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得到上听了一本书,叫《深度工作》。这本虽然之前早有耳闻,但是一直未曾读到。今日听了下电子解说版,确实受益匪浅。不过仔细想来,用 “受益匪浅” 来描述其实并不十分准确,更恰当的说应该是“深有共鸣”。
在阅读这件事上,我们常常有一种误解,认为只要去读一本全新领域的书,就能够从中汲取大量的新知识。但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当我们贸然去学习一个全新的领域时,我们常常会感到迷茫和困惑,因为我们对这个领域没有任何概念,很难做到很好地吸收其中的知识。书中的内容,我们能够吸收多少、能够看懂多少,并不完全取决于书籍本身,而更多地取决于我们自己。
就如同一本医学书籍放在面前,如果是学医的人,自然可以看懂,并且看得津津有味;而如果是一个学建筑的人去看,那就如同雾里看花,虽然字都认识,但却直呼看不懂。这就说明,我们在看书之前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而书中也并非为我们提供了 100% 的新知识。
更真实的情况是,我们在看书之前,对书中的内容往往已经知晓最起码十之一二,并且对这些内容持有认可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和书中的内容产生共鸣,才能够认可书中的观点,并且产生很有收获的感觉。
也就是说,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感,不一定是从书中习得新知识的快感,而更多的是来自于我们对已有观点、认知的巩固,从书中得到了印证和升华,从而产生的愉快、自豪的快感。如果书中的观点和我们内心中的观点不符合,我们是绝不会去阅读这样的书籍的,就算开始了也会立即放弃。很少有人能够强忍着内心的不爽、不认可去读完一本书。如果有这样的人,确实很难想象他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或目的。也许这样的人,不是蠢材就是奇才吧。
所以,我们可以从书中学习到新的知识、新的观点,这一定是建立在我们大脑中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前提下的。
这个道理给了我两个启发:
首先,不要去贸然挑战超越自己太多“跨度”的书籍,因为我们的认知水平真的还不够。贸然去读也没办法产生共鸣,吸收效果很一般。就像一个小学生去读大学的专业书籍,即使他非常努力,也很难理解其中的内容。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逐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知识水平。
其次,我们选择的书籍,看似是我们的自主选择,实则是我们过往认知积累的选择。但凡我们觉得很有收获的书籍,不是书籍给了我们更多的新知,而是书籍唤起了我们内心深处的认可和共鸣,仿佛是作者写出了我们的心声一般。我们的阅读喜好和选择,是由我们的经历、价值观、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我们会被那些与我们内心世界相契合的书籍所吸引,因为这些书籍能够满足我们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
例如,一个热爱历史的人,会更容易被历史类书籍所吸引;一个关注自我成长的人,会对心灵成长类书籍更感兴趣。这些书籍能够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让我们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有人和我们有着相似的思考和感悟。这种共鸣不仅能够带给我们阅读的乐趣,还能够激发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当然,我们也要学会批判性地阅读。不是所有书籍中的观点都是对的,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书中的所有观点。我们应该在阅读的过程中,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书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判断。如果我们发现书中的观点与我们的认知不符,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或者查阅其他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总之,阅读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成长的过程。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会批判性地阅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阅读中获得真正的收获,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