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2——
春节到,年味浓。燃放烟花爆竹作为传统习俗,承载着人们对辞旧迎新的美好祈愿,每一声爆响都仿佛在诉说着对新一年的期待。
然而,在燃放烟花鞭炮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一旦操作不当,可能会被炸伤,而炸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冲击伤、头面颈烧伤或吸入性损伤等,加上火药粉黏附在皮肤及气道上,增加毒性物质吸收,加大临床救治难度,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去年春节期间,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几乎每天都会收治烟花爆竹火焰烧伤的患者,今年也不例外。1月16日至今,烧伤整形外科已经收治了多例因烟花炮竹火焰烧伤的患者,有的是儿童被鞭炮炸伤头面部,有的是成人被烟花火焰烧伤。
春节,本应是阖家欢乐、幸福团圆的时刻,然而,烟花爆竹带来的伤痛却让许多家庭陷入了“乐极生悲”。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家长们一定要看护好孩子,切实负起监护人的责任。
如果不幸发生了意外,我们如何做好紧急处理呢?接下来为大家科普一下烟花爆竹火焰导致眼部、头面部烧伤等处的处理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烧伤急救五部曲,即“冲、脱、泡、盖、送”五字诀。
1.冲:就是用水对创面进行冲洗。当烫伤发生后,冲水是减轻烫伤危害和即时疼痛感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在具体的操作上。该选择15—30℃的凉水对创伤部位进行持续冲洗。
2.脱:指的是将创面部位相关的衣物脱去,能有效避免污染物及其他病原菌引起的感染。在具体处理上,需注意不要撕扯烫伤部位附着的衣物,可能导致进一步的皮肤损伤,而应将衣物从周围部位缓慢、轻柔地剪开或解开。
3.泡:指的是将烫伤部位置于凉水中,或采用干净的冷水毛巾局部湿敷。
4.盖:应选择干净的毛巾或医用纱布作局部覆盖,以达到保护创面的作用,切忌使用烫伤膏、酒精以及牙膏等物质,以免造成创面感染。
5.送:经过简单的处理后,要第一时间将患儿就近送医,期间不得按压受伤部位。
END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