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80年代的共同记忆(1980-1990)

文摘   2024-10-05 19:36   上海  


再见,1980-1990,
那些难以忘怀的80年代印记



01 1980《人生》


路遥的《人生》,作为一部引发80年代“人生”大讨论的作品,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



它的悲剧建立在一种广泛的社会背景上,“城乡差别”“户籍制度”“官文化”“年青人的迷茫”。


影片开头字幕:“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后来的日子里,很多人惊奇地发现了这段话的现实意义。初识不知话中意、再读已是话中人。


02 计划生育


为了控制人口的持续增长,国务院组建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一对夫妇最好只生一个孩子”,很快这成为一条被长期严格执行的基本国策。


1980年,《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出“争取在本世纪内把我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2亿以内”的目标,并倡议“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以计划生育为荣、以重男轻女为耻”


“以做爱带套为荣、以不管不顾为耻”


“一人超生,全村结扎!”


“一人结扎,全家光荣。”


“普及一胎,控制二胎,消灭三胎。”


“宁可家破,不可国亡。”


“一胎生,二胎扎,三胎四胎——刮!刮!刮!”



为了做好计划生育工作,那会各个地方的计生办几乎无所不用其极。盯梢、没收财产、贴封条、开大会、罚款……也造成了大量的计生矛盾。


在整个基层运动式计生工作的推动下,效果也是十分明显,随后十多年,城市基本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农村最多一个家庭两个孩子。


03 吃穿回暖


1980年全国每人平均消费粮食428斤,人均购买穿着的零售额为42元,皮鞋零售量达1.69亿双,比1957年增长8倍。平均每人购买日用商品42.4元,购买自行车、手 表、缝纫机、电视机等占用的零售额比重,由1952年的0.5%提高到1980年的 24.5%。


城镇每人居住面积为3.9平方米,比1952年的4.5平方米减少0.6平方米。农村平均每人住房 11.6平方米,在改革开放的号召下,人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04 军大衣风潮


80年代,在冬季来临时,大家不分阶层、不分男女、不分职务,几乎每人一件军绿色军用式棉大衣。


究其原因,为凸显身材,年轻人需要着装单薄,而当时交通工具又以自行车为主,室内服装无法适应室外的寒冷气候,刚兴起来的防寒服衣太短,权宜之计就是花上一月工资三分之一,买一件价廉物美的军绿色棉大衣。



这股军大衣风刮了近10年,直到90年代初期,皮衣大量上市,且低、中、高档价格能满足不同经济水平的着装者需求,人们才开始舍弃军大衣了。


05 文娱生活


80年代初,录音机在我国兴起。不论男女老少,听歌、听新闻、听评书、听英语,大家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喜欢的乐趣。90年代初,录音机进入千家万户。


和录音机一同兴起的,是省会城市的公园、广场、街头等地的“露天舞会”,围观者成百上千。只要有广场的地方,就有跳舞的人。



1980年,公安部、文化部要求“公园、广场、饭馆、街巷等公共场所,禁止聚众跳交际舞”。认为“这类 舞会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不少问题。有些人舞姿低级庸俗,丑态百出,伤风败俗。舞场秩序混乱,流氓打架斗殴、猥亵侮辱妇女、偷窃财物和挤死、摔死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坚决要求政府予以取缔。”


封杀令出来后,办舞会的风向只有转移。随着卡式录音机的增多,家庭舞会开始兴起。街上跳的人少了,谁家宽敞,就到谁家里去跳。邓丽君的歌被争相翻录。年轻人都在家里跳,跳的是贴面舞。


80年代后期,起源于日本的卡拉OK流入内地。一到夜间,一台电视、两个音箱、几个麦克风就成为最流行娱乐,一元钱一首歌。1989年,第一家“卡拉OK”夜总会在上海市出现后,这种文化娱乐形式便很快受到群众的喜爱,并迅速全国风靡起来。


到90年代后期,VCD、DVD带卡拉OK已经成为结婚的标配,但在城市由于隔音等原因,其实上很少使用。反而在农村,成了普通人看碟片、唱歌的常用工具。


06 自行车是刚需


湖北农民杨小运,承包土地22 亩。由于精心耕种,当年获大丰收。8530斤国家粮食定购任务,只用小麦和早稻就完成了。中稻、晚稻还可以收15000多斤,这在当时已经很了不起。



当时问他超卖万斤粮有什么要求,他说:想要一辆上海永久牌自行车指标。当时很多的东西按计划供应,想要自行车并不是简单的事。


07 三大件


1982年,物质生活的改善似乎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城市商场出现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中国制造的洗衣机到年底已经达到200万台,电视机总量达到1000万台,电冰箱的需求量也呈井喷式增长。


几年前,新婚家庭的三大件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而现在已经变成了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


08 君子兰泡沫


不过在这一年,中国最紧俏而魔幻的商品,是长春的君子兰。


疯狂是从街巷中的小道消息先开始的,“有人靠君子兰发财了”的传闻开始扩散,据说“一个商贩的君子兰被外商一万美元买走”“一位港商要用一辆皇冠轿车换一盆名叫凤冠的君子兰”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翻新、发酵。



加上媒体推波助澜,原本几元钱一盆的花卉,价格开始扶摇直上,几百元、几千元、再到上万元。而当时一般工人的工资仅三四十元。在炒卖预期的推动下,君子兰价格一涨再涨,倒手赚钱者大有人在,市面很快就出现了5万元、10万元的君子兰。



1983年,长春市政府对君子兰开始加税。原本是想为市场降温,不但没有起到抑制作用,反倒火上浇油。大家幻想政府能规范整个行业,确保行业长期发展。


1984年,长春公安局干警破获一起重大抢劫案,四名来自鞍山的歹徒全副武装,抢劫的目标却是一盆小小的花卉—君子兰。



当时在长春,君子兰是一批人的致富梦想,不仅能换取摩托车、洗衣机等大物件,甚至可以换高档汽车。


花卉种植者郭凤仪自说,“有人找到我,说拿豪华轿车皇冠,换我最好的花,我说不换。”


“皇冠换凤冠”的故事让郭凤仪声名远扬,也使更多人意识到蕴含在君子兰里的商机。



君子兰热潮波及全国,不仅东北三省出现了许多君子兰交易市场,就连云南也掀起了君子兰热。


与君子兰类似的动植物养殖开始出现:南京的锦鲤在短短半年间,从一尾不足一元上涨到几百元;云南、贵州等地的普洱砖茶价格也翻了近百倍。很快,各地媒体上传来了批评的声音。


《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君子兰价值与价格笔谈》的文章,写道:长春人因为喜欢君子兰就花几百元来买吗?市民的人均收入多少?我们国家的人均收入有多少?难道有人能说君子兰 比自行车、电视机更为他们所需要?



由于君子兰泡沫,引发一系列矛盾,造成社会不公,很快政府就开始加强管控,从“禁止公务员买卖君子兰”,人们嗅出了政府的决心。当君子兰开始下跌后,那些曾经投机的商家开始退场,急于把手里的花变现,真正的击鼓传花开始了,瞬间引发了价格暴跌,花价一落千丈,再无波澜。


而这样的事,在往后的时间里,不断地重复上演。大家明知道这可能是泡沫,但仍怀着发财的梦想飞蛾扑火。


09 电影《少林》上映


80年代是港台剧在内地风靡的黄金年代,林青霞的中分直发作为经典的琼瑶女发型成为流行。影视剧对生活中流行影响越来越多。


大陆与香港中原电影公司首度合作拍摄《少林寺》,历时3年,可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该片云集了上百位武术高手,第一次将真正的少林古寺搬上银幕。



这部影片1982年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韩国公映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大陆电影票价还是一角钱一张的时代里,创下了上亿的票房神话,主演李连杰的名字也家喻户晓。



这部电影也让中国功夫出圈,成为无数人的启蒙电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也夯实了少林寺在武侠电影中的地位。



1983年,内地第一次播放了香港电视连续剧 《霍元甲》,剧中演员男主角前面有刘海、后面长及脖子的发型,开始流行于年轻人中。


10 第一次下海潮


1983年3月,劳动人事部发出通知,要求积极有步骤地推行劳动合同制,实行“新人新制度”作为过渡,原有固定职工目前仍执行现行制度,最终要达到所有职工都实行劳动合同制。



同时,改革进一步推进,各单位允许“停薪留职”,成为计划经济“铁饭碗”和市场经济大潮中“下海”的一座桥梁。


1984年是一个骚动而热烈的年份,是“公司元年”“下海元年”,“创业”成为流传在年轻人之间最具蛊惑性的口号。


1984年,是一个属于珠江三角洲的年份,各种致富传奇在这片土地上演。王石来到了深圳,开始了“倒爷”生涯,通过内地和深圳物品价格差,赚了人生第一桶金。



中关村繁荣初显。柳传志走出中科院,创办了“联想”,浙江海盐衬衫厂步鑫生,辽宁本溪蔬女工关广梅,河北石家庄造纸厂马胜利,都是80年代商品经济的风云人物。


11 电视机


进入80年代,电视机作为普通群众和外界联系纽带,越来越受到普通家庭重视。而电视机难买,贯穿了整个80年代始末。


1980年,中国第一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在天津建成,这是从日本胜利公司引进的,可生产14英寸和21英寸彩色 电视机,设计要求年产彩电15万台。



1983年底,全国电视机拥有量为3500万台,其中农村近800万台。


1984年,我国大城市80%的家庭有了电视机,洗衣机也逐步成为结婚三大件之一。



在农村,电视也多了起来,一些富裕的家庭也会在孩子结婚的时候买电视机。那会儿电视多是放在院里,大家一起看,电视节目打开了农村孩子们向往外界的心窗。从不同节目中,拼凑出城市的样貌。


12《射雕英雄传》风靡一时


1985年,香港版《射雕英雄传》开始内地流行,这就是后来的“85版射雕”。当时电视机还没有普及,一般一个院子一个电视机,大家很早就拿着凳子抢位子,连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嘴里都叨念着东邪、西毒、降龙十八掌。



此后,开启了金庸武侠盛世,《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笑傲江湖》开始了内地霸屏时代。


1986年,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国际和平年”演唱会上,崔健平地一声吼,《一无所有》横空出世。



同年,《几度夕阳红》开播,琼瑶开始在内地势如破竹。随即《烟雨濛濛》《庭院深深》《在水一方》等电视剧相继登场,都无一例外地获得了热烈反响。


琼瑶用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迎合了“小女子们”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精神需求,也重新塑造了一种爱情风格。瑶女郎成为千万男生的梦中情人,男主角则成了少女的白马王子。而茶余饭后男女主角的爱情观,也成为热点讨论。


13 出国热


越来越多青年人选择走出国门。到年底,出国留学生总人数已达到3.8万人,其中自费留学生7000人。在十来年后,这些人部分回到中国,开始创办自己的公司,成为新技术的翘楚。



浙江农家子弟吴鹰,进入美国新泽西州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十年后,他创办UT斯达康公司,靠“小灵通”电话闻名一时。


出身于陕西西安的张朝阳考取了李政道奖学金,赴美国留学,十年后回国仿照杨致远的雅虎网站创办了中国第一家门户网站搜狐。


1985年唐骏到了日本,后来又去了美国。1994年前后,卡拉OK开始在美国和日本流行,唐骏设计了一个卡拉OK排名计数的软件,被一家美国投资商8万美元购买了专利。而在其后短短几年内,这个软件被用到了1亿多台VCD/DVD机上。


2002年,唐骏成为微软中国区总裁,两年后他跳槽到刚刚兴起的游戏公司上海盛大出任总裁,并帮助这家创办不到三年的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


14 冬天里的一把火


琼瑶热并没有散退,而粗犷风格的《信天游》开始火了起来,西北风的狂潮开始影响了一代人。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 的歌我的歌。”《黄土高坡》成为“西北风”最广为人知的代表性作品,空旷、奔放、高亢、悠扬的格调,从歌声中就能感受西北的风情。



198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身高1.9米的混血儿的费翔,先是文雅深情地唱了一首《故乡的云》,突然他以一种特别的舞姿,唱了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这把火也让费翔彻底火了起来。


15 大哥大


1987年,摩托罗拉(Motorola)公司推出一款像砖头大小的手机,民间管它叫“大哥大”,成了身份象征,拥有者差不多全是各界显要人士:包工头、大老板、第一批下海淘金的股民。



那时拥有大哥大的人,一到公共场所坐下来,必然是什么话也不说、什么事也不做,先把这大家伙放在桌上,胜过千言万语,绝对的显摆。当时的港片,大老板一定要配“大哥大”的。


当时人们月收入从百元到几百元不等,“大哥大”每台3万多元,加上入网费,每台价值4万多元,黑市价更高达5万元;通话费也十分昂贵,一般人买不起,更用不起“大哥大”这种奢侈品。


“大哥大”出现不久,传呼机作为它的兄弟,进入人们的生活。一部呼机加上入网费等要花费2000多元,而且买呼机还要托人。


“有事您呼我!”成为时尚告别语。


16 房改


从“空转起步”到推行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城镇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住房制度改革提上了决策层议事日程。


1988年国务院出台11号文件《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标志着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改革开放前,城镇居民住房,主要由政府、企业统包,福利分配、低租金使用。1949—1978年,住宅建设投资在基本建设投资中比例不到10%。随着人口不断增长,1978年人均居住面积,由建国初期4.5平方米减至3.6平方米,城镇居民总户数的47.5%缺房。



最早提出住房制度改革的是邓小平。1978年,他就提出解决住房问题能不能路子宽些,如允许私人建房,或者私建公助、分期付款等。


1980年:我国将实行住房商品化政策。成都、沈阳、桂林、邯郸、福州、无锡、南京、温州等50个大中城市开始了全价出售新建房试点。


1982年,郑州、常州、四平、沙市进行了“三三制”售房试点,即购买新建房,个人付三分之一,政府、企业各补贴三分之一。但这个试点并不成功,主要是未能真正体现商品化原则,住房建设资金实现不了自身循环。1985年停止了“三三制”试点。


1984年,国务院批准了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作出的《关于扩大城市公有住宅补贴试点的报告》,到年底全国160个城市、300个县进行了房改试点。


1986年,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立。此后,山东烟台,对改革前的旧房维持原有低房租,同时向住户发放住房券补贴,交租后又返还原发券单位。


新建住房则推行“实转”,在提高租金同时,发住房补贴,进入成本和财政体制,收回的租金除统筹部分外,归产权单位。时机成熟时,新旧房一起进入“实转”,改革“低房租、高补贴”制度。



198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城镇特别是大中城市住房制度改革,逐步实行住房商品化。这有利于合理调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转变消费观念,克服住房分配中的不正之风,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当时,认为要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只能住房私有化,采取分步提租、低价售房的做法。


1988年下半年,由于国民经济出现高通胀,住房制度改革由热变冷,有关部门提出“甩包袱”,折价出售公房的新思路。一时间,贱价售房波及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全国出售旧公房654万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售价仅为65.7元。全国房改处于无所遵循的境地,多地开始徘徊观望。


当时,住房商品化尚未起步,又提出了私有化,过了头,明显脱离国情。买房或租房是居民的消费选择权,政府一旦干预,就会影响市场行为,出现大量的灰色地带。


而当时人们收入水平低,一般职工攒一辈子钱也很难买得起住房。硬要搞私有化,只好在房价上做文章,七折八扣,降价出售。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带有明显福利色彩,与住房商品化等价交换原则背道而驰。


辽宁某县98%公房实行了私有化,名义上收回400多万元资金,实际到账60万元;北京某企业买进每平方米售价2000元的新房,又以每平方米200元卖给职工,如此“优惠”,实质用企业 的公产,补贴个人私产。


17 涨价风波


1988年,中国的改革开始“价格闯关”,少数重要商品由国家管理,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


价格“闯关行动”从上海开始。3月,上海调整280种商品的零售价,这些商品大都属于 小商品或日常生活必需品,价格涨幅在20%~30%。



各地物价很快出现失控的局面,并最终演化抢购风潮。人们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7月,国家决定对13种名烟名酒市场价格放开,各大城市出现了抢购风潮,北京、天津、上海的商店几个小时内烟酒全部抢购一空。各城市不得不连续两天调整价格,才使烟酒抢购局面稳定。


8月,社会上盛传9月1日全面涨价的“小道消息”。市民本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各地先后出现抢购苗头。8月17日开始,上海抢购迹象已渐明显,火柴、肥皂、毛巾、铝锅等成为热门货。


从8月19日起出现全国性抢购狂潮。日用品、家电、食品,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成为抢购对象,各大商店都排满了人,因为抢购导致的摩擦、口角、打斗充满各大新闻和小道消息。



上海华联一天售出500台洗衣机,8月27日现金销售达230万元,创历史最高纪录。8月28日,上海抢购狂潮进入最高潮,市政府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实行凭票供应食盐、火柴、购买铝锅以旧换新凭结婚证、户口申请购买。


银行门前提款的人拥挤不堪,几乎所有的银行都面临瞬间的挤兑风波。29日至31日,因物价未全面上涨,抢购风平息。


到了90年代之后,商品丰富后,这种状况才彻底成了历史。


18 朦胧诗


80年代,作家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文章把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意象化、抽象化”的诗贬称为“朦胧诗”。


舒婷是“朦胧派”诗人中幸运的一个。她拥有数量最多的读者。《致橡树》是舒婷公开面世的首 部作品,后来成为中学语文课本的必读篇目。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1989年,著名诗人海子卧轨自杀。海子的诗,却永远地留在那一代人心里: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19 爱情变化


80年代婚礼越来越隆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这些“老三件”逐步被淘汰,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已经成为首选。


1988年,上海一适龄青年准备筹办婚事,老上海的规矩要准备“三大件”:洗衣机、冰箱、彩电。双方经过充分沟通,第一件由女方准备,第二件找了五成新旧冰箱,而搞定一台电视机,却成了一大难题。



几经转折,多方请托,终于找到“有路子的人”,经过几经波折,终于买到一台彩色电视机。电视机打开的那一刻,大家都感受幸福的泪光。


电视机是结婚的标配,那会大家的择偶观呢,流行“海陆空”—海是指有海外关系,陆是落的谐音指落实政策的家庭,空是指有空房子。它充分反映了女青年择偶上的务实。


当时,上海女孩怎样择偶还有一个“五大员”说法:“身份是党员,身体像运动员,卖相像演员,工资像海员,头子像驾驶员。”



那时许多地方特别是上海,向男方索要彩礼太高,“高价姑娘”遭到舆论的批评。婚姻像革命年代那样不掺杂质的年代一去不复返。


20 变形金刚和蛤蟆镜


1989年,动画片《变形金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立即在全 国掀起了一股“金刚热”。而后变形金刚随着他的周边,影响着一代中国娃娃的成长。



与变形金刚一起引入中国的,还有蛤蟆镜,大镜片,浅颜色,挡风 养目,防晒遮阳,80年代在城市青年中风靡一时, 成为时髦男女的专宠。



为什么叫蛤蟆镜?也许是因为镜片大、颜色浅,像蛤蟆的两只大眼睛,故而得名。随着美国电影 的引入,主角们拉风必备的蛤蟆镜,也成为中国青年的心神向往。


在沪山东人
全国山东人行业专业交流平台。在沪山东同乡的家。海右才俊聚集高地。1000000+山东人阅读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