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旭佳
1月7日,全国首单淤地坝碳汇交易——米脂县高西沟淤地坝碳汇落地陕西榆林,交易淤地坝碳汇量2万吨、金额150万元,每吨75元单价创全国之最。
当日,米脂县国有资产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代表高西沟村委作为出让方,将高西沟村淤地坝碳汇量2万吨卖给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实现了碳票变钞票。
高西沟村位于米脂县城东北20公里处,总面积4平方公里,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在60多年水土保持实践中,该村摸索出综合治理水土不流失、打坝淤地退耕不反弹、多种经营收入不减少的成功经验,成为“全国水土保持的先进典型”,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样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村里40座山峁、21道沟岔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绿色家产’得到‘超额’回报。”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说。
“这笔交易收益将反哺所在区域开展淤地坝工程管护、水土流失重点治理、乡村振兴等,最大程度确保碳汇成果群众共享。”陕西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郑维国说,高西沟淤地坝保碳增汇量的成功交易,为我省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开辟了新赛道、探索了新模式。
淤地坝是陕北地区人民群众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过程中创造的一项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增加粮食产量的一种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当前榆林已建成淤地坝2.3万余座,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淤坝地约55万亩,是全国淤地坝存量第一大市。
淤地坝碳汇作为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土保持碳汇中最典型、最具水利行业特色的碳汇类型,保碳、减排、增汇能力突出。
“淤地坝拦截侵蚀泥沙,进而深埋和封存大量的土壤有机碳,减少了有机碳在侵蚀搬运过程中的矿化分解,起到减排作用。”榆林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屈振军介绍,2024年10月以来,该局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开展高西沟村5座淤地坝保碳增汇量的科学监测,并由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出具了核证报告。
“我们在无人机遥感解译的基础上,划分碳层,使用机械钻机,按60厘米为间隔分层取样至24米,并测试样品碳含量,同时分层测算了实际淤积量,最终核算出高西沟5座淤地坝保碳量20459.38吨二氧化碳当量,碳减排量7160.78吨二氧化碳当量,合计保碳减排27620.16吨二氧化碳当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学院教授王健告诉记者,2024年12月底,高西沟淤地坝保碳增汇量项目碳汇减排量转让交易已经在榆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交易公告。
早在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淤地坝是流域综合治理的一种有效形式。”10年来,陕西积极探索如何将青山绿水转化为金山银山,已建成淤地坝3.5万多座,总库容达到 67.62亿立方米,累计拦泥58亿吨,淤成高标准坝地90万亩。2024年,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在延安市薛张小流域顺利签约。
“本次交易,是黄土高原淤地坝碳汇交易第一单,也是目前全国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单价最高的一单,不仅会促进高西沟村民增收致富和水土保持提质增效,也将为黄河流域淤地坝碳汇交易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局长朱小勇说,下一步将健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水土保持碳汇标准、监测核算体系和统计制度,积极推动转化交易,为建设幸福河目标提供更多优质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保障。(记者 李旭佳 文/图)
编辑:陈艳责任编辑:刘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