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富勒烯受体在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方面至关重要。然而,受体范围内不利的形态和低光子到电子的转换继续限制了光电流的产生和整体器件性能。基于此,广西大学阚志鹏团队引入一种低成本的极性分子苯甲酸酐,具有优异的协同性能,与传统的添加剂1-氯萘结合使用,以优化非富勒烯受体的聚集,相关成果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期刊。这种双加性方法精确地调节了各种受体的形态,显著提高了器件性能。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法在BTP碱衍生物中诱导形成具有致密多晶型结构的细纤维,实现了活性层中激子解离和电荷收集之间的最佳平衡。因此,在700-850nm的波长范围内,最佳器件的外部量子效率显著提高。最终,包括PM6:Y6和PM6:L8-BO的器件的功率转换效率分别达到18.27%和19.59%。研究结果揭示了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来控制非富勒烯受体的形态,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为更高效实用的有机光伏技术铺平了道路。论文信息:L. Bai, S. Chung, Z. Zhao, J. Zhao, Y. Sun, Y. Liu, L. Tan, J. Zhong, S. Lyu, H. Ji, K. Cho, Z. Kan, Modulating Acceptor Phase Leads to 19.59% Efficiency Organic Solar Cells. Adv. Sci. 2024, 2413051. https://doi.org/10.1002/advs.202413051薄膜太阳电池微信交流群,欢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