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下午IIW第77届年会开幕,在开幕式上进行了IIW2024年度FELLOW、PATON、ARTHUR SMITH、THOMAS等11个奖项的颁奖活动,共有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奥地利、匈牙利、芬兰、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的20位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获奖,上海交通大学吴毅雄教授、山东大学武传松教授荣获IIW FELLOW奖,这是IIW史上首次同一国家有两位专家在同一年度获得FELLOW奖项。来自西安理工大学的于瑞博士获得了HENRY GRANJON奖,北京嘉克新兴科技有限公司刘振英博士获得了IIW十年贡献奖。
为期一周的IIW年会期间,IIW下设的18个专业委员会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共交流报告近500篇,其中中国学者共交流报告42篇,涉及钎焊与扩散焊、微纳连接,高能束流加工、增材制造、表面和热切割、弧焊工艺与生产系统、健康、安全与环境,压力容器、锅炉和管道等20余个研究方向。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熊华平研究员作为XVII委(钎焊扩散焊专委会)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素君教授作为XI委(压力容器、锅炉和管道)主席分别主持了委员会会议。7月9日上午C-XVII委和C-VII委(微纳连接专委会)举办了联合会议。7月10日上午C-XVII委进行了副主席的改选以及硬钎焊分委会主席、副主席的竞选活动,哈尔滨工业大学何鹏教授当选为硬钎焊分委会(XVIIA)主席。C-XVII委在为期3天的会议期间共交流报告24篇,内容涉及钛基复材、TiAl金属间化合物、高温合金的钎焊扩散焊,陶瓷与陶瓷基复合材料异质接头钎焊连接等领域。近3天的技术研讨会议,XI委共交流报告35篇,新增设3个分委会,高温压力容器、锅炉与管道分委会主席为天津大学徐连勇教授,严酷环境下焊接设施与技术分委会主席为山东大学贾传宝教授,非金属管道焊接、连接与检测分委会副主席为国家电投集团研究院孙晨博士。CWS巩水利副主任委员听取了C-IV委(高能束流加工专委会)、C-X委(焊接接头性能与断裂预防)、 C-XIII委(焊接构件和结构的疲劳专委会)、C-XVII委的报告,CWS都东副主任委员参加了C-XII委(电弧工艺与生产系统专委会)与C-IV委的会议,并与专家们进行了充分地交流。
C-VII委和C-XVII委联合会议参会代表合影
IIW主席Thomas BÖLLINGHAUS教授在C-XI委作报告
在IIW年会同期召开了焊接教育培训与认证、焊接标准化、地区工作会议、“Welding in the World”编委会会议、IIW年会组织者会议、IIW管理层的工作会议等共计21场会议,充分展现了IIW在全球焊接学术引领及其先进管理方面的风采。李晓延教授主持TMB及TMB/T-COM工作组会议,并为卸任专委会主任颁发荣誉证书。IIW会议期间,中国、日本、韩国焊接学会召开了座谈会,达成了行业组织定期交流和重启东亚焊接技术论坛的共识。此外,中国焊接学会代表团会议期间与IIW-CEO Luca Costa先生、IIW秘书Elisabetta女士以及各国知名焊接专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此外,除了会议主办方举行的欢迎宴会、希腊之夜和Gala宴会活动外,焊接学会还组织了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的“CWS之夜”活动,促进了国内焊接专家学者与海外华人同行之间的深入交流。
第77届IIW年会及国际会议中国焊接学会代表团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