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战”记之——新闻人子晓东

文摘   2024-09-21 22:50   云南  


受超强台风“摩羯”外围影响,自9月7日以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局部暴雨。9月9日,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马鞍底乡道路严重受损,多个村小组水电路网中断,马鞍底乡抢险救灾形势严峻。


截至9月14日,面对马鞍底乡道路迟迟未能打通的情况,南方电网云南红河金平供电分局成立了应对“摩羯”台风灾害徒步支援马鞍底乡党员突击队,决定:徒步进入马鞍底,刻不容缓。


得知突击队即将进入马鞍底乡的消息后,红河供电局新闻宣传办公室随即准备当晚赶赴前方指挥部所在地勐桥乡,第二天一早随队进入。谁去?子晓东说,我作为部门唯一的男同志,我去吧。还好,经协调临时增派了输电管理所带电专业的陈建涛一起同去。


14日晚23时40分,收拾妥当开赴前,大家一起在局办公大楼门口照了一张“乌漆嘛黑”的合影,是纪念也是祝愿,不担心是假的,毕竟得到的消息,无论是路况还是灾情,都让人忧心。


15日凌晨1时,得到了子晓东他们安全抵达勐桥的消息。15日早6时50分,党员突击队出发;15日21时13分,历时14小时,徒步36.4公里,全员安全抵挡。


这期间,他们一路上坚持记录,我们看到的是惊险的图片,看不到的是一路的艰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翻开子晓东的前线“战”记,回到出发那天。


前线地址:红河州金平县马鞍底乡

前线记录者:子晓东(南方电网云南红河供电局综合服务中心(涉电办)新闻宣传办公室  新闻宣传专责)

前线历程:9月15日至今,跟随金平供电分局支援马鞍底乡应对“摩羯”台风灾害徒步支援马鞍底乡党员突击队徒步进入马鞍底乡。


9月20日  星期五  阵雨  红河州金平县马鞍底乡 

今天一大早收到道路昨晚已经抢通的消息,开心了好一阵。


早上一直下雨,去不了现场,便想着先整理一下这几天拍摄的素材吧。


点开“徒步马鞍底”素材文件夹,翻着一张张图片,脚底似乎又酸痛起来……


记得出发那天早上,心里一直在想,前一晚才睡了三个小时,体能不知道能否跟上?作为应急特勤队员之一,如果掉队就太丢脸了。


刚开始还好,虽然是小路,还不算难走。正在自我感觉能完全应对的时候,峰回路转,被山洪冲刷后陡峭的小峡谷赫然就在脚下,峡谷里搭着一架六七米高的简易竹梯。


▲子晓东拍摄的党员突击队攀爬竹梯的画面。


峡谷险峻,拍摄画面应该会出彩。我考虑到俯拍效果不会太好,率先顺着竹梯往下爬,手脚并用,到达谷底后,仰拍队员们陆续爬下竹梯的画面。


拍摄完毕,队员们已经全部爬到对面的山坡上了,我沿着陡峭的谷壁攀爬追赶,加上背包、摄影器材等负重,很快就大汗淋漓,感觉身体开始虚脱。“糟糕,今天怕是没法坚持下去,我这个应急特勤队员和随行记者的老脸算是丢在这里了。”心里正在纠结的时候,前面的队员开始呼叫我的名字。我一边答应,一边用力追赶,可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队员张自荣赶回来接应我,问我能不能行,现在趁早返回还来得及。我心里想:到不了马鞍底,就拍不到抢修复电的画面,我又怎么能“讲好红电故事”呢?心里一横:大家都是两条胳膊两条腿,还有比我更年长的队员,我就不信邪了,横竖都要走到底。我坐在地上深呼吸了好几口气,脱下已经湿透的外套,感觉体力恢复不少,开始加快速度往前赶,终于赶上了队伍。


沿途山路远远比我想象的艰辛得多,密林、倒塌的大树,还有多达数十处的沟壑和山体塌方。可能是身体疲惫过了临界点,感觉不到特别累。到下午的时候,脚底开始疼痛,此时才走了一半的路程,心里又开始恐慌起来:看来确实是要拖党员突击队的后腿了。我很后悔带了很多东西出来,想把装衣服的手提袋,甚至笔记本电脑都丢了。连空手赶路都觉得艰难,带着这些负担,后面不敢想象,但我还是忍住了:大家都背着行囊负重前行,我为什么不能坚持呢?丢了这些东西,到了那边没法开展工作,换洗衣服也是问题。


▲走累了,大家躺在地上休息补充体力。


就这样,在队员们的鼓劲下,我始终咬牙坚持,没有掉队,还能坚持拍点照片和视频,记录下大家艰难的行程。实在累得不行,就直接躺在地上休息一下。天黑那段路是怎么过来的,现在想想都觉得超出了极限,更多的应该是我和大家一样,只有一个信念:无论如何也要赶到马鞍底,尽快开展抢修复电!大家打着手电,跋山涉水,相互搀扶,历时14个小时左右,终于在晚上九点左右到达马鞍底供电所。


“这应该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体验!”我和其他队员躺在供电所前面的地上,久久不能动弹…… 


▲9月15日,党员突击队及随队通讯员全员抵达马鞍底供电所。


我在回味中整理完素材,给金平融媒体中心提供了几段视频,接着整理昨晚的采访记录。


中午雨停了,支援抢修复电的五辆车也来到马鞍底。红河供电局副总工程师刘云涛也来到供电所慰问员工,并给大家鼓劲。


今天计划要恢复一条线路供电,我下午去了现场,但由于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没能复电,有些遗憾。


回来的路上,天黑了,已经复电的村寨灯火通明。作为电力人,万家灯火的场景,总能带来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


希望明天天晴,抢修队伍好干活,用户复电率能超过九成。


▲拍摄结束,子晓东仍在会议室整理素材、撰写稿子。


“后方”手记

到达目的地,子晓东打来了电话,脚底起了个大血泡,他打算当晚挑破,这样第二天脚应该可以落地。人还没休息,就开始操心起了素材怎么回传……


36.4公里,不要说山路,就算是日常平地行走,也未必能走完。是什么支撑他们坚持下来,是什么支撑子晓东随队拍摄?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肩上有责。我想是信念,也只能是信念。


这群人从清晨走到黑夜,他们不是个体,而是红河供电局全体电网人的“群像”:人民电业为人民。


感谢晓东,感谢他让我们看到了电力新闻人在应急抢险时刻,挺身而出、记录现场的样子,真帅!


一路辛苦,我们等你们回家。


编辑丨周新叶

图文丨子晓东、祁彦君、张明、陈建涛、周新叶

校对丨祁彦君

审核丨祁彦君、张明

红河供电
讲述你身边的供电故事,提供最新鲜的供电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