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举办第五届智能焊接与增材制造研究生国际论坛

文摘   2024-10-16 10:37   黑龙江  

2024年10月11日至13日,由北京工业大学主办,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承办第五届智能焊接与增材制造研究生国际论坛(IFPS-IWAM2024)在北工大科技大厦顺利召开。论坛以“赋能智造,焊动未来”为主题,来自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日本大阪大学、中国台湾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燕山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科院金属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近30所高校院所的140余位学者与研究生参加会议并做学术报告。该论坛作为第27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活动之一被列入2024首都学术会议,受到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焊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的支持,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也参与了论坛组织工作。

IFPS-IWAM2024会议现场

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陈树君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副主任委员熊华平研究员以及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高国华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

北京工业大学陈树君副校长致辞

焊接分会副主任委员熊华平教授致辞

北京工业大学蒋凡教授主持开幕式

会议开幕式后,2024智能焊接与增材制造研究生国际论坛正式拉开帷幕,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特别邀请了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Stephen Liu教授以《Self-Propagating High Temperature Synthesis (SHS) –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M) – A Union of Two Outstanding Concepts and Processes》为题,分享了美国在制造领域的研究生培养和产学研协同促进增材制造技术发展的成效,日本大阪大学吴东升博士以《Porosity suppressing and performance improving mechanisms in wire-arc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 of 7075 alloy》为题分享了中日在制造领域研究生培养和科研发展的异同,以及研究生前往日本深造的有效途径。在大会特邀报告环节,太原理工大学王文先教授做了《基于材料连接的创新制造》报告,北京工业大学刘靖博博士做了《人工智能赋能电弧焊接制造》报告,曼迪匹艾(武汉)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张琼编辑做了《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指南》报告,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张维官主编做了《中文科技论文选题与投稿》报告。大会报告环节分别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熊华平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栗卓新教授和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朱加雷教授主持。

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Stephen Liu教授做大会报告
日本大阪大学吴东升博士做大会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王文先教授做大会报告
北京工业大学刘靖博博士做大会报告

本次论坛设立了三个分会场,分别围绕材料与冶金创新、装备与控制创新、工艺与模拟创新主题展开专题研讨,70余位来自国内外学者通过了论坛组委会的遴选并在分会场中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多位与会嘉宾表示,此次论坛为国内外智能焊接与增材制造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共享最新进展的高水平学术平台,也为国内外焊接、增材制造、数值仿真及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学者提供了一个跨国际交流的平台,让学者们能够充分地交流经验。

论坛分会场

分会场主持人为报告人颁发证书

该论坛前身为“京津冀高校研究生焊接学术论坛”,由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起并轮流承办,前四届论坛分别在北京、天津、北京和石家庄召开,已成为焊接领域独具特色的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也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重点支持的品牌学术会议。本次论坛旨在加强焊接和增材制造领域硕博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提升该领域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水平,鼓励学生通过思想碰撞和融合扩展研究思路、激发创新灵感,提炼新型工艺、装备研发及焊接与增材制造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重点发展方向。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对推动焊接和增材制造领域研究生的学术科研的国际化建设起到正向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对我国焊接制造技术及增材制造领域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的官方公众号。与广大焊接科技工作者分享焊接分会在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编辑出版、教育培训、创新发展等领域的工作及全球焊接科技的最新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