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超强台风“魔羯”在海南省文昌翁田镇沿海登陆,残余云系持续影响云南南部,强降雨给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多地造成严重损失,河口、金平等电力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面对灾情,众志成城。南方电网云南红河供电局在红河电网受损的情况下,顶住复电压力,抽调人员、集结队伍驰援海南。
红河供电局应急抢险队分赴三地,专兼职通讯员亦随队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坚守河口、远赴海南、挺进金平……他们用镜头和笔触,持续记录着抢险队员们不畏艰难、争分夺秒抢修复电的每一个瞬间。
为了更真实地呈现他们的现场见闻以及采访感受,从今天开始,红河供电局微信公众号将持续连载前方通讯员的采访日记——前线“战”记,敬请期待。
前线地址:海南省文昌市
前线记录者:王章平(南方电网云南红河泸西供电局计划生产部检修试验班 高级检修试验工)
前线历程:9月12日至今,跟随红河供电局支援海南抗击“摩羯”台风应急抢险队奔赴海南。
9月18日 星期三,晴,海南省文昌市
今天是来到海南抢修复电的第六天,窗外的一丝阳光透过没有关严实的窗帘把我从睡梦中唤醒。吃过早餐,同事喻乐告诉我,因为连日来工作强度太大,今天休息半天。
中午15时左右,我和喻乐还有红河供电局应急抢险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刘刚一同前往文昌市宝芳中心学校。路上我才知道,我们的抢险队刚给学校所在片区供上电,学校为了感谢我们的抢险队员,特意做了一面锦旗送给我们。中途,刘书记说顺道去看看附近几个抢修作业点。
说起刘刚书记,从第一次见面就给我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非常善于言谈,说话声音洪亮,条理清晰,跟他交谈过后,又发觉他很平易近人,很有亲和力。
每天他都要跑遍所有的抢修作业点,“每个作业点都要去看,看看每个班组人员的精神状态,抢修进度,作业范围,所有这些都得心中有数,才能合理地进行任务分配和资源调度,才能更好地完成抢修任务。”说起工作,刘书记自信满满,看得出来一切尽在他掌握之中,让我不禁肃然起敬。通过聊天得知,他是我们抢险队中奔走最多的人,微信运动步数显示,自入海南以来,他每天的平均步数都在20000步以上。
看完一个作业点,我们才到宝芳中心学校。走进宝芳中心学校,学校得面积很大,因为台风的影响,有点混乱不堪。校长马老师是个湖北人,很热心,一个劲的夸奖我们的应急抢险队。“电一通上,学校的电器设备都运转起来,尤其是空调,这么热的天,没空调是不行啦,非常感谢,感谢红河供电局,感谢你们。”马校长一边开心的说着,一边把锦旗交到刘刚书记的手上。
▲王章平拍摄的宝芳中心学校为红河供电局应急抢险队送锦旗。
看着这一幕,我感觉我们应急抢险队员的付出和汗水都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我赶紧按下相机的快门,拍下感人的这一幕。
从学校出来,已经快6点了,我和刘刚书记又去了另一个作业点。刘刚书记说,今天还有一台公用变压器要投运,得去现场盯着,直到送电成功。
天色渐黑,抢险队员们也加快了抢修速度。在作业现场,我和刘刚书记走了一段路,他跟我聊了很多,比如为什么他一天要走那么多路?为什么作业人员都心甘情愿的听他指挥?为什么我们的抢修进度那么快?听他聊天,让我受益匪浅,管理者的好多心得,真的值得我去学习。
▲王章平在海南省文昌市潭牛镇东路水库旁拍摄线路抢修作业。
这时,工作负责人汇报,公变台区低压线路抢修完毕,可以送电。灯亮那一刻,我隐约听到村子里欢呼雀跃的声音。
正准备返回驻地的时候,村委会书记又送来一面锦旗,刘刚书记邀请所有在场的抢修人员一起愉快的接受这面锦旗和村书记的感谢,高兴之余,大家异口同声的欢呼:“万家灯火,南网情深!”
真是充实和有意义的一天。
9月19日 星期四,阴雨,海南省文昌市
今天是来到海南岛的第七天,6点多就起来了,稍微洗漱了一下,我就去驻点的一楼,拍摄一下应急抢险队队员吃早点及出发的视频。胡乱拍了一下,不太满意,想拍个车队出发的场景,无奈天不遂人愿,下起了大雨,刚跑出去,又被雨淋回来了。
今天拍什么呢?我感觉每天我都会被这个问题困扰。想想外面下雨,不如把昨天的记者日记写一写。刚写完,突然接到约稿,挖掘微信运动中微信步数走的最多的人。才一看到一半,一个人就忽现在脑海:红河供电局应急抢险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刘刚。
▲王章平在整理拍摄资料。
匆忙整理资料,忙了半天,没有他的特写照片,拍了这么多天,也给了他很多镜头,好嘛,现在还差个特写。立刻打电话约他,他给我发来了定位,让我赶过去。
不熟悉海南,我们出行基本都靠导航。在文昌市里还好,一出市区,手机信号就不怎么好使,导航老是偏航,在路上耗了很多时间。等我们到达目的地,刘刚书记又去了另外的作业地点,无奈又联系他,往下一个地点赶去,真不愧是“暴走”书记,找他就得一路追着去。
下午云南电网公司领导要到潭牛镇亭桥上村的作业地点进行慰问,我作为通讯员去拍照,内心还是有点紧张。好在在拍摄的时候,有一个系统内的通讯员也在拍摄,看样子业务特别的娴熟。我心生一计,跟着他的步伐移动,他走什么位,我也走什么位。后来我发现这家伙确实有两把刷子,他移动的每个位置,刚好反映不同方向的视角。在我眼中,他就是“大咖”。
拍完领导慰问的现场,我又拍了几组作业人员抢修的镜头。还想再多拍几张,曹进扩总指挥打电话来,说先回驻点食堂。又是十多公里的车程,到了临时食堂,我看手机的电池快完了,跑到旁边老乡家充电。这户人家很热心,我们的生活物资都是无偿存放他们家里,平时女主人也会到食堂帮忙。或许是没有午休的缘故,手机充电时,我不知不觉在他家椅子上就睡着了。
“后方”手记
作为老兵,接到任务时,王章平选择了“服从命令听指挥”,但他也没想到退伍多年后,在电网里工作的自己竟然干起了“通讯兵”。
作为新闻宣传“非专业”,王章平其实很“气”,他着急自己无法把感动的现场记录下来,本身不善言谈的他,羞于开口表达,采访也是“硬着头皮”上,但他真的一直很努力。
每天,他起得甚至比队伍还早,因为要做好去现场采访的准备;他睡得比队伍晚,因为要整理素材投稿、上传……
就这篇日记而言,文笔似乎没有多好,也没有用什么华丽的词藻,但是朴实,絮絮叨叨正如同你亲耳听到王章平对你所说一样。
真情流于笔尖,文字只是载体。谢谢你,老兵章平,看见了那么多队员的“闪光点”,并那么努力地记录着。
编辑丨徐虹 周新叶 高春燕
图文丨王章平 祁彦君
校对丨高春燕
审核丨祁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