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韩江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奖1100万瑞典克朗最终归她 / / 余华、残雪等无缘

科技   2024-10-11 06:20   山东  






韩江 图/受访者提供


诺奖1100万瑞典克朗最终归她



瑞典当地时间10月10日13时,瑞典学院宣布,2024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韩国女作家韩江,表彰其“充满诗意的散文直面历史创伤,揭露人类生命的脆弱”,奖金为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44万元)。

韩江于1970年生于韩国光州,父亲和两位哥哥都是作家。从延世大学毕业后,韩江先后投身诗歌和小说创作。2016年凭借小说《素食主义者》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亚洲作家。2018年她凭借新作《白》第二次提名布克国际文学奖,又凭借《少年来了》入围国际 IMPAC 都柏林文学奖决选短名单。2023年韩江凭借最新小说《不做告别》获得法国梅迪西斯外国小说奖。


2016年,韩国女作家韩江以2004年完成的一部小说《素食者》获得国际布克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韩国作家。《素食者》的人物不多,故事也不复杂,却是一部需要勇气才能一口气读完的作品。

韩江1970年出生于韩国光州的一个文学世家:她的父亲韩胜源是韩国著名的作家,兄弟与丈夫也都从事文学工作,她在一次采访中透露,自己的一双儿女也在尝试写作。

她于1993年开始发表诗歌,赶上了韩国女性文学的浪潮,顺利进入韩国文坛,近年来一直颇为活跃。有韩国文学评论家评价韩江的小说,“行文如诗,探究的是人类最根本的悲剧与伤痕;她潜心研究的是绝望至极中才可以感受到的那束微弱救赎之光。”

《素食者》2013年在中国出版。2021年再版后,连续几周登上豆瓣“小说一周热门榜”第一。除了《素食者》,韩江还因为2014年出版的小说《少年来了》广受好评。这部作品细腻展现了一位因与军政府对抗而去世的中学生东浩和身边人物的内心世界。这部小说看似与《素食者》不同,叙事性更强,并且以介入历史的姿态直陈对韩国社会的看法。但若仔细考察两部小说,读者也不难发现,相隔十年,韩江一直没有放弃对人类暴力的质问。


不去寻找答案和结论,而是提出一个问题

南方人物周刊:《素食者》面世已经17年了,最近这本书在中国再版,年轻一代的中国读者正在通过这本书认识你,你有什么想对他们分享的?

韩江:《素食者》是我写的长篇小说中最具悲剧性的。现在,我已经从那个世界走出来了,并且正在更进一步地朝着生命靠近。读这本小说的时候,如果把它想成一个寓言,认为它不去寻找答案和结论,而是提出一个问题的话,会更容易理解这个故事。

南方人物周刊:小说里的女主人公英惠不惜用自毁的方式拒绝和抵抗这个世界,她的姐姐仁惠虽然总想维持和遵循秩序,但一直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某种抵抗,也是全书中唯一对妹妹不离不弃的人。你如何看待这对姐妹不同的人生选择?

韩江:我很高兴你能把焦点放在两个姐妹身上。这本小说由三个短篇组成,虽然前两篇是由男性说话者展开叙述,但其实这本小说的主角是这对姐妹。虽然她们各自走的路不同,但所感受到的痛苦却是相似的。在小说的最后,奄奄一息的英惠躺在救护车里,但她并没有死。

我希望让英惠活着来结束这个故事。仁惠一直守在妹妹身边,“像是在抗议什么,又像是在等待答案”般地望着窗外的大树。那段文字对我来讲很重要,因为我觉得整本小说探讨的就是一个“像是在抗议什么,并且等待回答”的问题。

南方人物周刊:你说过如果仅以女性主义的视角看待你的作品,这样的理解可能会比较狭隘,但是另外一方面,读者也不难从你的作品里看到鲜明的女性主义视角,你觉得自己写作时带着自觉的性别意识吗?

韩江:这本小说的层次很多,比如人类的暴力和拒绝暴力;对正常与疯狂的提问;我们能够理解谁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女性悲鸣的声音。时隔多年,去年我有机会重读了这本小说,我突然醒悟到层次才是这本小说重要的中心。写小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才能领悟到其中的意义。


希望不会消失,始终存在于我们之间

南方人物周刊:你介意被人称为“女性作家”吗,作家是否必须带着性别的眼光来写作?

韩江:在写小说的时候,我会如实地描写身为人类的女性。我的女性身份和作家身份完全没有冲突,我也不认为作为女性作家存在任何局限,因为这里不存在某种普遍的性别。我认为以女性的身份发声、写作和生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这一点深深感动着我。

南方人物周刊:你参与过反对朴槿惠腐败的“烛光集会”,面对不公和暴力,你觉得用和平的方式抗议有效吗?

韩江:尽管存在暴力,但人类拥有感受他人痛苦的力量,以及不局限于自己生活的能力。我认为只要我们的内心拥有能够提出疑问的力量,即使看似微弱,希望也不会消失,始终都会存在于我们之间。

南方人物周刊:2020年的疫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还在持续发酵,你对世界和生命的认识是否有一些新的变化?

韩江:经历了这次疫情后,我对气候危机和人类的未来产生了浓厚兴趣,读了很多相关的书,也重新萌生了应该如何生活下去的疑问。这次疫情的确激发了我之后创作关于生命的小说的想法。


我信任我的译者,并深信真心相通

南方人物周刊:你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你是否受到了他的一些影响?不同年纪的作家在处理历史记忆、个人情感等问题上是否有明显不同?

韩江:托父亲的福,我在书籍的海洋中长大成人,作为作家这是莫大的幸运。但文学是一条必须以非常个人的方式才能踏上的路,所以我在写作时似乎没有受到父亲的影响。无论在哪里,年龄和世代都会给作家带来极大的影响。

南方人物周刊:对大部分外国读者来说,阅读你的作品需要借助翻译,你认为自己作品的精髓可以通过翻译有效地传达吗?作为亚洲作家,你会担心自己的作品被西方误读或者标签化吗?

韩江:翻译是必须承担极大的风险才能移动到另一个世界的方法,因为需要彻底分解故事,再以重新组装的状态呈现给读者。我觉得译者是冒着危险将两个世界连接起来的珍贵存在。我信任我的译者,并深信真心相通。

南方人物周刊:保持旺盛创作力的秘诀是什么?能否和我们分享自己最近在写什么或关心什么呢?

韩江:我不是多产的作家,最近刚出版的小说《不作告别》离上部作品时隔五年之久。不过,我从23岁便开始持续写作,所以在这期间累积了不少作品。我现在对生命很感兴趣,下一本小说会探讨关于生命的问题。

非常遗憾,此次中国文学家再次无缘,包括呼声很高的残雪,甚至被国外一些机构放在2024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单的第一名,只可惜此次没有获奖。

残雪,本名邓小华,1953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当代女作家,被誉为“中国卡夫卡”。

她的作品以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内心世界著称,常常被归类为先锋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残雪自幼经历家庭变故,这些经历对她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的作品充满了复杂的象征、隐喻和超现实主义,打破了传统叙事结构,为读者呈现了一个荒诞、变形、梦魇般的世界。

残雪的代表作品包括《黄泥街》《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五香街》《少年鼓手》等。其中,《黄泥街》是她的处女作;《山上的小屋》则通过一个少女的视角,揭示了家庭和社会的阴暗面。

残雪的作品因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备受争议。一些读者认为她的作品晦涩难懂,但深入阅读后会发现其极具先锋性,善于挖掘人性,富有哲理意蕴。她的作品不仅提供了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入洞察,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存在和自由等哲学问题的思考和探讨。虽然她的作品在国内文学圈备受争议,但在国外,尤其是在西方文学界却有着广泛的影响。

谈到诺贝尔文学奖,不得不说到莫言。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他也因此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奖理由是其作品展现出了“融合民间传说、历史和现实的幻想现实主义”。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其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主要代表作有《红高粱家族》《蛙》《丰乳肥臀》等。莫言的获奖,表明国际文坛对中国当代文学及作家的深切关注,也彰显了中国文学的世界意义。

近年来,除了残雪外,还有多位中国作家被列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其中包括余华7王安忆、北岛、张一一、方方、阿来、贾平凹、苏童、阎连科、张悦然等。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涵盖了不同的文学风格和题材。例如,余华的作品语言简洁犀利,叙事结构独特,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贾平凹的作品以凝重的笔触解读了中国农村的历史变迁,苏童的短篇小说则充满了辛酸与无奈,王安忆的小说题材则山重水复,永远看不清她的下一个历程。

虽然此次中国文学家再次无缘诺贝尔文学奖,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学的水平不高或缺乏国际影响力。期待中国作家们继续努力,写成更多的优秀作品,让中国文学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2024年诺贝尔奖获奖者名单已经公布,然而中国的科研人员却依然显得黯然无光。

从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中国已过去9年时间,但这9年时间里,中国没有一位诺贝尔奖得主。


近日,郑强教授针对中国科研人员颗粒无收的现象进行分析,然而他分析的原因却让人看不懂?

一时间也成了大众热议的焦点。

中国又为何无法获得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的起源。

诺贝尔奖起源于瑞典富翁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产,诺贝尔遗嘱中说道,将遗产的一部分用来奖励在物理、化学、文学、医学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们。

为了让这些贡献能够得到更高的评价与认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将诺贝尔奖分为5个大类。

诺贝尔奖便是为了表彰那些在科研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们,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去世后,数年的时间里才将诺贝尔奖建立起来。

诺贝尔奖评选每年都会举行一次,一般是在每年的10月份,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上会有着盛大的晚宴和颁奖典礼,所有获奖者都会身穿正装出席。


诺贝尔奖评选过程极其严格,评审委员会由各个领域的专家组成,他们会对提名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评估,以确保每个获奖者都是该领域内最杰出的人才。

评选结果会在一个月后的颁奖典礼上正式宣布,获奖者除了获得荣誉和声望外,还会获得丰厚的奖金。


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不仅仅是科研成果的数量,更在乎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这也让诺贝尔奖成为了全球科学研究领域内最具权威性的奖项之一。

然而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物理学奖均被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获得,而中国在此榜单中也显得黯然无光。


自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以来,中国再没有一位诺贝尔奖得主,那么中国为何无法获得诺贝尔奖?

近日,郑强教授针对中国科研人员颗粒无收的现象进行分析,他表示:“中国的科研人员缺乏挑战权威和质疑前辈的勇气。”

那么郑强教授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郑强教授的分析。

郑强教授所说的话很简单,就是中国的科研人员不敢追求创新,缺乏挑战权威和质疑前辈的勇气。

这就反映出中国的教育体制存在问题,我们的教育体制是培养学生要听老师的话,不可以质疑老师,而老师所说的话就是真理。


这就导致中国的科研人员缺乏挑战权威和质疑前辈的勇气,由此可见,我国在创新方面的发展还是比较欠缺的。

而且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到现在已经过去9年的时间,而这9年的时间里,我国没有一位诺贝尔奖得主。

而且从1999年到2015年,中国也就只有屠呦呦一人获得诺贝尔奖。

这也就导致我国的诺贝尔奖得主的数量较少,而且屠呦呦教授所获得的诺贝尔奖也是因为坚持对青蒿素的研究。

而且当时她已经73岁了,对于一个科研人员来说,73岁可以说是一个高龄了。

倘若此时放弃青蒿素的研究,那么恐怕青蒿素也不会有如今这么大的成就。


中国科研人才颗粒无收的原因?

郑强教授指出,中国科研人员缺乏挑战权威和质疑前辈的勇气是中国科研人才颗粒无收最重要的一方面。

因为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前人所积累下来的知识,固然是有一定的道理在里面,但是这并不代表就一定是真理。


如果我们不敢质疑前人的理论,那么只能重复前人的轨迹,无法开创新的道路,这也是创新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要想获得诺贝尔奖就要具备打破常规、挑战权威、创新发展的思维,然而中国的教育体制往往只注重我们的成绩,对我们的思想并不重视。


这就导致我们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发展的能力。

同时,国内的学术环境也没有给予科研人员足够的发展空间,反而对于创新思想有一定的压制。

这也使得我国科研工作者很难产生出“杨振宁”、“丁肇中”、“杨建民”等等这样优秀的人才。


甚至我国在航天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举办航天大会的时候还邀请了霍金。

并且在会上曾表示:“我们距离火星只有一步之遥。”

这句话其实是对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成就的一种肯定。


中国近年来在航天方面已经实现了许多重大突破,包括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天问一号成功探测火星、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以及太空上天宫空间站正式开始运营、神农架高能宇宙线卫星等一系列重大成就。

这都证明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技术与实力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而且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张杰预测称:“2030年之前,中国将首次实现载人登月。”

这项计划名为“嫦娥五号”,将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航天局共同实施。

而且我国在量子计算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023年8月份,我国量子计算机“九章”进行了升级,这一升级提升了计算速度,并且创造了全新的量子计算记录。

可以说,中国在量子计算上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未来还有望在这一领域获得更多的国际认可。

结语

尽管中国在诺贝尔奖方面较其他国家有所落后,但这并不能否认中国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国力和科研能力。

或许随着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和创新,我国终会涌现出更多的诺贝尔奖得主,登上国际舞台的巅峰。






关注微信



        广开智慧之泉      

     微信 liuguangquan6670  






是一种鼓励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建议欣赏,请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或好友



广开智慧之泉
临沂首家朗诵自媒体,涵盖书画艺术,人生感悟等综合领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