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焊接学会(IIW)第77届年会微纳连接专委会(C-VII)学术会议于7月8-10日于希腊罗德岛Rodos Palace Hotel and Convention Center召开,来自中国、加拿大、瑞士、德国、日本、新加坡、美国、意大利、葡萄牙等9个国家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C-VII现任主席瑞士国家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Jolanta Janczak-Rusch教授和副主席日本大阪大学Tomokazu Sano教授、前任两位主席加拿大滑铁卢大学Norman Zhou教授/院士和清华大学邹贵生教授,以及钎焊与扩散焊专委会(C-XVII)现任主席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熊华平研究员和前任主席Warren Miglietti博士等专家。
7月8日和10日2个下午举办了C-VII学术研讨会。其中,7月8日2个Session分别由邹贵生教授和Susann Hausner博士、Jolanta Janczak-Rusch教授和Tomokazu Sano教授共同主持, 7月10日Session由专委会秘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彭鹏助理教授和日本大阪大学Tomo Ogura副教授共同主持。7月9日上午,C-VII与C-XVII举办了联合学术会议,会议由Jolanta Janczak-Rusch教授和熊华平研究员共同主持;期间,IIW秘书处Elisabetta Sciaccaluga博士和Weldingin the World期刊前主编John C. Lippold教授分别介绍了IIW秘书处工作情况、期刊办刊现状与期望。另外,邹贵生教授作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代表还参加了IIW的2024年度代表大会。
3个半天的会议共有90余人次参加,C-VII交流了17个报告(含3个联合会议报告),其中我国代表作报告7个,报告人包括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刘志权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黄婷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郑晓航和王尚副教授以及博士生冯艳、清华大学博士生杜荣葆和吴俣汐。
C-VII参会代表的报告内容主要涉及微纳连接新方法新技术及新材料、微纳制造及器件应用等方面。其中,基于微纳米材料(颗粒、多层纳米结构)的低温连接、纳米材料之间的互连和激光材料微纳加工及其用于微纳器件构建、新型连接材料、微纳连接可靠性评价是讨论热点,微纳连接中的尺寸效应、微纳连接界面冶金也得到了共同关注。
会议最后,C-VII参会代表针对微纳连接的定位和发展进行了专题研讨。
C-VII研讨会会场以及C-VII与C-XVII联合学术会议部分代表合影
关于作者/About the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