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经开区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助力产业发展

职场   2025-01-25 21:53   江西  


一、背景起因

近几年,赣州经开区发展势头迅猛,在全国国家级经开区考评中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获评“中国开发区20强”之“最具投资潜力奖”,成为赣州市工业发展“主战场”和经济增长“主引擎”。其凭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赣深对口合作的东风,吸引了省内外众多企业家在此投资兴业。新招引企业对区内金融服务的期待值和参考点直接对比大湾区等沿海发达城市,如何依托金融资源禀赋,服务好落地企业,吸引更多企业安心扎根,成为金融部门的当务之要。

赣州经开区金融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如何解决“金融工作重点、融资难点、上市堵点、金融风险点、招商弱点”等方面,通过统筹建立融资办、基金办、上市办,打造数字金融产业园等措施吸引金融、类金融机构集聚,为区内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通过党建引领一体推进金融发展,更好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全省“1269”行动计划浇灌更多金融活水。

二、主要做法

一是突出思想引领,丰富党员教育形式。以建立学习型机关为突破口,通过开展“书香欧潭 阅见未来”、技能大练兵、金融小课堂、金融素养培训等活动锤炼党员干部过硬理论素养。二是突出组织引领,开展支部联建活动。对内积极与挂点联系企业、社区、金融机构、对外积极与深圳市前海金融同业公会及商会开展主题党日与共建联建活动,赴郭大力故居开展红色教育,不断深化合作内容、拓展合作领域、扩大合作成果,助力赣深协作取得更大成效,有力推动“特区+老区”携手共进。三是突出行动引领,发挥党组书记头雁效应。党组书记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推进“书记领航”行动与办好民生实事结合起来,带头践行“四下基层”制度,用好“一线工作法”,深入区内企业、乡村调研,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当好关键引领、尽到关键责任、解决关键事项,着力解决在企业融资、乡村振兴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三、取得成效

(一)培育重点企业,把稳产业发展基本盘

一是勇做“金融红娘”,搭建银企“联姻桥”。区融资办充分发挥整合协调职能,常态化举办产融对接、精准会商活动,累计为2665家民营企业解决资金需求720.07亿元,举办中长期贷款、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业企业技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等银企对接活动30场,与江西金租等10余家融资租赁公司建立合作对接关系,加大同外资银行的业务对接,为区内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服务。二是甘做“金融店小二”,助力企业“映山红”。区上市办按照“内培外引做强”的工作思路,聚焦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企业和新引进招商落地企业,常态化开展大走访活动,根据企业规模、所处行业和发展阶段,分层次、分梯队培育企业上市。紧盯重点企业,为“种子选手”拓市场跑订单,提升财务指标,吸引域外优质企业拟上市主体落户。截至目前,赣州经开区共有境内外上市企业8家,培育入选省级后备库企业13家、市级后备库企业14家。三是延伸金融触角,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建设江西省首个数字金融产业园,打造区域普惠金融示范中心,获评省级众创空间。园区通过引入金融、类金融及相关企业178家,创新电子保函、调诉保等普惠金融产品,为8806家企业释放投标保证金79亿元,成功调解小额借款合同纠纷3万余件、金额7335万元;联合农商行持续推进“整村授信”模式,目前参与农户累计1726户,金额约2.5亿元。

(三)做大产业基金,紧跟招商引资风向标

区基金办按照“以投促引、以投引资、以投做优”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基金培优培强和资本招商功能。一是持续深化产业引导基金。学习借鉴产业基金运营成效显著地区经验,参照省、市级最新产业引导基金政策,修订《赣州经开区重大项目产业基金管理办法》。积极对接市场化投资机构,推进5亿产业基金投资引进年产9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二是做大做强“基金森林”。借助赣深对口合作机制的契机,推动总规模50亿元的赣深产业母基金在我区落地;先后组建基金7支、总规模约30亿元,累计孵化企业60余家,其中,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3家、专精特新企业7家、独角兽、瞪羚企业2家。三是积极探索资本招商新途径。探索“投贷债租”联动、“金融+孵化+产业化”“资本+技改”产业升级、“母基金+子基金+飞地园区”四种资本招商模式,引进百度智能云、协鑫集团等世界500强项目3个,中国200强项目3个、专精特新企业项目22个、上市企业5家,跟踪储备80余个优质意向项目。

(四)推动金融创新,探索服务实体新途径

一是解放思想探索企业融资新模式,按照“市场主导、政府补贴、企业分担”原则,成功在深交所发行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帮助区内10家企业获得总规模2亿元、期限3年、补贴后成本不高于同期LPR利率的资本市场资金支持。二是引领创新挖潜国有资本新动能,积极探索双GP专项基金模式,引导国资基金管理人与市场化基金管理人共同作为基金的GP,共同参与子基金“募投管退”全过程,拟通过组建规模1.45亿元“双GP”专项基金投资并引进“硬科技”项目2个。探索组建中试验证平台科创基金,破解种子期和初创期科技企业规模小而融资难的问题,助力企业由中试走向产业化。三是敢为人先开辟吸引外资新渠道,引进设立3支QFLP基金,成功落地中部六省首单QFLP业务,累计进资7150万美元,帮助优质项目用好、用足外资支持,实现质效提升、业务扩面。

四、经验启示

(一)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

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引领作用、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为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二)坚持金融为民是提升党建服务质效的核心要义

通过探索建立“红色金融驿站”,选派“金融辅导员”下沉至村组,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为村民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真正实现服务村民“零距离”。

(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是检验党建成效的重要指标

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充分用好各项金融工具,通过资本助力企业技改、数字化转型,有效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助推一批“独角兽”、链主、上市企业破土而出、快速成长,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流向设备更新、技改升级等政策重点支持领域,全面激发未来产业“关键增量”。



来源:赣州经开区

编辑:刘梦薇  余虓

江西金融
中共江西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共江西省委金融工作委员会、江西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官方发布,感谢您对江西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注与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