中国历史,解读了中国道路,彰显了中国力量。本期让我们跟随第三教工党支部党员、道法教师李敬老师和她的学生一同去感受中国自我拯救的道路、中国人民奋力拼搏的精神和中国精神世代传承的力量。
推荐理由:
《为什么是中国》一书中,金一南教授以广阔的视野梳理了中国近现代的发展脉络。从民族的苦难辉煌到如今的大国崛起,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历史细节,在他的讲述下鲜活起来。通过对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深度剖析,我们能清晰看到中国在困境中突围、在挑战中奋进的坚韧。这本书不仅是历史的回溯,更是对当下中国发展道路的深刻思考。它能让我们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坚定对国家发展的信心。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还是渴望了解国家发展逻辑的人,《为什么是中国》都能带来知识的滋养和思想的启迪,帮助我们在新时代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国家,汲取前行的力量。
推荐人:李敬(道法教师)
梁同学(八年二班学生)
作品简介:
《为什么是中国》以甲午中日战争至21世纪世界新格局形成之间的历史事件为研究材料,以历史为脉络,深入剖析近现代初期破碎山河中的世道人心,回顾岐路惶恐间的挣扎徘徊,阐释共产党人的伟大历史自觉,解读抗战胜利的能量密码,钩沉中国崛起征途中的博弈较量,讲述改革强军的挑战与机遇并瞻望世界格局未来走向,生动客观阐述了中国从百年沧桑到民族复兴的辉煌道路。
心得体会:
从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备受欺凌,到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地探索抗争,再到如今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这一路的艰辛与辉煌,让我深受触动。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境地,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无论是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人们的激情澎湃,都彰显着中国人民在党的引领下不懈奋斗的坚定决心和英勇精神。
读完这本书,我认识到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铭记先辈们的奋斗与牺牲,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品质。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要树立远大理想,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八年级二班 梁同学
寄语: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为什么是中国?因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说:“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五千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这就是中国!
撰稿:李 敬
照片:李 敬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音频:李 敬
梁晟萱(学生)
初审:杜志玲
复审:寇 艳
编辑:刘 文
制作:李莹莹
终审:孙 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