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鹏 全国人大代表、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国家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董事会主席
12岁遇空难截瘫,17岁成为首位获得全额奖学金进入挪威北欧红十字世界联合学院(下称“挪威UWC”)的大陆学生,33岁创办了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从空难幸存者到全国自强模范,全国人大代表、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国家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董事会主席王嘉鹏的奋斗历程充满传奇色彩。
“我坚信,世界上有两种力量非常重要:一种是爱的力量,另外一种就是教育的力量。”谈及过往,王嘉鹏对残疾人权益保障和教育事业有很多感悟,这也同样是他最为关注的领域。
1993年,年仅12岁的王嘉鹏在从宁夏银川飞往北京的途中经历了生死考验:飞机攀升不到100米便急速下坠,冲进了跑道尽头的沼泽水塘中。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却彻底改变了王嘉鹏的人生。医生诊断,即使王嘉鹏侥幸活下来,这辈子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
为了让王嘉鹏获得更好的康复资源,母亲带他住进了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一住就是五年。“那是一段无比煎熬的日子,不仅要面临生理上的疼痛,还要承受心理上翻天覆地的崩塌感。”王嘉鹏回忆道,刚到那里时,无法接受自己成为残疾人的事实,也不愿配合医生的康复治疗,每天都躺在病床上一言不发。
为了鼓励儿子,王嘉鹏的母亲不断在病房里播放残疾人音乐家胡里奥的歌带。渐渐地,王嘉鹏的心态有了转变,开始愿意配合医生治疗,即使每个轻微的动作都会引起身体疼痛,也始终咬紧牙关坚持。
两年后,被医生诊断终生瘫痪的王嘉鹏,拄着拐杖,凭借坚强的意志,站了起来。“我记得那些冰冷的器械、绵长的训练,但更记得自己在痛苦中磨砺出的耐心和勇气。”王嘉鹏如此描述这段浴火重生的经历。
与身体康复相比,更艰难的是跨越心理障碍和重塑自信。“对那时的我来说,背着书包上学都是奢侈的梦想。”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王嘉鹏坚持每日学习,克服了大脑损伤造成的记忆力衰退等困难,自学了初高中所有课程和大学英语课程,还学会了电脑程序编写和应用操作。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97年,挪威UWC首次在中国大陆招收学生,还为残障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王嘉鹏偶然看到这一信息后,便抱着尝试的心态报了名。次年,王嘉鹏被录取,成为首位获得全额奖学金进入挪威UWC的大陆学生。
王嘉鹏(左四)与中外学生交流。
“在这里,我的世界好像从一个黑白电视变成一个彩色电视。”王嘉鹏感慨道。
挪威UWC的学业课程不以考试为宗旨,而是侧重于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培养。在校期间,王嘉鹏不仅增修了挪威文,攻读了奥斯陆大学的政治学、经济学双硕士学位,还创作了自传体小说《撑起生命的蓝天》。学习之余,他学会了滑雪、皮划艇、游泳。1999年3月,第36届世界残疾人滑雪比赛在挪威举行,王嘉鹏被学校选派参加比赛,通过奋力拼搏,争夺到两枚金牌。他还牵头在学校成立“中国传统文化交流班”,教同学们学汉语、写汉字、练书法,用母亲寄来的剪纸、音乐磁带、国画等“活教材”向来自世界86个国家的学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在那段时间里,王嘉鹏真正体会到了从物理上的“无障碍”到心理上的“无障碍”。学校多元包容的文化环境和独特的办学理念、教育方式彻底改变了王嘉鹏对教育的认知,并激发了他将跨文化教育理念带回中国的愿望。“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在中国建立一所世界联合学院,让全世界的青年都能够真正了解我的祖国。”毕业那天,王嘉鹏将他的愿望告诉了校长。
拄着两根拐杖,提上两个箱子,揣起兜里的200美元,2004年,王嘉鹏从挪威回到中国,开启了创建中国世界联合学院的追梦之路。
建校的过程充满了曲折,资金短缺、选址困难等重重阻碍摆在他面前,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的决心。他辗转各地寻找合适的建校地址,多次寻求老师、校友们的支持帮助。这期间,挪威UWC的创校团队先后十余次来访中国帮王嘉鹏出谋划策,做IB教育经验丰富的白思南女士帮助他撰写了第一版可行性研究报告,曾就读于挪威UWC的中国校友们也纷纷加入创建队伍……从一个人努力到一群人共同奋斗,2015年,中国大陆唯一一所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下称“常熟UWC”)终于在江苏常熟昆承湖畔成立。
“来到常熟UWC,你会发现同学们状态都非常好,因为在学校有太多好‘玩’的。这个‘玩’是指学生们找到了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去尽情探索各类型的活动。”王嘉鹏表示,学生们可以和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跟自己一样有梦想的年轻人,在“玩”中接受国际化、多元化教育。学院还专门制定了针对残疾群体、贫困家庭学生的援助计划,使他们同样有机会获得优质的中国化的国际教育。
“用爱和教育的力量,来破除物理上以及心理上的障碍,给人以有爱无碍的广阔空间。”这是王嘉鹏的梦想,也是他所追求的事业。
江苏省常熟市检察院检察长明文建走访王嘉鹏(右一),听取其对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意见建议。
走进常熟UWC的校园,遍布校园的无障碍设施格外引人注目。“学院里有42处无障碍坡道、68个无障碍卫生间、120余扇无门槛石和可视化的轻质门,以及22部适合残疾人使用的电梯。”王嘉鹏说,之所以设置这些设施,是因为他能切身体会到残疾人在生活中的诸多不便和对无障碍环境的渴望。
因为感同身受,所以更要全力以赴为残疾人“清障拓路”。
2018年,王嘉鹏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六年中,他持续为保障残疾人权益发声,先后提交了16份建议,联名提交了一份议案。2020年全国两会上,王嘉鹏提交了《关于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列入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的建议》。建议一经提出,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就高度重视,于2022年4月牵头组织起草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草案。王嘉鹏也多次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调研,并结合个人经历对草案提出诸多修改建议。经过充分调研讨论和公开征求意见,2023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颁布实施,这是中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的专门性法律。该法正式颁布的那一刻,王嘉鹏感动不已。
情牵民生的王嘉鹏,也时刻关注着自己所在城市——常熟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情况。
2023年4月,王嘉鹏参加常熟市检察院举办的检察工作座谈会时提出建议:“盲道被违规占用、无障碍卫生间年久失修、无障碍停车位被占等问题如今依然存在,希望能通过更强有力的监督和执行保障,让无障碍设施真正‘活’起来。”
在他的建议下,常熟市检察院开展了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监督行动,对城市主要道路上的盲道,大型商超、医疗机构的无障碍停车位,客运站无障碍通道建设等进行专项调研。针对部分无障碍设施被占用、不能正常运行等情况,该院通过检察建议的方式,督促相关部门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监管,在城市设施维护管养中健全无障碍设施的日常巡查机制。
今年全国助残日,常熟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明文建专门走访王嘉鹏,重点介绍了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助推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相关工作,听取其对残疾人权益保护的意见建议。
“无障碍环境是社会进步的温度计。常熟市检察院围绕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安全出行开展监督,持续推动无障碍设施在‘有’的基础上向‘好’发展,让城市更有温度。”王嘉鹏希望检察机关能持续加强与残联、民政等部门的联动协作,建立协同履职、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机制,推动无障碍设施管理更加系统化、精细化。
来源:《检察日报》2024年12月9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