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 擦亮“象”往西双版纳城市名片——西双版纳2024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政务   2025-02-11 22:31   云南  

回首2024年,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声”入人心;一篇篇唱响时代旋律的新闻报道,展现新时代西双版纳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一场场惠民的文艺文化演出直达基层,让群众乐享发展成果,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年来,西双版纳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扛牢“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化理论研究阐释,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为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西双版纳新篇章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高举思想旗帜 凝聚奋进共识



“雨林云党课”、“望天树云讲坛”、“竹楼讲堂”、“火塘夜话”、“板凳夜谈”、“章哈说唱”、“傣语快板”、“三跺脚对歌”……从社区到乡村,从机关到企业,一场场宣讲活动浸润心田,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28b37ff447d64a6a819a0cad6cf8791.jpg

一年来,西双版纳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推动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各族干部群众凝聚起开拓奋进的思想共识。

100.jpg

凝魂聚力筑牢根基——把习近平文化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全州宣传思想文化干部培训工作要点,常态化抓好集中学习和培训教育,全州各级党委(党组)学习2100余次。建立“重点指导+日常调度”制度,对全州163个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列席旁听,进一步提升理论学习质效。

研究阐释持续深化——聚焦“习近平文化思想在西双版纳的生动实践”,积极申报国家、省级社科基金项目,组织开展省级“马工程”课题。进一步建强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借智引才善用上海智库资源,召开3场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座谈会,刊发“雨林时评”50余篇。

b40e86fc7978a0f4f2fa670b1244aaf.jpg

理论宣讲深入人心——全州开展理论宣讲2487场次,覆盖受众达10.85万人次。建立常态化理论宣讲机制,举办“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理论宣讲大赛,2个节目获省级决赛三等奖,3个宣讲作品获省第五届“彩云杯”网评大赛优秀奖,多条“学习强国”稿件点击量破百万,理论宣讲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增强。

一轮又一轮形式新颖、参与性强的宣传热潮,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广泛凝聚起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之基。


壮大主流思想 昂扬发展信心



《记者去哪里去有星光的地方体验夜经济新玩法》、《云南景洪市“泼出”10亿元热经济》、《云南西双版纳:让群众“就”在“家门口”》……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篇篇深入的报道,一段段精彩的视频,展现出西双版纳的发展新貌,记录着西双版纳儿女的奋进步伐。

一年来,西双版纳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围绕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时刻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大主题宣传,讲好现代化西双版纳建设的动人故事。

图片

正面宣传激昂澎湃——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推进落实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两区两城”建设成效等重要会议、重要节点、重要内容,办好“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改革扬帆谱新篇”等专题专栏,11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17次登上《人民日报》,各级媒体刊播西双版纳稿件2.8万余条次,全州干部群众牢记嘱托、真抓实干的生动局面被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形成推动西双版纳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声势。

微信截图_20250211164717.png

经济宣传提振信心——围绕“三大经济”、“七大产业”、“一种‘象’往的幸福”西双版纳品牌、“就在身边”服务品牌、旅居西双版纳,与经济部门同题共答,加强和改进经济宣传。组织“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沿着铁路看发展”、“走基层 看一线”等主题采访活动。央视财经频道聚焦西双版纳节庆经济推出“泼天富贵”系列报道,播发《“泼”天的快乐 “泼”出文旅热经济》记者一线观察,西双版纳旅游市场整治案例登上《人民日报》头版、《经济日报》专版关注“人象和谐共生”,西双版纳热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在《农民日报》头版刊发,人气旺、热度高、口碑好,西双版纳从全国多个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被媒体推荐入选2024活力城市,用新闻舆论为西双版纳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敲响了鼓舞士气的最强音。

对外传播讲好故事——成功举办第三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400余名学者、官员和媒体代表为国际传播事业献计献策,向世界推介西双版纳。主办“一江情·一家亲”国际人文交流、中老边民大联欢等国际传播活动,邀请海外传播官现场体验泼水节、澜·湄文化艺术节,相关浏览量突破19.6亿次,让世界看见了美丽西双版纳良好形象。
新时代的“西双版纳画卷”在世人面前徐徐铺展,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双版纳,走近西双版纳,感受西双版纳的独特魅力。


深耕精神家园培育文明之花



图片

从勐海县勐混镇“三小”工作模式、勐腊县勐腊镇会龙村“文明银行+”、勐腊县象明彝族乡“三个一”工作模式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基层治理相融合的新机制探索,到景洪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园”的打造,是西双版纳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的缩影。

图片

理想信念教育常态长效——策划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开展“强国复兴有我”“自强、诚信、感恩”等主题教育系列实践活动1600余场。思政建设、国防教育、法治宣传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统筹推进,各类宣教活动2000余场,有力引导社会各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榜样力量日益突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宣传报道“时代楷模”鲍卫忠先进事迹,积极抓好先进典型选树宣传,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4人获评“云南好人”,2人获评“新时代云南好少年”。

32e5fc98e323828ec100de1d8f4efd8.jpg

文明实践持续拓展——建立健全网格单位“结对共建”常态化志愿服务机制,全域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综合体,依托文明实践阵地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活动2万余场次,做强“德润雨林”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品牌,发动4.2万名志愿者参与“三下乡”活动和科普宣传……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凝心聚力书写新时代文明新篇章。

一次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明实践,让精神文明的花朵在西双版纳的土地上愈发灿烂。


赓续文化血脉繁荣事业产业



图片

取材自傣族英雄史诗的章哈剧《乌莎巴罗》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昆明等地亮相演出,半年多时间线上线下观看人数超12万,西双版纳民族文化的魅力再次彰显。

以文化人,凝心聚力。一年来,西双版纳州立足丰富文化资源,带动西双版纳文旅市场持续火热、文化产业加快增长、文化惠民成效显现。

微信图片_20250120160641.jpg

文旅融合发展稳步有力——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推动产业转型、业态创新,成立州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和广播影视产业联合会,命名3个州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171家企业参加各级文化产业博览会。云南景兰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被列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景洪市入选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微信图片_20241230114245.png

文化服务惠民利民——第十二届澜·湄文化艺术节火爆“十一”黄金周,助力节庆经济取得新突破,游客人次和旅游总花费同比增长37.14%和44.23%。应急广播体系全面建成,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应急广播终端全覆盖。“书香西双版纳”全民阅读品牌全领域开展系列活动1700余场次。“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等群众文化活动310场次,惠及206万余人次。

图片

文艺精品成果丰硕——西双版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族特色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灵感。完成文艺精品创作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累计推出重点文艺作品97个,18个文艺精品、20件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4件作品获得省级项目扶持……一系列精神文化产品把我州璀璨多元的文化和鲜活生动的时代气息充分展现出来,大大增强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微信图片_20241008104911.jpg

文化遗产保护全面加强——2024年“西双版纳·非遗赶摆场”购物节活动成功举办,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面推进,新增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8人、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9人,28个非遗项目进驻景区、民宿,古老的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民间文艺版权保护快速发展,登记作品版权同比增长229%,设立西双版纳民间文艺版权展示交易空间,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文明如潮,浩荡弦歌。

站在新起点,西双版纳州将持续在深化党的理论武装、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增强国际传播效能、繁荣文化事业产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建强文化人才队伍等方面下功夫、见成效,全力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再上台阶。


西双版纳发布

ID: xsbnwx


西双版纳发布

☆欢迎投稿☆

微信号:xsbnwx



编辑:李   玉
责编:潘欢欢
终审:王   晶
监制:孙   浩  岩温香


邮箱

xsbnrtv@163.com



西双版纳发布
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欢迎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