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寒露|60年一遇,“五大显著特点”值得关注! | 萧萧秋意重,依依寒色浓

科技   2024-10-08 06:55   山东  




今日寒露。
秋天的第五个节气,
今年第一个带“寒”的日子。
深秋的气息越来越浓,
寒露在清晨的枝叶凝结。
山头的枫叶渐渐由绿变红,
篱边的黄菊开始绽放。
一滴寒露,点点叶黄,
将人间染成清秋。
寒露,
露落疏桐,人间清秋。



今日
寒露
秋意
寒露时节 秋高气爽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7个节气,也是标志秋天的第5个节气。俗语说:“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寒露节后,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集天地之精气的露珠,冷寒而将欲凝结,放出微微的寒光。如果说白露是诗意的,那么寒露就是美丽的。在二十四节气中,“寒露”二字最是冰清玉洁。寒露之后,雨季的喧嚣归于宁静,烈日的火热归于萧瑟,露寒而冷,繁华不再。
到了寒露,中国各地已全面进入秋季。北方是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天冷露寒;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而东北和西北地区,则四野萧瑟、时见早霜,即将或已经进入初冬。
今年寒露60年一遇,五大特点

一、重阳节前的寒露,预示丰收在望


寒露与重阳,两个中国传统节日的相遇,总是能激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今年的寒露,巧遇在重阳节之前,为金秋的丰收增添了一份神秘的预兆。



重阳节,作为敬老、登高的日子,已经深入人心。(河南卫视《2024重阳奇妙游》将于10月11日晚19:30播出,敬请期待!)



然而,对于辛勤的农人来说,寒露的来临更意味着秋收的序幕即将拉开。


在民间,有“重阳寒露前,必定是灾年;重阳寒露后,五谷皆丰收”的说法。


二、早寒露来临,提醒我们提早御寒


今年寒露的显著特点是其“早”字。当公历10月8日的钟声刚刚敲响,寒露便迫不及待地降临人间。


早寒露,不仅意味着冷空气的提前到来,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冬天,正悄悄逼近。


面对早寒露的提醒,我们需要提早做好御寒的准备。



轻薄的秋衣已不足以抵挡即将到来的寒冷,厚实的冬装应成为我们的新选择。同时,从温暖的被窝到寒冷的户外,这一转变也要求我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保暖措施得做足,健康饮食不可少,适度的锻炼更是增强抵抗力的关键。

三、寒露初一后,冷冬或将来袭


古人的智慧总能让我们惊叹。他们通过观察农历九月初一与寒露的关系,便能预测出当年的冬天是否寒冷。


而今年的寒露,恰巧落在了九月初一之后,这似乎预示着今年冬天将会是一个冷冬。



冷冬的到来,无疑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影响。


从衣物的选择到出行的安排,从食物的储存到取暖的方式,我们都需要进行周密的考虑和准备。


此外,冷冬还可能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造成困扰。因此,提前了解并做好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寒露在月头,三九雪堵门


“寒露在月头,三九雪堵门。”这句古老的农谚,如今又一次应验。


今年的寒露交节时间落在农历九月上旬,预示着今年冬天可能会出现大雪封门的景象



雪,虽然带来了银装素裹的美景,但也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面对可能的雪灾,我们需要提前制定应对策略。储备足够的物资,确保在极端天气下能够自给自足;


制定应急预案,以便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珍惜和利用雪资源,让雪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五、九月寒露兆丰年,来年夏粮可期盼


“九月寒露兆丰年”,这是古人对九月寒露的美好寄托。而今年的寒露,正好落在农历九月,这似乎预示着来年的夏粮作物有望获得丰收。



对于农民朋友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然而,丰收并非易事。它需要农民的辛勤耕耘、科学的管理以及天时的眷顾。


因此,在面对丰收的希望时,我们更应该珍惜粮食、节约资源,共同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确保丰收的同时,也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


寒露三侯

我国古代将“五天”称为“一候”,一个节气大约十五天,所以又称为“三候”,寒露“三候”是指哪三候呢?

一候:鸿雁来宾

寒露之日,“鸿雁来宾”。鸿雁白露节气已经开始南飞了,此时是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后五日“雀入大水为蛤”,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飞物化为潜物,古人对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


三候:菊有黄华

再五日,“菊有黄华”,华是花,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其色正应晚秋土旺之时。


寒露习俗
观红叶

诗云“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正是这个季节的美景。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人民的传统习俗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秋风飒飒,黄护叶红,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京城的枫叶。金秋的香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吃花糕

因“高”与“糕”谐音,寓意“步步高升”,因此九九登高之后,有吃花糕的习俗。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吃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民俗。

秋钓边,醉江蟹

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此时钓鱼易上钩、易收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钓边”。



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此时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不过,过敏体质、胃寒者及孕妇、高血脂者不宜吃蟹黄,另外,现在正是柿子熟的季节,要注意螃蟹忌与柿子同吃,以免生成胃石。

寒露养生
早睡早起 适量运动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秋季养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寒露时节,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

适时添衣 足部保暖

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另外建议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朝盐晚蜜 养阴防燥

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喝点蜂蜜水,既能补充人体水分,又能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

寒露诗词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宋·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今日寒露,时已深秋








寒露|人间清秋

相传,寒露是为了纪念一位仙女。
她的名字叫荞麦,
不忍百姓受饥荒之苦,
偷了天庭种子洒向人间。
但无奈被玉帝发现了,
而且每年,
都会有一次寒潮降临人间。
从此,这段时节称为寒露。

这一天,

宋人会在清晨看露。

白雾罩得人朦胧,

稀疏的梧桐枝叶上,

挂着点点露水。 

诗人为它写下

“晓来寒露滴疏桐”,

是对寒露最美的注解。

寒露,便是秋天的一滴泪。

一滴落下,冷若清秋。


图|豆腐脑是辣的 ©


寒露|天寒加衣


寒露,意味着寒气袭人,

深秋将至。

古语有云:

“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

傍晚王安石在院子踱步,

秋风阵阵觉得太凉了。

想起了远方的好友,

不知他过得好不好?

“空庭得秋长漫漫,

寒露入暮愁衣单。”


图|雨前緑茶 ©


中国人的思念总是这么含蓄,
只好借四时的微妙变幻,
表达着“我想你”,
关切着你的三餐四季。
越是冷若清秋,
越是眷恋温暖。
今日寒露,
你想起了谁吗?
你担心谁的衣裳薄?
请你也莫忘加衣,
唯愿人安康。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天气渐寒,

最后一批鸿雁大举南迁,

先至为主,后至为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雀鸟匿迹,

古人认为它们是“躲”到水中,

变成纹路相似的蛤蜊。



三候菊有黄华。

季秋之月,

百花渐渐收了颜色,

菊花却普遍盛放。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从此时起,

我们正式踏入深秋。



寒露|饮菊花酒


寒露,恰逢菊月(农历九月)。

菊乃反季之花,

天气越是露重霜寒,

它越是开得艳丽灿烂。

篱外、脚边、山坡,

黄、白、紫、红、粉、绿……

朝朝暮暮,临寒盛放,

仿佛要将最后一抹夏色燃尽。



这时节,古人们会喝菊花酒,

又称“长寿酒”。

他们将采来的菊花,

加糯米、酒曲酿成酒,

在登高远眺时,

饮下一杯菊花酒,

入喉清凉,能一解秋臊、

养肝明目、延缓衰老。

不急不躁,才是生活之道。



寒露|登高望远


寒露,宜登高望远。

老北京人会在这天“辞青”。

他们成群结伴出游,

到香山看一年中最美的红叶,

“数树深红出浅黄”。

南方人却喜欢秋钓,

赏着秋水共长天一色,

安静等待着收获。



虽然秋风瑟瑟,

但在天高云淡中,

能感受秋日的宁静致远。

在漫山遍野的红黄橘绿里,

有着四季交替时的暧昧美。

其实万物并未凋零,

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所有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所有分别,都会在别样的时刻重逢。




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时,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之后,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此时,秋意渐浓,蝉噤荷残,有些地方已出现霜冻,许多地方则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
寒露时节,诗人们依然吟咏不绝,多有佳句。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寒露时节,梧桐叶上,露水凝结成霜。这样冷的天气了,怕是到了晚秋了吧。
露净万物,真是好看!不要嫌烦,等到天亮了,露水干了,再想看就难了!


斋 心
唐·王昌龄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濛胧。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
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
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
▲这首诗是王昌龄在山中修炼时所写,女萝等植物覆盖了石壁,溪水幽幽地流着。
紫葛、菊花在寒露时娟娟地开放着。早晨喝花上的露水,晚上就静卧在松下,享受轻风。
在这样的环境中,王昌龄最后说,日月洗涤了我的魂魄,天空寰宇都倍觉空阔。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宋·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寒露时节,王安石在庭院之中,感慨秋日漫漫,寒露来了,身上的衣服也觉得单薄。这样的夜中,王安石想起了自己的好友。
在这样一个深秋时节,许多人同王安石一般,会想念友人,在这样的深秋中,愿友人珍重自己,好待来日相见。


 

秋日望西阳
唐·刘沧
古木苍苔坠几层,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黄河水,铜雀台西武帝陵。
风入蒹葭秋色动,雨余杨柳暮烟凝。
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秋日,多是悲凉思归之句。
古木苍苔垂下来好几层,行人一看这些,便增行旅之情。
此时正值秋日,风援着蒹葭,雨后的杨柳上凝结了暮烟,那些野花像是女子哭泣一般,寒露凝霜,结在枝上,树枝都要无法承受了。


 

池 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池上的景象。
袅袅的凉风吹动,凄冷的寒露凝结。兰草衰零花越来越白,荷破叶子却更青了。
沙鹤独自栖在沙滩上,两只水萤齐飞。如果说寥落孤寂的境地,那就是酒醒之时看着这些凄冷景色。


 

玉蝴蝶
宋·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柳永为怀念湘中故人所作。词人凭阑远望,但见秋景萧疏,花老,梧叶黄,烟水茫茫,故人不见,悲秋伤离之感充盈心头。
在下片中回忆昔日文期酒会、相聚之乐,慨叹今日相隔遥远,消息难通。最后“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回应开头“望处”。
全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晚次宿预馆
唐·钱起
乡心不可问,秋气又相逢。
飘泊方千里,离悲复几重。
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
延颈遥天末,如闻故国钟。
▲这个秋日的寒露时节,钱起漂泊千里,想家了。
飘泊在外,很多时间没有再相逢,可秋天来了,思念也来了。飘泊千万里,离家的悲伤又增加了许多重。
云彩跟着大雁去了,寒露滴着蟋蟀等鸣虫。伸着脖子遥看着天边,就像听到故园的钟声一样。


 

木芙蓉
唐·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这首诗写木芙蓉花。
芙蓉,因其花皎若芙蓉出水,似莲花展瓣,故名“木莲花”,而莲似芙蓉,又名“水芙蓉”,两者名归一宗,所以词中才有“认同宗,莲与芙蓉”。
又莲生于水,故曰“水间红”,芙蓉开于晚秋,可谓生于“寒露中”。
芙蓉丰姿艳丽,占尽深秋风情,又名“拒霜花”。芙蓉临水,波光花影,相映成趣,若芦枫为伴,则更相得益彰。


 

宿瓜州
唐·李绅
烟昏水郭津亭晚,回望金陵若动摇。
冲浦回风翻宿浪,照沙低月敛残潮。
柳经寒露看萧索,人改衰容自寂寥。
官冷旧谙唯旅馆,岁阴轻薄是凉飙。
▲这个秋日,诗人行宿爪州,感慨羁旅寂寞。
寒露时节的柳条十分萧索,人也空颜衰老,倍感寂寥。仕途不顺最熟悉的是旅馆,这凉风最让人感到岁月凉薄。


 

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唐·李峤
楚客秋悲动,梁台夕望赊。
梧桐稍下叶,山桂欲开花。
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
长歌白水曲,空对绿池华。
这首诗是诗人感慨秋景凄凉而写诗作。
被贬谪后客居他乡的人一到秋天,便十分悲恸,登台远望。梧桐开始落叶,山桂就要开花了。
夕阳西下,凉气预示着寒露要来了,晚霞的光也即将收回了。空对着这样的景色,只是叫人多生感慨罢了。








 关注微信

        广开智慧之泉      

      微信 liuguangquan6670  

 






是一种鼓励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建议欣赏,请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或好友



广开智慧之泉
临沂首家朗诵自媒体,涵盖书画艺术,人生感悟等综合领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