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到家比较晚,睡得也晚了些。考虑到第二天可能起不来,我特意给自己做了自我暗示:“明天早上一定能早起,一定要早起。” 之前多次验证过,自我暗示还是很管用的。
今天闹钟响起后,我又闭上眼睛眯了几分钟才起床。想着早上要跑步,时间会很紧张,便匆忙收拾准备出门。然而,路过厨房时,我惊讶地发现窗外一片明亮,并非想象中的漆黑夜色。瞬间我就懵了,按理说这个季节早上6点的天还是黑的才对,我不自觉地抬起手表一看,发现时间竟然是07:05,并不是我以为的06:05。
我突然感觉有点时间错乱了,印象里 6 点的闹钟响后没过几分钟我就起床了,怎么一睁眼就 7 点了呢?原本计划好的跑步也泡汤了,心里多少有些沮丧。
我开始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可能唯一的解释就是我多睡的那 “几分钟”,我以为是几分钟,实际上却是一小时,我被大脑欺骗了。也许是因为我在睡着之后对时间的感知变弱了,再加上当时身体本能地还想多睡会,于是大脑就上演了一出瞒天过海的戏。
第一,人在睡觉时大脑对时间的感知变弱。人在睡眠过程中会经历浅睡眠、深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等不同阶段。当闹钟响起后又眯了一会儿,很可能进入了深度睡眠阶段。在深度睡眠中,大脑活动水平降低,对外部时间的感知能力也会减弱。这时,大脑对于时间的流逝判断就会出现偏差,可能感觉只过了很短时间,实际上却过去了较长时间。
第二,人在睡觉过程中大脑存在记忆偏差。大脑对时间的感知并非通过精确的时钟机制,而是通过对事件的记忆和认知来估计。当被闹钟吵醒时,大脑可能会快速形成一个 “刚刚被闹钟吵醒” 的记忆片段,而当再次醒来时,大脑会根据这个记忆片段和当前的时间信息来推断中间经过的时间。如果这个过程中大脑对这段时间的记忆不清晰或者出现偏差,就可能错误地认为只过了很短时间。
虽然大概清楚了“被骗”的原因,但是从结果来看,没能早起的后果是 “很严重” 的。
当我意识到已经7点时,就开始匆忙叫闺女起床、吃饭、洗漱。等把闺女收拾妥当,已经接近8点了。整体感觉就是时间非常不够用,失去了节奏感,忙忙乱乱的,最终闺女上学还迟到了。不仅闺女上学迟到,我自己原计划的很多事情也都没完成,比如跑步、得到听书、阅读公众号文章等。可以看出,虽然没能早起只是一个单一事件,但带来的 “不良后果” 却是一连串的,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
通过这个 “失败” 案例,我再次认识到了早起的好处:早起不仅带来时间上的富裕,更是让我对生活有了掌控感,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安排生活作息,做到有条不紊。
早起,看似只是每天多出来一个小时,但价值却是无限的。早起,就是在做时间管理,当你珍惜时间的时候,时间也会在无形之中回馈你。选择早起,就是为了得到更好的人生。
正如之前在辉哥文章中看到的:“七点起床能解决生存问题,五点起床能解决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