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快资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沙漠面包”引种试验喜获成功

财富   2024-07-31 23:30   马来西亚  

纵览农业发展,请关注国科农研院



 椰枣是中东、北非等干热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有着“沙漠面包”的美誉。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自引入种植以来,得益于干热河谷气候条件,椰枣长势喜人、挂果率高,每年都会吸引国内外众多农业科研院所前来考察研究。





 
走进位于红河街道麻子寨小组的椰枣试验种植基地里,一团团椰枣硕果累累,挂满枝头。来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的椰枣专家们实地查看了椰枣的种苗培育、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相关工作,并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对于元江的椰枣种质资源,专家组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所长、椰枣科技创新中心主任胡伟说:“我们看到了很多优良的椰枣株系,有一些是高产的,一些是早熟的,还有一些有病虫害抗性的,基地里面的椰枣资源,非常宝贵。”

椰枣专家们实地调研。刘政佳 摄

椰枣作为中东、北非等干热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其果肉具有极高的营养价,还容易储存、方便携带,有着“沙漠面包”的美称。除果实供食用外,其花序汁液可制糖,叶可造纸,树干可做建筑材料;树形美观,常做观赏植物和行道树木,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对生态环境修复也有益。发展椰枣产业,对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推进科技交流发展有很大意义。目前,国内仅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份引种栽培,而元江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条件也为椰枣的生产、繁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所长、椰枣科技创新中心主任胡伟说:“椰枣的环境适应性非常强,具有耐旱、耐高温、耐低温、耐盐碱等一系列的特性,云南元江具有干热河谷的气候,非常适合椰枣的生长。”

“椰枣最大的特点,就是气候环境对它影响很大。很多地方也种椰枣,虽然能成活,也会开花、结果,但是它吃不了,含糖量很低。”椰枣基地负责人杨慰农介绍,这片椰枣地始种于2011年,总面积30亩,共种植400余棵椰枣树,是首次在元江进行椰枣的引种栽培,也是国内首次尝试规模化试种。得益于元江独特的气候条件,椰枣的成熟和挂果时间相比国内其他地区都要更早、更长,从每年的12月底到1月初开始开花,6月底至8月初果实逐渐成熟,从最初的青绿色变成棕褐色,采收后烘干便可食用。基地从2015年就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从最初的引种、试种、开展科研到目前的产品加工等各项目逐步推进,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椰枣。刘政佳 摄

椰枣基地负责人杨慰农说:“今年有108株椰枣树结果,总共有600多穗,好点的每一穗的重量都在7到8千克以上,和国外的椰枣产量和品质都差不多,说明元江在干热河谷是可以选择种植椰枣。”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椰枣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张宁说:“前期我们团队来这块基地对椰枣进行过资源评价,如今几年之后我们再次看这块基地,元江的椰枣基地目前是中国第一块,也是唯一一块,挂果率这么高,这么成功的。”

据农业专家介绍,虽然椰枣树全身是宝,但椰枣是多年生雌雄异株植物,遗传差异大,杂交育种和分子育种存在困难,且生长速率缓慢,直到繁殖阶段才能辨别雌雄,整个过程一般需要5至10年,这也限制了椰枣作为经济作物的大面积推广。后期,研究所还将与元江保持长期的联系与合作,开展椰枣相关技术研究和交流合作,推动椰枣在云南、海南等热区的区域性试种工作,为椰枣走向国际化、产业化打下基础。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所长、椰枣科技创新中心主任胡伟表示:“未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椰枣的科技攻关,主要包括椰枣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评价、育种关键核心技术、种苗繁育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和精深加工技术,助力元江椰枣科技创新,实现元江农业多元化发展。”

  报道链接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热科院椰子所



长按左边二维码

感谢您关注国科农研院

微信公众号

国科农研院
汇聚全球科技资源,搭建产研协同平台,推进种业自主创新,壮大农业领军企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