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通BIM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文摘   其他   2024-04-30 15:18   广东  

摘要:本文通过调研BIM应用在项目落地的问题,以前海时代案例提出解决BIM落地的方式方法主要是管理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也是制度与流程的问题,而解决管理问题的路径为BIM全过程应用模式的选择,并列举了三种BIM全过程应用模式的优缺点对比、适用范围。


关键词:深圳政府103号文;BIM报批报建;BIM全过程应用模式;BIM设计交底;BIM施工应用;BIM竣工验收


深圳政府103号文颁布后BIM应用调研分析



2023年,深圳嘉瑞信息作为南山住建局的年度BIM顾问,通过对南山区的重点项目、超级总部片区项目、前海一些超高层项目的BIM全过程应用的调研,通过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总包单位的交谈摸底,发现大部分建设单位对深圳市颁布的《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的实施意见 ( 试行 )》(深府办函〔2021〕103号,以下简称“103号文”)都是比较了解的,知其是强制性文件,政府部门在《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竣工备案证书”三个关键环节要求项目提交相应的模型,也清楚建设单位是BIM全过程应用的第一责任人。这说明103号文颁布实施一年多的时间,103号文的精神已经在实施层面得以传播并实施。



通过调研发现,调研项目中大概有三分之二是真正在用BIM,但还是有三分之一的项目仅仅是为了满足政府报建要求,模型质量无人把关,过程中也没有基于模型应用,没有体现BIM真实的价值。在全过程应用BIM的项目中,大概有一半是业主单独聘请独立第三方BIM咨询公司在实施,这类项目BIM应用价值体现明显,过程中BIM应用资料齐全,建设单位也从BIM投入中明显体会到价值回报,其中很多项目都申报了“深圳市BIM应用示范项目”。还有一半项目是采用了“省事”模式,就是设计阶段BIM交给设计院负责,对外号称“正向设计”,施工阶段BIM交给总包单位负责。这类模式,表面上建设单位省事了,好像过程中扯皮的事少了,但这类模式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过程中建设单位如果没有专门部门或专人专业负责管理,很多在设计阶段或施工阶段应该做的费时费力的BIM 应用点,基本上都“糊弄”过去了,完全为了模型而BIM,过程中BIM应用资料不齐全,没有体现出BIM应该有的价值。另外一个普遍现象就是设计阶段模型很难得到施工总承包单位的认可,从设计阶段向施工阶段模型传递成了一个大问题,总包单位对设计模型非常不满意,有些建设单位BIM负责人为了交差,往往都是强制性要求总包单位必须接收设计模型。总承包单位一看模型质量太差,有些就有样学样,继续“糊弄”下去;有些还算是负责任的,就再找一些专业BIM队伍,重新建施工 BIM 模型,但往往是只做重点部位与重要专业,无法满足全专业全范围的要求,到竣工的时候,这个深化模型根本达不到政府备案要求以及全专业全范围“模实一致”的要求。


调研中发现比较差的模型案例如下图所示:


(管线排布不合理、管线碰撞、断管、缺失及未连接等)


(现场管线排布不合理,层数较多,翻弯过多)


(现场套管右侧预留少套管)


当然,现在103号文才实施一年多,有很多项目还是刚开始应用BIM,距离竣工验收阶段还早着,这个矛盾目前还不突出,但笔者认为到2025年,矛盾就会很明显了。


另外在调研中还发现,部分建设单位对BIM如何落地到施工阶段还有很多困惑,也就是如何打通BIM落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如何让施工专业班组能主动地高兴地接受BIM深化模型交底,并按已经优化深化的模型严格去组织落实。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技术问题,目前的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实现工人照模型实施施工,主要还是管理问题,也是制度与流程的问题。首先是要解决认知问题,管理人员都要明白,再好的模型如果不能打通最后一公里,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只有让操作工人按深化优化后的模型去实施,才能保证BIM应用落地,这就需要跟操作工人交代清晰,让他们感受到应用 BIM 模型施工是非常直观而且非常便利的,能够大幅度减少施工返工现象。当然这需要在制度上、流程上得以保障。要制订出明确的制度流程,让工人严格按照审批的深化模型施工,否则要自行承担返工带来的损失。


前海时代项目BIM落地应用案例分析



下面以正在实施的深铁置业前海时代TOD项目为案例,讲一讲如何打通BIM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首先在设计交底阶段,充分利用设计BIM模型的优势,将传统的二维施工图设计交底转化为三维的施工图模型交底。这一创新举措将使各专业施工单位更加清晰地理解施工图设计内容,从而有效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偏离可能。同时,通过三维模型交底,能够提高整个设计交底的效率和准确性,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在施工深化阶段,施工单位在接收设计BIM模型后,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设计BIM模型进行深化处理。深化内容涵盖支吊架、施工安装空间、现场土建误差、施工工序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一过程,施工单位输出详细的施工BIM深化图。这些深化图纸充分发挥其优势,对各专业的管线安装定位、末端点位、三维视图等进行细化。经过各方的审核确认后,这些深化图纸将作为指导现场施工的依据。通过这一阶段的深化处理和确认,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在施工交底阶段,为确保各专业施工分包熟悉各重点区域的施工内容及合理安排工序,避免各分包单位出现“先进场先施工”,导致后进场专业无法施工而拆改浪费的情况,充分利用BIM模型的优势形成重点区域的BIM三维图册及重点区域的安装顺序模拟进行施工交底,这不仅有助于各专业施工分包明确本专业的施工内容,还能使他们充分了解本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关系及施工内容,从而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施工工人交底阶段,制作现场的BIM三维展板及 720全景二维码,并将其打印出来。这些展板被粘贴在电梯、施工区域、工艺展示区等关键位置,以便施工工人随时查看。通过微信扫描或查看展板,施工工人可以轻松掌握各区域的施工落地效果及施工安装先后顺序,无须安装任何软件。这一举措为施工工人提供更直观、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进一步确保项目的施工质量。通过在施工工人环节增加这一层保障,能够更好地实现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预期效果。



在施工过程管控及完工验收阶段,组织各方进行定期巡检,通过将现场实际情况与施工BIM模型进行对比,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在每个区域完工后,编制施工BIM验收报告,作为完整的验收资料归档,以确保项目交付的质量和完整性。



BIM全过程应用模式分析



通过前海时代项目案例有效地验证了 BIM 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不是技术问题,主要还是管理问题,核心是如何选择 BIM 的管理模式。根据调研,目前深圳市场上主流为以下三种 BIM 应用模式。


3.1 BIM 全过程顾问模式


BIM 全过程顾问是指服务建设单位的第三方顾问,在建设过程中提供 BIM 的策划、管理大纲、协调和成果审核工作等服务,代表建设单位全过程管理 BIM 应用,确保最后竣工模型是实际一致,原有的 BIM 成果依然由设计、施工方等参与单位按照总顾问的要求提供。定义为全过程“裁判员”的角色或者也可以叫“BIM 监理”,比较容易满足 103 号文的相关要求。


(1)总顾问介入时机。最早:策划阶段;最晚:设计招标阶段。


(2)工作内容。基础准备阶段:制定 BIM 标准、导则、招标合同 BIM 条款要求。设计阶段:提出 BIM 设计应用要求,设计总包、分包单位实施 BIM 应用,BIM 总顾问审查 BIM 设计成果。施工阶段:提出 BIM 施工应用要求,监督设计单位移交设计 BIM 模型给施工总包、分包单位实施 BIM 应用,BIM 总顾问在施工阶段审查施工单位 BIM 成果;尤其是在机电安装阶段要及时把设备属性信息录入模型,竣工阶段:监督施工单位完善竣工 BIM 模型并移交给运维单位。运维阶段:协助甲方物业运营单位选型BIM 运维平台,转化竣工 BIM模型为运维 BIM 模型并导入BIM 运维平台。


(3)适用场景:这种模式一般适用超大项目,一个超大项目多个地块分不同阶段开工,多家单位同时参建一个大项目,而且对 BIM 运维有一定需求,需要提前明确 BIM 应用模式,BIM 总顾问服务单位先到位,对项目设计、施工阶段等各个参建单位的 BIM 应用水平基础比较高,有丰富的 BIM 实践经验,腾讯大铲湾总部项目就是采用此类模式,从两年多的实践效果看,可以很好地实现预期。


(4)深圳案例:深圳工务署、前海管理局、福田工务署、超级总部基地、腾讯等。


(福田区妇儿医院建设项目)


(5)优缺点分析:BIM 全过程顾问为裁判员角色,能保证 BIM 应用落地产生价值,有效处理各个阶段的顺利移交,确保模型的完整性与延续性,减轻业主管理压力,但对顾问单位及参建单位 BIM 应用水平要求高,在原有的流程中加入 BIM 顾问角色和管理链条,对原有流程有局部影响。BIM 的管理和综合协调难度大,需要业主大力推动与扶持。在某些专项设计需 BIM 提前介入的时候由于还没招采,会有该部分模型的空档无人补位。需要顾问单位兜底,在原有 BIM 角色中加入了顾问角色,增加了 BIM 管理角色,综合 BIM 的直接成本会提高,顾问单位能力与经验实力是此种模式的关键。这种模式随着 103 号文的不断深入,政府对 BIM 成果要求越来越高,包括正向设计的不断推行,会成为未来主流模式。


3.2 BIM 全过程咨询模式


BIM 全过程咨询模式在 2022 年前是主流模式,是指服务建设单位的第三方 BIM 咨询,在建设过程中设计、施工、运维全过程的 BIM 应用成果均由该 BIM 咨询方提供,设计、施工单位及设备供应商仅提供资料配合。定义为全过程“运动员”的角色。


(1)介入时机。最早:方案设计阶段;最晚:施工图设计基础版完成。


(2)工作内容。基础准备阶段:制定 BIM 标准、导则、招标合同 BIM 配合条款要求。设计阶段:BIM 咨询单位实施设计BIM 应用,检查设计问题,优化设计成果,提高设计品质,设计单位按原有模式提交资料和相关配合。配合报建要求,上传不同阶段模型到审查平台。施工阶段:BIM 咨询单位实施施工 BIM 应用和移交竣工 BIM 模型,施工单位利用 BIM成果,指导施工,优化方案,减少返工,提高协同效率,施工总包、分包单位按原有模式提交资料和相关配合。运维阶段:BIM 咨询单位协助甲方物业运营单位选型 BIM 运维平台,转化竣工 BIM 模型为运维 BIM 模型并导入 BIM 运维平台。


(3)适用场景:BIM 推广初期,建设单位对 BIM 应用缺乏经验,各个参建单位 BIM 应用水平无或较低。


(4)优缺点分析:BIM 咨询公司为运动员角色,BIM责任明确,没有各个阶段边界移交的问题,能保证 BIM 应用落地产生价值,对参建单位 BIM 应用水平要求低,对原有流程基本无影响,综合协调难度低,BIM 应用效率高。BIM 全过程咨询服务费用与原来的设计、施工单位实施BIM 费用持平,在施工阶段易与施工单位有利益冲突,施工单位不易主动应用。对 BIM 咨询方的人员水平要求高,人数要足够,经验要非常丰富,业主方要具备一定 BIM 管控能力。而且 BIM 实施费用要合理,合约中对 BIM 约定工作内容及提交成果要清晰明确,避免扯皮,能够最大限度满足 103 号文要求。


(天音大厦项目)


3.3 BIM 混合应用模式


BIM 混合应用模式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应用模式,是指服务业主的第三方顾问,是前面两种模式的结合与优化,在建设过程中设计阶段为 BIM 咨询,提供全过程策划和设计阶段的 BIM 应用成果提供,施工阶段移交精细的 BIM 成果给施工单位,总包单位会替业主把关模型总质量。施工阶段转变为 BIM 顾问,提供 BIM 协调和应用成果审核。设计阶段为“运动员”,施工阶段为“裁判员”。该模式为吸收前面两种方式的优点混合而成。


(1)介入时机。最早:方案设计阶段;最晚:施工总包招标前。


(2)工作内容。基础准备阶段:制定 BIM 标准、导则、招标合同BIM配合条款要求。设计阶段:BIM咨询方实施设计BIM应用,设计单位按原有模式提交资料和相关配合。配合报建要求,上传不同阶段模型到审查平台。施工阶段:提出BIM施工应用要求,BIM咨询方移交达到 LOD300 的设计 BIM 模型给施工总包、分包单位实施BIM应用,BIM咨询方在施工阶段审查施工单位BIM 成果,竣工阶段监督施工单位完善竣工BIM模型并移交给运维单位。运维阶段:协助甲方物业运营单位选型BIM运维平台,转化竣工BIM模型为运维BIM模型并导入BIM运维平台。


(3)适用场景:适用设计单位BIM应用水平较低或试点项目已经开展设计但合同无BIM要求,施工总包、分包单位要有一定的BIM模型应用能力与深化能力,前海时代项目就是采用这种模式,实践效果良好。


(4)案例:深圳地铁深铁置业、中粮地产、金地商置,以及一些对价格特别敏感的地产商等,特别适合带施工图设计的EPC管理模式。


(5)优缺点分析:BIM咨询公司为“教练员”角色,要经验丰富,BIM各方面能力要高,但设计阶段为“运动员”角色,成为甲方设计部门的有效助手,把控设计质量和进度,在施工阶段升级为“裁判员”角色成为甲方工程部有效助手,保证 BIM应用落地产生价值,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尽量减少BIM应用对传统项目管理的影响。综合协调难度中等。BIM责任边界也比较清晰,设计模型移交到总包单位扯皮少,是目前主流开发商常用的模式,BIM应用总费用比现有BIM设计、施工各自服务的费用大大降低。但对总包单位BIM协调能力要求较高,他们要配备BIM专业人员,目前较大的总包单位都具备这些能力,也能够满足103号文报批报建要求。


(大运枢纽物业开发项目)



总结分析



BIM全过程顾问、BIM全过程咨询、BIM混合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优点,针对不同项目不同管理模式有不同的适用性,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一定是建设单位主导的BIM。不同的模式会产生不同的应用体验,不同模式BIM应用成本不一样,但对建设单位来说,BIM成果基本上都是一样的,BIM应用的目标是一样的,所以要想应用BIM 产生性价比最高的目标,在决定应用BIM辅助管理之前,一定要先认真分析本企业本项目的具体需求,通过广泛调研,谋定而后动,才能保证BIM的正确应用,让BIM产生最大价值。以前很多建设单位在讨论要不要用BIM、费用该如何立项,103号文颁布后,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现在应该考虑的是用什么模式最适合自己,有效地打通BIM落地的一公里。根据调研发现,就目前深圳市场上各类参与单位的BIM实施能力现状,BIM混合模式应该是现阶段比较容易落地的首选。(作者单位:深圳嘉瑞建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凤麟麒 , 于海洋 , 刘峰 , 等 . 论提高 BIM 模型质量的具体方法 [J]. 科学与财富 , 2018.


[2] 陈敏 , 周江峰 , 周春娇 .BIM 全过程咨询项目实践与探索——以某生产基地项目为例 [J]. 招标采购管理 ,2019.


[3] 张秋菊 , 刘见涛 , 曾胤升 . 浅谈 BIM 技术在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J]. 住宅产业 ,2018(1):3.


[4] 周勃 , 任亚萍 . 基于 BIM 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协同管理模型及其应用 [J]. 施工技术 ,2017,46(12):8.


[5] 雷静 . 谈 BIM 技术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 [J]. 建筑技术研究 ,2021, 4(2):38-39.


[6] 鲍琳 . 基于 BIM 的工程项目管理流程与虚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D]. 郑州大学 ,2015.


[7] 徐张 , 林益猛 . 基于全过程工程咨询的 BIM 应用实践与探索 [J]. 建设监理 , 2023(7):27-31.


[8] 梁志旋 . 从 BIM 顾问角度看 BIM 落地——建筑设计协调 (BDC)[J]. 中国建设信息 ,2012(2):4.


绿


投稿邮箱:zzyfdc@vip.163.com  
征订信息
刊号:ISSN1006-6012;CN44-1403/F
《住宅与房地产》(新营造版),每月15日出版;全年12期,定价300/年。

订阅方式
读者可以到杂志社订阅或通过下方微信直接订阅。



发行热线:0755-83325978
QQ:1487766986
联系人:莫贵容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红荔路莲花大厦东座12楼1201室

抖音:住宅与房地产杂志社(2248322510)





新营造
围绕建筑产业、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的中心工作,积极做好相关政策的解读、知识的传播、技术的传授与经验的分享,成为科研单位、设计单位、开发单位、施工企业、建材生产企业的纽带和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