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在家乡父老面前夺冠的刘翔,因为饱受伤病困扰而无奈退赛。
2011年世界赛,伤愈归来的刘翔因为被对手拉手犯规而痛失金牌。当天晚上,他在自己的房间里哭了一宿。
或许这不是刘翔的错,但是这该死的伤病...
2019年世界赛,我国里约奥运会跆拳道73公斤级冠军郑姝音闯入决赛,面对东道主英国选手沃克登,“主场哨”优势尽显。
就在比赛结束前,郑姝音还以总比分2比0领先,但最终却因为被警告超过10次被判负。
站在亚军领奖台上的郑姝音早已哭成个泪人,但还是哽咽地说出一句:“感觉自己对不起中国。”
2012伦敦奥运会举重56公斤级比赛出现惊人一幕:B组选手、朝鲜力士严润哲竟以293公斤的总成绩摘得金牌,原本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力士吴景彪最终以289公斤的总成绩名列第二。失去金牌的吴景彪赛后痛苦地蹲在地上,哭着说:“都是我自身的问题,我自己还不够强大。”吴景彪赛后一直沉浸在失利的痛苦之中——采访时,他向记者们鞠躬“致歉”;在新闻发布厅,他又站起来向在场的工作人员、记者及志愿者鞠躬“致谢”。
无论以后是否走职业体育这条路线,但是大部分职业运动员的生涯也无非就是短短十几年而已。在这十余年中立志想要实现的梦想是非常值得珍惜的,毕竟这些梦想是他们拼命都想要守护的东西,身后背负的伤和痛只有自己懂得。现如今,全国体育测试和升学大考都已经落下帷幕,无论是对应届体育单招生还是在校生来说,体育考试的重要性早已是不明觉厉了。国家开始敦促普通文化课考生尽可能多地进行体育教育,对于体育考生来说,也需要配备优秀的师资力量来满足文化课教育的需求。
虽然在奥运会上争金夺银的运动员只能算是少数,但是每一位体育生的艰辛成长,却相较奥运冠军选手们有过之而无不及。
体育生,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和体教融合事业的重要领路人...现在再提到“体育生”这个标签时,我们有理由变得更加自信!体育生为何不能是“别人家的孩子”
现在每当提到“别人家的孩子”时,绝大部分父母看重的还是只有文化课成绩。即便是专项运动成绩在同年龄段已经非常拔尖了,许多“鸡娃”家长们还是会不停的叮嘱着我们:“学学人家XX,这次数学又考了满分。”
中学时期,大部分体育生们就过上了“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的生活。当大部分学生拿着早餐馒头包子走进教室的时候,体育生已经晨练结束;当大部分学生放学回家后,体育生还要重回体育馆加练。要是碰到极端天气,酷暑或者寒冬,体育生也没有喘息的机会。有时候训练强度大到足以让人感到不适,跑吐,跑跪,跑躺,两眼发昏,耳鸣短暂性虚脱,相信不少人都经历过 。不知道有多少人听到教练的话,两脚就发怵:
“上钉,上跑道...快~”
“抬高腿...迈大步”
“下午耐力拉练”
相信大家一定都体验过“加速跑,变速跑,追逐跑,高抬腿,爆发性深蹲”。更经历过严酷的冬季的力量储备。最希望看到的是春季体能的爆发。
家庭作业?那当然回家以后一样也不能落下!大部分专业教练作为过来人,除了敦促训练以外,对体育生的文化课学习通常也非常上心,不会轻易在文化分数上落后一大截。就这样的高压生活节奏,如果体育生都挺过来了,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难道就不能配称为“别人家的孩子”和同龄人中的标杆吗?就算以最终升学为目的,体育生的择校范围甚至不会比诸多文化成绩优异的考生要窄。要是专项运动技能足够优秀的话,一流重点院校也并不会吝啬他们的橄榄枝的。熬得过伤痛,也能挺过挫折
伤痛对于运动员来讲,打击无疑是最大的。
网上有一位专项练田径的体育PO主,分享出了他的故事:“不知不觉小腿出现了“胫腓骨骨膜炎”,脚尖根本无法发力,因此一次训练中崴到了脚踝--距骨骨裂。放弃了眼前比赛决赛资格,拼命地为了体育统考养伤。结果却是不如人意的,当时躲起来哭了几个小时...”
在冗长的心理活动描述之后,如今的他考入了上海体育学院的运动康复专业:“因为我想为运动员或者爱运动后的人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高中时期并没有很好的运动康复机构可以为自己养伤,也没有很完善的体育场馆可以训练,原来的赛道是煤渣铺的,现在全是塑胶的;原来的跑步装备简单没有保护性,现在保护性装备运动店里琳琅满目,就连运动电子设备也开始普及,训练更具有严谨性,科学性,有效性。毕业后在公立医院做过实习,也通过一些朋友结交了一些专业运动员,一拍即合的在一起彼此分享经历。从中获取到的信息:想最大限度的获取运动康复方面的帮助。在中国运动康复发展的还是有限制,大众对于这方面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我很感激自己作为体育生的经历,通过汗水与人交流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更不会显得突兀和不自然。”
任何体育项目都是充满刺激和悬念的运动,并且没有永远的胜利者和失败者。挫折-奋斗-成功-再挫折-再崛起的过程,不仅是每一位体育人不断前进的心路历程,也是成功者永不停止奋斗的人生轨迹,而在这跌宕起伏的过程中,体育人也就铸就了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体育生肉体上的伤痛,最终都会转化为心理上的有力屏障。
无论是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社交圈还是新的人生挑战,体育生的适应能力都远远高过常人。可以在经历失败苦痛的人,一定可以更加从容的面对生活上的挫折...
体育生面对人生缺憾更加从容
“小镇做题家”一次最近为什么火了?因为这代表了一部分从小心理感受优越的人,却被社会和现实击打得体无完肤,而且这一部分人并不在少数。
随着社会变化加速,海量信息不断冲击,行业竞争日益紧张,未来不确定性也不断增加。近30年来抑郁症发病率比过去暴增了10-20倍,抑郁症目前已经是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不久将成为第二大疾病。
但有一项神奇的数据显示,几乎没有体育行业从业者走上自杀这一条不归路...排除掉那些因为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过于黑暗的运动员,体育行业从业者确实是抑郁症最低发的群体,没有之一!
因为体育对健全人格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包括现NBA马刺队当家球星德罗赞在内,诸如菲尔普斯、马布里和拉里·桑德斯等世界体坛名将都被曝出有心理疾病。但是他们无一例外都表示,是自己所热爱的运动陪伴自己度过了一段段难熬的时光。“多亏了篮球,让我能够走进球馆,连续几个小时把我的心思都专注在一件事上,这能帮我忘记其他的一切。当我看到自己的成就,我意识到,这是我利用篮球摆脱抑郁,成为了更健康的自己,这正是篮球在我生命中的意义。”
有“足球诗人”美誉的著名解说贺炜,有一段经典语录说的非常好:
“自古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没有人可以永远站在顶峰。即使可以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但是你身边全都是和你一样充满野心、充满激情和充满渴望的年轻人,他们可以把你的长处和短处放在显微镜下去研究,以你为标靶,你说守天下难不难?”
“人生当中成功只是一时的,失败却是主旋律,但是如何面对失败却把人分成了不同的样子。有的人会被失败击垮,有的人会不断爬起来继续向前,澳大利亚队是如此,西班牙队也是如此。”
“我想真正的成熟应该并不是追求完美,而是直面自己的缺憾,这才是生活的本质。罗曼-罗兰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并且仍然热爱它。”
的确,不管前方有多么的艰难险阻,但是生活都不会停下来等你。竞技体育比赛也是如此,不管形势有多么的糟糕,运动员们也只能通过场上不断的自我调节来扭转局势。
虽然比赛的结果有时候仍会不尽人意,但是这种心理调节能力却能运用到平常生活中,以此更好、更从容的面对挫折。
希望-受伤-坚持-金牌,其中的挫折和苦涩又有几人能够体会?如今,菲格罗亚的故事激励了一代人——遇到困境的时候,请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