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年,鲁班的妻子云氏看到自己的丈夫出门在外干活,遇上下雨,经常被淋湿,就想制作一件遮雨的物件。她把竹子砍成细条,蒙上兽皮,做成样子像“亭子”、“收拢如棍,张开如盖”的物件,这就是最早的伞。经过历代匠人的改进,伞最后成为大众用品。本书中的老鲁,是个邻居大叔,憨憨地凭手艺吃饭,制作的油纸伞也是最为常见的物件。但正是无数个这样的老鲁,秉承着匠人的风骨,传承着中国传统的手艺。
《油纸伞》
董宁丽 著
盛元龙 绘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本书选自《中华文化传承之匠心 工匠的故事》)
四月江南,淅淅沥沥的细雨里,隐隐飘过丁香的气息。
窄窄的巷子,撑一把油纸伞,脚踏在青石板上,“踢踏、踢踏……”
巷尾,老鲁家的油纸伞作坊开了几代。其实,店家本不姓鲁。不知何时,好事之人说伞是鲁班发明的,便呼其“老鲁”。店家憨,也应着,时光久了,到底姓甚名谁大家也不记得了,只“老鲁老鲁”地唤。
“老鲁,我订的伞好了吗?”
“好了,这就给你拿去!”
老鲁刚想放下手里的活计,客人道:“不急,等你手里的这点活儿做好了也不迟!我们说说话。”
“哎!”
“你说,你这铺子,在巷子最里头,就不怕没生意?”
“不怕,你这不也来了!”老鲁虽憨,却风趣。
“女儿要出嫁,没你这把油纸伞可不行哟!”
“这辰光啊,真是快。那时那么小的一姑娘,站着没比伞高多少,折枝丁香,满巷子跑,叫我老鲁叔,怎么就要出阁了……”
老祖宗定下的制伞规矩,一代代守着,老鲁更是如此。
打小他便跟着爷爷号竹,竹子的优劣一目了然,按着老鲁的话:“伞虽然不是金贵的东西,可只有材料地道了,才称手!”
老鲁把号中之后砍下的竹子浸泡在特制的药水里,泡出虫卵,以免日后生虫。
待晾晒干透,剔除变形的竹料,余下的竹子才能进一步加工。
寻常人家,怕伤了孩子,多半不让碰刀这样的利器。
可伞铺的孩子哪有这样的讲究,但凡拿得动削竹刀了,便跟着长辈学手艺。
“削竹子啊,得手、眼、心一齐使力,否则削出来的竹子粗细不均匀,丑;另外,手也容易受伤……”
不过,哪个伞匠的手上不是伤痕叠着伤痕呢?
将竹筒削成粗细一致的伞骨,还得用药水再浸泡、晾晒一次,继续淘汰变形的竹子,所剩才是经久耐用的材料。
有人笑话老鲁迂,怂恿他“精简”流程,老鲁愕然:“使不得使不得,不能让街坊们戳脊梁骨!”
给削好的伞骨穿孔,是老鲁的绝活。
大小骨孔的位置各不相同,老鲁从不丈量,有把钻子便手到拈来。
邻人称奇,老鲁道:“唯手熟尔!”
加上事先准备好的伞柄、伞头,老鲁几乎可以闭着眼睛把伞架拼装起来。
恍惚中,依稀忆起儿时,爷爷总夸他聪慧,三十六根伞骨从不会弄乱。
待伞架铺满铺子,老鲁便将棉纱线一圈一圈缠绕在伞骨上,用以固定伞骨间的距离。这是祖传的老手艺,线与线的间隔、松紧恰到好处。
伞骨制成以后,又是什么样的工序呢?小朋友们可以点击下面的音频来听一听。
工匠精神是古代工匠们在长期实践积累中形成的,并在中华悠久历史中不断流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宝贵财富。《考工记解》中,“周人尚文采,古虽有车,至周而愈精,故一器而工聚焉。如陶器亦自古有之。舜防时,已陶渔矣,必至虞时,瓦器愈精好也。” 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们日积月累不断追求技艺精进的精神品格。传承,从了解开始,让孩子们在故事中体会“工匠精神”的精髓。
小朋友们想要听更多关于工匠精神的故事,请点击下方链接!
工匠精神丨非遗老字号的故事,了解中国传统服饰之美(附7月19日“亲子共读”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