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4-07-02
资助项目:陕西林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SXLK2023-02-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704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费专项(300102260206)
第一作者:汪珍亮(1999—),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InSAR滑坡识别与风险评估研究。E-mail:2021226057@chd.edu.cn
通信作者:赵建林(1988—),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壤侵蚀与区域生态评价研究。E-mail:jianlin.zhao@chd.edu.cn
01 摘要
[目的]经验性降雨阈值存在地域局限性,在黄土高原开展滑坡灾害降雨阈值模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黄土高原延河流域为研究区,综合Sentinel-1A、DEM、GPM降雨等多源数据,首先基于时序InSAR对延河流域进行滑坡识别;然后计算降雨因子与滑坡形变量间的相关性,确定前期降雨天数和前期有效降雨衰减系数;最后计算前期有效降雨量E、降雨强度I和降雨历时D,并结合幂函数建立E-D、I-D和E-I降雨阈值模型。[结果](1)共识别出2017—2021年107个滑坡,包括滑坡的具体位置和加速变形时间;(2)随着前期降雨天数的增加,累积降雨量与滑坡形变量的相关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前期有 效降雨衰减系数K=1时,9天有效累积降雨量(滑坡发生当日及前8日降雨量)与滑坡形变量的相关性最 强;(3)E-D、I-D和E-I降雨阈值模型对应的表达式分别为E=12.19D0.661,I=10.66D-0.255和E=3.84I1.141。[结论]E-D、I-D和E-I降雨阈值模型将为黄土高原延河流域滑坡灾害的气象预警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
02 材料与方法
试验区概况
由图1可知,延河流域(108°39'30″—110°28'46″E,36°20'39″—37°19'18″N)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地区,属于我国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流域面积7 725 km2。延河是黄河一级支流,全长286.9 km。延河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多年平均气温为9.2 ℃,降水量为500 mm,土壤类型主要为黄绵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多年平均输沙量为7.16×107 t,其黄土结构疏松,厚度约为几十米至上百米,最厚处达150 m左右。延河流域地形错综复杂,地势起伏较大,河流和沟壑分布密集,岩石和土壤受到强烈的侵蚀作用,长期受到季节性热浪和降雨的影响,导致该区域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等重力地质灾害频发。
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采用的数据包括哨兵一号(Sentinel-1A) 影像、DEM和降雨数据。其中Sentinel-1A数据基于时序InSAR计算延河流域的地表形变速率和地表形 变时间序列;DEM数据用于模拟地形相位和生成坡度等地形因子;降雨数据用于分析降雨与滑坡形变的关系从而计算降雨阈值模型。
(1)SAR数据。Sentinel-1是由欧洲空间局(European Space Agency,ESA)发射运营的两颗对地观测卫星组成,工作波段为C波段,波长约为5.6 cm,每颗卫星重访周期为12天,渐进式扫描地形观测(terrain observation by progressive scans,TOPS)模式下单景覆盖范围达到250 km×170 km,可提供全天时、全天候的高分辨雷达卫星数据。由于覆盖本研究区最早的一景Sentinel-1A影像时间为2017年3月12日,因此,本研究选用时间覆盖范围为2017年3月12日至2021年12月4日的Sentinel-1A升轨影像数据,共115景。由于原始Sentinel-1A影像覆盖范围较大,为提高数据处理效率,裁剪出与研究区相关的区域进行处理。其中在InSAR数据处理中,为减小基线误差,本文还使用Sentinel-1A影像对应的POD精密轨道卫星星历(Precise Orbit Ephemerides,POD)数据,数据详细参数见网址https://slqc.asf.alaska.edu/aux_poeorb/。
(2)DEM数据。本文采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国防部国家测绘局(NIMA)联合发布的30 m分辨率SRTM DEM数据,数据下载网址为https://earthexplorer.usgs.gov/。
(3)降雨数据。本文采用延河流域2017—2021年5年的GPM降雨数据。全球卫星降水计划(GPM)是由NASA和JAXA合作开展的国际卫星任务,利用多传感器多卫星多算法结合卫星网络和雨量计反演更高精度的降水数据,时间分辨率为1天。
InSAR堆叠技术的滑坡识别
干涉图堆叠技术(Stacking)最初由SANDWELL等于1998年提出,其基本思想是:假设地表形变为线性形变,而大气延迟在时间域上为随机信号,当对N幅干涉图进行相位平均时,线性的地表形变信号增强了N倍,而随机分布的大气延迟只增加了N倍,从而提高形变信号的信噪比。其数学模型为:
由图2可知,基于InSAR的滑坡识别主要分为地理编码、形变速率计算和滑坡识别3部分。具体流程为:
(1)选取主影像,将外部DEM与主影像配准,获取高程相位;
(2)首先将主影像与副影像配准,为了抑制噪声影响、提高干涉图的相干性,在距离向和方位向采用10×2的多视比,其次设置空间基线75 m、时间基线85天组成干涉对,基于流程(1)获取的高程相位,对干涉对进行差分干涉、滤波、相位解缠及大气改正处理。最后对447个干涉对进行筛选,筛选出相干性较好、解缠误差较少的305个高质量解缠图进行Stacking解算,获取沿雷达视线(LOS)向的形变速率;
(3)首先结合研究区地形和地质灾害的活动特 性,选择人工建筑物作为稳定区,并计算标准差和最 大形变速率,最终选定形变速率阈值为10 mm/a、斜坡坡度阈值为5°进行滑坡的初步识别;其次将初步识别结果导入谷歌地球中,与多时相光学遥感影像进行叠加,分析疑似滑坡对应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行滑坡最终识别,包括滑坡位置、范围等。
滑坡加速变形时间的确定
在重力作用下,滑坡体通常具有3阶段演化特 征:初始变形阶段、等速变形阶段和加速变形阶段。当滑坡变形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变形速率会呈现出不断加速增长的趋势,直至坡体整体失稳(滑坡)之前,变形曲线近于陡立,这一阶段被称为加速变形阶段。为了确定滑坡加速变形的时间,对SAR数据采用小基线集(Small base line subset,SBAS)InSAR技术进行处理。其基本原理为:使用时空基线较短的影像对任意组成小基线集,并使用最小二乘法求解集合内地表形变,最后使用奇异值分解法将多个独立的小集合联合求解,以获取地表形变时间序列。
由图3可知,地表形变时间序列中,时间节点对应每一景影像获取时间,由于相邻2个景影像的获取时间间隔存在差异,因此本文计算了相邻2个景影像间滑坡点的单位时间内形变量。其单位形变量最大值可设定为滑坡加速变形时刻,该值对应影像的开始时间即为滑坡加速变形时间。图中,比较曲线AB、BC 和CD,BC单位时间形变量最大,故点B对应的时间即为滑坡加速变形时间。由于数据局限性,本文将滑坡加速变形时间近似估计为滑坡发生时间用于后续构建滑坡降雨阈值模型。
有效降雨量模型
降雨对诱发滑坡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随着降雨时间的前移,前期降雨的影响逐渐减弱。本文采用CROZIER有效降雨量模型分析滑坡与前置降雨量的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本模型中有2个关键因子,即前期有效降雨天数n和有效降雨衰减系数K。本文引入累积降雨量的概念,累积降雨量指滑坡发生当日及前一段时间内的降雨总量,其中将滑坡发生当日的降雨量记为R0,滑坡发生当日及前n天内的降雨总量记为R0n。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r计算累积降雨量与滑坡形变量间的相关性,确定前期有效降雨天数n。其中,相关系数最大的累积降雨量对应的前期降雨天数设定为前期有效降雨天数n。皮尔逊相关系数r计算公式为:
对于前期有效降雨衰减系数K,本文分别设置不同的前期有效降雨衰减系数K值(从1到0.5依次减小),根据前期有效降雨天数n,计算出n天有效累积降雨量,然后分别计算不同衰减系数下,滑坡形变量与n天有效累积降雨量的相关系数r,最终确定合理的前期有效降雨衰减系数。
经验性降雨关系阈值模型
由表1、图4可知,本文主要通过前期有效降雨量E、降雨强度I和降雨历时D,建立现阶段主流的3种经验性降雨关系阈值模型E-D、I-D和E-I,其中,前期有效降雨量E根据公式(2)确定;降雨历时D基于李长江等模型,即将降雨事件定义为从日降雨量大于等于2 mm作为降雨事件的开始时间,直到连续2天日降雨量小于2 mm结束的时间段确定为降雨历时D;降雨强度I,短历时取峰值为降雨强度,长历时取平均值为降雨强度。
03 结果与分析
滑坡识别结果
由图5、图6可知,基于Stacking方法的延河流域2017—2021年形变速率反演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形变速率分布不均,总体形变速率为-55~44 mm/a。总体年均形变速率直方图呈正态分布,且分布较集中,平均值为-3.7 mm/a,标准差为6.7 mm/a,数据离散程度较小,表明计算结果可靠。
由图7可知,本文共识别出研究区滑坡107处,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总体上滑坡主要集中于研究区水系附近,在延河流域下游分布的滑坡点较多,且上游分布较疏散,下游较集中。部分典型滑坡a~h的光学影像见图7。
滑坡形变特征
由图8可知,为确定滑坡加速变形时间,以滑坡点a为例,计算滑坡点a的形变时间序列(本文将累积形变量取绝对值进行分析)。在2017年3月12日至2021年12月4日的时间内,滑坡a的累积形变量达到154 mm,总体处于蠕滑阶段,但存在一定的加速点,明显的加速点为图中的A、B、C和D,对应的时间为2018年4月12日、2018年7月29日、2020年7月18日和2021年8月6日,共4个加速阶段,其中第4个阶段加速程度最大,即在2021年8月6日至2021年8月30日间,滑坡形变量达到36 mm,日均形变量为1.5 mm,因此确定滑坡a的加速变形时间为2021年8月6日。由于数据局限性,本文将滑坡加速变形时间近似估计为滑坡发生时间。
按此方法,最终确定研究区107个滑坡的发生时间。结果表明,某一区域同一天发生的滑坡个数达到多个,如在2020年4月25日的降雨条件下,滑坡发 生的个数为15个。由于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诱发的滑坡只计为一个滑坡事件参与计算,因此最终统计分析得出48个不重复的滑坡事件。
滑坡与降雨的关系
(1)月平均降雨量与滑坡发生频率的关系
由图9可知,滑坡发生频率与降雨量的大小密切相关,即月平均降雨量越大,滑坡发生的可能性也越高,但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延河流域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月平均降雨量超过85 mm,6—9月的滑坡发生频率高达70%。滑坡灾害与降雨呈正相关,R2高达0.97。因此,降雨是滑坡发生的重要诱因。
(2)滑坡累积形变量与累积降雨量的关系
由图10可知,为研究滑坡累积形变量与累积降雨量之间的关系,计算滑坡a和b累积形变量与累积降雨量之间的关系(本文将累积形变量取绝对值进行分析)。滑坡a和b累积形变量与累积降雨量呈正相关,R2分别为0.95和0.89,说明累积降雨是引发滑坡发生形变的重要诱因;且在某一段时间内,随着降雨量的增加,滑坡累积形变量不变,说明累积降雨诱发滑坡形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3)当日降雨量与前期累积降雨量的关系
由图11可知,本文分析滑坡发生当日降雨量与前10日累积降雨量之间的关系。将48个滑坡事件划分为3个区域,A区域滑坡主要由前期降雨诱发;B区域滑坡主要由当日降雨诱发;C区域滑坡则是由前期降雨和当日降雨共同诱发。前期累积降雨量为0.16~125.57 mm,且94%的滑坡当日降雨量小于20 mm。虽然少数滑坡由当日强降雨造成,但大多数滑坡发生在当日降雨量较小且降雨后的几天内。因此,前期有效降雨量在延河流域降雨型滑坡中占据主导地位。
前期降雨天数和有效降雨衰减系数的确定
(1)前期有效降雨天数n的确定
由图12可知,将n取值为 0,1,2,…,10,计算不同n取值下的累积降雨量与滑坡形变量间的相关性。滑坡形变量与累积降雨量的相关性总体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累积9天(n=8)时达到最大值0.68。因此,选用累积9天降雨量(即滑坡发生当日及前8天内的降雨总量)来建立有效降雨量模型更合理,即n取值为8。
(2)有效降雨衰减系数K的确定
本文分别设定了不同的前期有效降雨衰减系数(0.5~1.0),依据前期有效降雨天数n,得出9天有效累积降雨量,并进一步计算在不同衰减系数情况下9天有效累积降雨量与滑坡形变量相关系数r,确定前期有效降雨衰减系数K。当前期有效降雨衰系数K=1时,累积9天降雨量与滑坡形变量的相关性最高,达到了0.67。因此,本研究前期有效降雨衰减系数K设置为1更合适,即K取值为1。
经验性降雨阈值模型结果
由图13可知,滑坡的前期有效降雨量E和降雨历时D的关系,其临界阈值模型表达式为:E=12.19D0.661。结果表明,诱发滑坡所需要的前期有效降雨量随降雨历时的增大而增大,2个降雨因子呈正相关关系,有38%的滑坡落在临界阈值曲线上方。
滑坡的降雨强度I和降雨历时D的关系,其临界阈值模型表达式为:I=10.66D-0.255。结果表明,诱发滑坡所需要的降雨强度随降雨历时的增大而减小,2个降雨因子呈负相关关系,有38%的滑坡落在临界阈值曲线上方。
滑坡的前期有效降雨量E和降雨强度I的关系,其临界阈值模型表达式为:E=3.84I1.141。结果表明,诱发滑坡所需要的前期有效降雨量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2个降雨因子呈正相关关系,有40%的滑坡落在临界阈值曲线上方。
04 结论
(1)基于时序InSAR技术,对115景Sentinel-1A影像进行数据处理,获取2017—2021年覆盖研究区LOS向的形变速率;选定形变速率阈值为10 mm/a、斜坡坡度阈值为5°进行滑坡的初步识别,并与多时相光学遥感影像进行叠加,分析疑似滑坡对应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行滑坡最终识别;采用SBAS方法计算滑坡时间序列形变,确定滑坡的加速变形时间。
(2)计算滑坡形变量与累积降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前期降雨天数的增加,累积降雨量与滑坡形变量的相关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前期有效降雨衰减系数K=1时,9天有效累积降雨量(即滑 坡发生当日及前8日降雨量)与滑坡形变量的相关性最强。
(3)计算延河流域滑坡点的前期有效降雨量E、降雨强度I和降雨历时D,并结合幂函数建立E-D、I-D和E-I降雨阈值模型,对应的阈值模型表达式分别为E=12.19D0.661、I=10.66D-0.255和E=3.84I1.141。
05 引用格式
汪珍亮,陈曼玉,赵建林,等.基于InSAR的黄土高原延河流域滑坡降雨阈值模型构建[J/OL].水土保持学报,2024,38(6):1-10[2024-12-27]. https://doi.org/10.13870/j.cnki.stbcxb.2024.06.026.
编辑:李贤
责编:张义凡
审核:董志刚 王红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