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理念引领下,上游保护、中游治理、下游修复的系统观念贯穿到整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
从断流到不断流,黄河的生态改变是如何发生的?
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水沙关系协调是关键。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跨越九省区,蜿蜒5400多公里的黄河,是世界上公认含沙量最大、最难治理的河流。多年来,黄河的年平均输沙量在16亿吨左右。而作为中国第二长河,黄河的水资源仅占全国的2%,水量不及长江的十分之一。
水利部黄河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李群:水沙关系不协调,这是一个症结所在。这种不协调的关系带来什么后果呢?一个是黄河善淤,善徙,善决。同时,黄河下游的二级悬河这种严重的局面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解除。
因为水少沙多难以治理,历史上的黄河下游曾决溢1500多次,改道26次。而另外一个复杂的问题表现在,黄河的水和沙分别来自不同的区域,水沙异源也增加了协同治理的难度。
黄河古贤水利枢纽有限公司 工程技术部负责人 杨俊峰:黄河流域的水一半以上产生于上游,但是沙子来源于中游地区,就是咱们说的黄土高原地区,就是晋陕两省地带,来自不同的源头。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总工程师 喻权刚:沙子是怎么来的,从坡上来的,坡上哪儿来的,坡面、耕地。这个泥沙下去到河道里面又造成黄河下游的悬河,就相当于黄河下游河道里面河床比两边陆地高。
如果在上游高寒脆弱的黄河水源涵养地保护是重中之重,那么中游的治理便是水沙关系协调的关键之一。一个逐渐完善的水沙调控体系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水利部黄河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李群:我们也是几十年的治黄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拦、调、排、放、挖,治理泥沙这样一个途径。拦呢,就是拦截泥沙,通过工程水库拦截,调就是调水调沙,排呢就是利用下游的河道把这些泥沙通过塑造有利于排泻的这种形态,把这些泥沙能够安全输送入海,减少淤积。放呢,就是放淤,引洪放淤,这是综合的治理泥沙的措施。调水调沙就是利用水沙调控体系和以小浪底为核心的骨干的水库群进行联合调度,然后塑造协调的水沙关系,维持下游主槽的过流能力。
一边是工程性措施的保障,另一边,在黄河泥沙的集中来源地——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治理带来的改变也正在发生。
从上游的龙羊峡,到河南桃花峪,这是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这里也是黄河泥沙的集中来源地。有多沙区21.2万平方公里,其中多沙粗沙区7.86万平方公里。
绥德,正是在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核心区域。
抵达绥德当天遇到了降雨。绥德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的工作队员们带着记者,分别在经过多年治理的辛店沟、韭园沟和未被治理过的裴家峁沟和桥沟这几个小流域的水文监测断面,收集了降雨之后形成的径流水样,准备检测其中的含沙量。
在经过测量得出的数据中显示,治理程度较高的韭园沟,径流中每方水的含沙量在1.23公斤;而在未被治理的裴家峁沟,每方水的含沙量在2.48公斤。裴家峁沟的面积是韭园沟的一半左右,但径流中的含沙量是韭园沟的两倍多。治理和未治理的成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虽然这天的降雨量属于普通降雨。工程师党维勤告诉记者,在二三十年前,植被没有恢复成今天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在韭园沟这样的治理区域,沟道中形成的径流每方水也会有大几十公斤的含沙量。和今天测得的一两公斤相比,这样的结果已经可以反映治理的整体效果。
水土保持专家党维勤告诉记者,今天测得的这样一组数据,也可以说明在一系列小流域深度治理的基础上,整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在整体变好。
绥德地处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是黄河的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之一,也是整个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成立于1952年。对于水土流失的治理,他们已经进行了7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积累,水保工程师们总结出了一整套以小流域为单元、多种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
而综合治理指的是在小流域的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水土保持。修梯田、打淤地坝,这些是工程措施和农业耕作措施;在坡面植树种草,这是林草措施。
在绥德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的坡顶,总工程师喻权刚向记者更直观地展示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现在正在采用的以小流域为单元的“三道防线”综合治理模式。
经过“三道防线”几十年的综合治理,从绥德向黄河输送的泥沙已经大幅减少。
绥德水保站对比了1977年和2017年发生在当地的两场暴雨数据,雨量几乎相同,都在150毫米左右,而向黄河的输沙量从764.2万吨降低到了13.4万吨。相隔四十年,绥德向黄河输送的泥沙减少了98%。
黄委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原总工程师 党维勤:从水量上计算,整体上从五六十年代到现在来比较,径流总量,就是流出去的水量没有大的变化,基本上持平,但是泥沙拦截是非常大的,达到了98%,这么大的拦蓄,就是现在常说的土不下山,泥不出沟,清水长流。
这些年,“三道防线”的治理模式已经推广到整个黄土高原上千万条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中。
黄河流域的林草植被覆盖率由上世纪70年代不足20%提高到现在6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从1990年的46.5万平方公里减少到现在约25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从1990年的41.5%提高到现在的67.4%。
这里是潼关,黄河几字湾的最后一弯。黄河的一级支流渭河从这里进入黄河。
整个黄土高原地区向黄河输送的泥沙都会经过潼关水文监测断面。根据潼关水文站的测算和《中国河流泥沙公报》统计,最近这十年是黄河输沙量减少最快的十年。从2014年到2023年,黄河年均输沙量在1.61亿吨,和过去相比,平均每年减少的输沙量达到7.6亿吨。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的总工程师喻权刚,拍摄记录黄土高原和黄河的变化已有20年。他镜头里的黄土高原在一年一年地由黄转绿。
黄土高原——这片曾经向黄河大量输送泥沙的广袤区域,也一度被认为是生态绝望之地;经过多年的水土保持和生态治理,它在减少向黄河输送泥沙的同时,也逐渐释放出越来越大的生态价值。
在抵达绥德的前一天,在西安的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进行了一场水土保持生态产品转化交易的签约仪式,这是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产品转化交易的先行者。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是指通过水土保持措施,使生态系统提供给人类社会使用和消费的或具有潜在使用价值的供给与服务。
这次交易的产品正是绥德辛店沟的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成果,成交金额150万元。
在黄河中游的、广袤的黄土高原区域年复一年所展现出的这些绿色中,有母亲河的生态改变,也有黄河的保护和治理之于黄土高原的更深刻的意义。
不仅是丘陵沟壑区的小流域生态在改变,在城市周边的流域,治理同样在进行中。
流经富平的石川河是黄河一级支流渭河的一级支流。十年前它是荒滩沟,当地人这样形容:汛期洪水漫滩、旱季就是臭水沟。十年间,经过了修筑防洪堤坝应对汛期洪水、再借助上游水库进行生态补水,再到污水治理、水土保持等一系列措施,石川河呈现出了现在草美水清的样子。
黄土高原生态的改变是黄河生态保护的缩影。正是一个个像毛细血管一样小流域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和改善,最终带来整个黄河流域生态的改变。从源头到入海,黄河的生态是有机整体。在黄河口,这一片湿地能够重获新生与黄河生态是否健康有直接的关系。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