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记者如约见到黄田农场老党员张朋中,只见他小心翼翼地从衣服口袋里掏出钥匙,打开柜子,取出一个珍藏已久的袋子。
打开袋子,里面装着优秀共产党员荣誉证书以及支援边疆建设55周年、60周年纪念徽章,他自豪地向记者展示后,又仔细地装进袋子里收好。1959年,张朋中作为第一批江苏支边青年来到新疆,当时,他只有16岁。张朋中回忆,那时,火车没法直通新疆,他们在甘肃下车,当天正好是中秋节,大家就在异乡过节。“后来我们又坐着大卡车进了新疆,一辆车坐了27个人,凌晨出发,天黑才到。”对于黄田农场这片陌生之地,尽管来之前大家都有所了解,可刚下车看到一片荒芜景象时,心里难免有落差。“我当时丝毫没有后悔,既然来了,就要为这里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张朋中说。
他心中的信念恰似荒漠中的胡杨,根深叶茂且坚韧不拔。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张朋中逐渐成为种地收粮的一把好手。他也不藏私,有谁不会种瓜、种苜蓿,他就手把手教,直到学会为止。“1965年,我们参与修渠工作,当时全靠人工一锤一凿。”“1968年,我们队才通上电,没通电前,大家都用的煤油灯、蜡烛,晚上去地里浇水才舍得用走马灯。”“1984年,我们包产到户,每人分20亩地,大家在地里种上麦子、苞米、棉花,渐渐家庭收入多了不少。”尽管岁月已逝,但82岁的张朋中对团场发生的事情依然记得清清楚楚。“小时候,父亲常说,不怕累不怕苦,好好干总会有收获,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上。”女儿张志萍说。退休后的张朋中依旧没有闲下来,他主动请缨担任小区的楼栋长,每天不间断地巡逻,这一坚持便是好几年。谈及团场现在的发展,张朋中感慨:“现在变化真是太大了,公交车通到了家门口,周边公园绿化也越来越好,这好日子,当初来时,根本不敢想。”几十年扎根建设,是张朋中的青葱岁月,也是支边人的光辉岁月,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奉献一生,在昔日戈壁荒原上开垦出一片绿洲,创造出沙漠变绿洲的人间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