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记录下我们的职场感言和难忘记忆,展现我们的个人实践经历和成果;
我们因为热爱凝聚在一起,《我们》因为我们被点亮;
《我们》,携手奋进,一路前行!
本期武汉影视协《我们》专栏邀请到协会会员沈冯骋。
一次巧合,台湾男生刘子白与京剧演员黄予墨“交换人生”,串接起一段汉台两地年轻人传承国粹的故事……2023年11月,第九届“金飞燕”海峡两岸微电影微视频大赛颁奖典礼在武汉举行,武汉市影视艺术工作者协会会员沈冯骋执导的微电影《定军山外》斩获本届大赛最高奖——“金飞燕”奖。这部影片饱含着对戏剧与人生、传统文化、艺术形态及时代使命的思考与领悟,化厚重为灵巧,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沈冯骋与影视艺术之路结缘于网络视讯萌芽时。高中时期,他就与朋友、同学们利用软件制作短视频,他发现,原来拥有一个小DV、卡片机,就有这么大的创作天地。校园短剧、视频网站情景短剧的兴起,更是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他逐渐从文字工作走进视频创作工作。
沈冯骋并非科班出身,他原是新闻专业学生,大学期间还曾组建学生团队关注大众呼声,“那个时候大家写文章、办报纸,还拉了一些赞助来支持我们。不过后来发现新媒体渠道也大有可为,就办网站;再后来短视频兴起,我们又去接触一些社团宣传、商业制作。”沈冯骋提到那是他初次接触正经的影视制作。大学毕业后他去做了导演助理,那段时间客串了很多岗位,做过外场制片、剪辑助理、编剧策划等等,后来又接触到宣传片广告策划制作,在项目运营、策划岗位接触了很多客户,这段经历让他对导演这个行业有了更多认识。
不断进取,是生长的力量;终身学习,是丰盈的财富。对我而言,创作永远处在起跑线,只有在不断的启程中,才能找到更好的导演之路。
2017年,沈冯骋执导十堰消防公益微电影《跨时空救援》,这是他初次涉足公益类宣传片。谈及这部印象深刻的作品,他感慨,“领导们对我们很支持,我们的创作空间很大,包括我们团队的磨合运作模式,也是在这个时候试出来的。这个片子的音乐和画面现在复盘起来看,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不过后来它获得了省二等奖,也是为我们树立了公益类创作敢打必胜的信心。”
从《跨时空救援》开始,到2018年以湖北消防总队、宜昌消防支队为背景的微电影《父命》,再至2021年武汉市第三医院护士节微电影《第一课》……沈冯骋的脚步未曾停歇,始终在公益短片的创作路上不断前行。谈及此,沈冯骋表示,“公益短片是肩负社会责任的文艺表达,把涉及政企的公益表达做得更好,更能让大众接受,我想这是一种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他深信,艺术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公益影片需要精准聚焦传播才能触动人心。
2022年,沈冯骋执导的微电影《发酵》遗憾摘得第八届“金飞燕”海峡两岸微电影微视频大赛铜飞燕奖。次年,他重振旗鼓,执导《定军山外》斩获金飞燕奖。《定军山外》不仅是“金飞燕”赛事里校地合作的首个项目,更是他围绕本地特色传统文化,植入民族认同、身份认同、责任认同、文化认同的力作。“我们这个剧本在编创的时候,很多领导、前辈都给了非常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让我们的剧本在初稿的基础上几乎是扭转方向,围绕京剧谭派去创作。”忆起拍摄艰辛,他说,“除了拍空镜头,拍戏的三天,每天5点多开始准备,往往是次日凌晨才能收工。到每天的后半程,我、摄影老师和演员们都很疲惫了,脑袋也不是很清醒。不过好在剧组的每一位同志都很负责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面对获得的荣誉,沈冯骋心态平和,在他的内心深处,认真打磨接手的每一部作品,才是最感兴趣的事情。对沈冯骋而言,影视创作不仅是一份工作,一种责任,更是无形的使命与担当。
如今,沈冯骋与团队正在筹备新项目《非遗影像志》,旨在深耕武汉及江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阔领域。“去年做完《定军山外》以后,我们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与崇敬,希望借这部作品,宣传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他们已经拍摄了草把龙等志怪传说,希望早日把这些内容呈现出来,一起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工作。
面对短剧、短视频等新兴传媒浪潮,沈冯骋秉持着不断探索与学习的心态,他深知导演之路需永不止步,终身学习才是王道。他谦逊地从各领域汲取养分,力求将品牌的深层意义融入中视频、微电影的每一帧画面之中。
编辑:影小萱
编审:楚不晚
资源对接 咨询电话
熊女士:180 8667 5448
李先生:159 2632 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