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日 冬 至

健康   2024-12-21 08:32   四川  

一点春阳

早梅初始春风面

今天

我们迎来了冬天的第四个节气




除了气象上的重要意义

冬至对中国人来说

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在传统观念里

冬至是计算二十四节气的起点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的说法

今天跟随小编镜头一起

来 过 冬 至 吧





冬至养生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开始逐渐变长,正午太阳的高度也逐渐升高了。我国的民间习俗是从冬至起开始数九,九天为一小节,“三九”前后是一年中天气最寒冷的时段,有“冷在三九”之说。


《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数九寒天,阴气最重,阳气初生,严寒凝野,朔风凛冽,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用冬眠状态养精蓄锐,储存能量,为迎春之生机勃发作好准备。而人体之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成形胜于化气。因此,冬季养生之道,应眼于一个“藏”字。过了冬至,阳气就会一点点生发,春天万物也会开始由秋冬的衰败,转为生长。



饮食调养


冬至是“冬令进补”的最佳时节,民间亦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药补不如食补。”之说。冬至以后,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宜多食温性之食物,忌凉远寒,以助阳长,平衡阴阳,强体健身。


冬至是一年之中天气最为寒冷的时节,羊肉、牛肉、狗肉具有燥热温补的效果,能预防“三九寒冷”,但量不宜太多,过食肉类等肥甘厚味之品,易导致饮食不化,损脾伤胃,聚湿生痰。冬至时还可以多吃些诸如花生、核桃、栗子、榛子和杏仁之类的坚果,因为坚果性味偏温热, 在其它季节吃容易上火, 而冬天天气较冷,吃坚果有御寒的作用,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当然吃坚果也要适量,且因人而异。


冬至之时,大家都知道吃“饺子”,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时节要吃饺子,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而留下来的,“进则救世,退则济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张仲景在任长沙太守时,大堂行医,诊病施药,被后人传为佳话。后来张仲景辞官回乡时,正值隆冬,他看到白河两岸百姓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冬至这天,他便让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把羊肉和一些驱寒的药材一起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及药物捞出来剁碎做馅,用面粉包成耳朵形状的“娇耳”,煮熟后分发给前来求药的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感到浑身上下暖暖的,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很快就好了。于是,后人便在冬至这天,照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饺子”或“扁食”食用,一直相沿到现在。



起居调养


《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寒冬时节,不应扰动阳气,破坏阴阳互约之平衡,故提倡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规律,祖国医学认为“天人相应”,冬至到小寒、大寒的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在此期间应注意养生“冬藏”。


在冬至养生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要提醒大家添衣加背、注意御寒保暖,外出时要特别注意头部、手部、足部的保暖,预防冻疮发生。



今日封面




健康泸州
我是你们的康康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