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烟台市考古研究院工作回顾

旅行   2025-01-16 15:37   山东  



2024年

烟台市考古研究院

工作回顾

     2024年,烟台市考古研究院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文物工作要求,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促进文物保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踔厉奋发,考古工作取得新成绩。



01

考古前置讲担当

调查勘探双提升

     积极落实考古前置政策。承担全市考古前置调查任务,实施考古调查项目102项,调查面积1100万平方米;通过考古调查核减勘探面积约700万平方米,为政府、企业节约资金2000多万元。实施考古勘探项目114项,勘探面积约350万平方米,发现地下文物埋藏12处。通过考古前置工作实施,使地下文物得到有效保护,保障了全市基本建设工程顺利开展。



02

两线勘定显成效

文物保护挑重担

     1.对16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两线勘定工作。组织对古遗址、古墓葬类进行掐边勘探,为后期文物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高标准完成“四普”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全省文物普查培训班服务保障。安排专人参加全国和省“四普”培训。按照省、市普查办工作部署,分两批次开展全市“四普”工作督导,提高普查工作质量。


     3.配合有关部门对全市23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进行实地调查评估,出具文物保护意见。按照市文旅局工作要求,负责烟台海防文化研究会前期筹备并召开成立大会,为烟台海防文化挖掘、研究、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03

田野发掘抓主业

城市考古出新绩

     开展考古发掘项目8项,其中参与主动发掘项目2项,配合发掘项目6项。累计发掘面积约1.2万平方米,发掘墓葬260余座,清理各类遗迹1200余处,出土各类遗物1800件/组。

     1.大力推进“考古中国-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对莱州吕村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共发掘壕沟、壕沟围墙基槽、院墙基槽、灰坑、房址、墓葬、路等遗迹46个。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灰坑26个、房址3座。发现两条西壕沟内侧壕沟围墙和东壕沟南部通道,表明吕村遗址城址规划有序,功能明确,是胶东半岛区域内的大型聚落中心。


     2.配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和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实施“2024年威海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参与项目实地30-40米水深沉船点调查工作,取得重要收获,得到上级业务部门好评。        


     3.配合蓬莱富信乐器项目,对大皂许家村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160座,包括战国墓6座、汉代墓105座、清代墓49座。出土各类遗物700余件/套,包括铜、陶、铁、瓷器及铜钱等。该墓地时间跨度较大、出土遗物较为丰富,对研究蓬莱地区各时期墓葬形制特点、葬俗变化等提供考古学资料。


     4.配合招远清洁能源项目,对大岚村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共清理包括魏晋、唐、宋、明、清等各时期墓葬43座,出土遗物120余件/套等。其中明代墓志铭的发现较为少见,明确的墓葬纪年也为本地区其他类似形制墓葬断代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该墓志主人确认为周边村民先祖,该发掘工作也得到村里支持,为此送来锦旗予以感谢。


     5.配合荣乌高速改扩建工程,完成福山东留公墓葬和芝罘区北珠岩墓葬发掘。清理清代墓3座,其中东留公墓葬竖穴土坑砖石结构合葬墓,出土遗物包括酱釉瓷罐、瓷盏、铜币、铜钱、铁刀等。为进一步了解东留公墓地的时代和文化内涵提供了新的材料。

     6.配合龙口晨亮地块出让,对龙口周家庵墓地进行考古发掘。清理汉、宋、元、明、清等各时期墓葬47座,出土各类文物100余件。其中元、明时期多室墓为此次重要发现,为深入认识这一时期当地丧葬习俗提供了新的考古材料。 

     7.配合牟平区城市更新项目,对牟平东牟古城北翠里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5500平方米。清理汉、宋、金元、明、清等时期遗迹440处,出土各时期遗物500余件。包括建筑构件、生活用器、各时期货币等;另发现铜镞、铜带钩战国时期遗物等。其中汉代水渠用榫卯青砖砌筑,青砖饰模印纹,形制规整,以花纹砖装饰出展视效果,初步推测为汉代较高等级池苑景观遗存,这在山东省内汉代遗存中实属罕见,亦是实证牟平“千年古县”的考古佐证。


     8.配合牟平区城市更新二期项目,对牟平大寺巷遗址、文化里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5500平方米。该发掘区位于北翠里遗址东南部,共清理汉、宋元、明清等各时期遗迹900个,出土陶、瓷、铜、铁器等遗物约1000件。其中文化里村遗址发现明代房址、汉代瓮棺葬等为重要发现。另外出土1枚“济南府”玉印,对于研究牟平城发展沿革具有重要价值。 



04

课题引领重成果

研究阐释再溯源

     1.加强课题引领,多项相关研究课题获省市立项。包括:山东省青年文博人才项目2项,山东省社科项目1项,烟台市社科项目2项,其中烟台社科项目已申请结项。

     2.加快考古资料整理,编写考古报告或简报,进行考古研究和阐释。对福山孙家疃北墓地、蓬莱大皂许家村墓地、牟平东牟古城北翠里遗址、龙口西三甲墓地、莱州西关墓地、莱州东三岭子墓地、莱州西蚕庄墓地等800余件文物进行修复、测绘。编写《福山孙家疃北墓地唐墓发掘简报》《福山孙家疃北墓地发掘报告》等考古简报或论文6篇。

     3.出版《烟台三十里堡汉墓》专著1部,参与编著《山东文物大系——青铜卷》1部。



05

馆校合作开新局

区市共建谋发展

     1.与辽宁师范大学开展馆校合作,接收20名学生来烟进行田野考古实习,履行考古人才培养责任和义务,为考古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2.与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进行墓葬人骨研究,累计采集收取各时期人骨80件,高质量推进烟台科技考古工作。


     3.深入推进考古工作基地建设。与福山区合作建立考古工作基地,已完成标本室、修复室维修改造,二期维修改造计划2025年上半年完成。与牟平区博物馆签署合作协议,共建考古资料整理基地。




06

公众考古增自信

文保宣传树形象

     1.邀请烟台市政协委员20余人调研蓬莱大皂许家村墓地发掘现场,详细介绍考古发掘程序、墓地和出土文物历史价值,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2.举办牟平北翠里遗址、大寺巷遗址、文化里村遗址等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当地学校师生参观考古发掘工地,工作人员现场讲解遗址发掘过程和出土文物成果,近距离了解考古工作流程,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岁月深长,万物有期。新的一年,烟台市考古研究院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落实考古前置、加强文物保护、推进考古研究等方面开拓进取,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为烟台文物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烟台市博物馆


烟台市博物馆

服务号


烟台市博物馆
欢迎关注烟台市博物馆订阅号,带您了解更多烟台文博资讯。订阅烟博官微您还可以获得最及时的展览与教育活动信息。期待您持续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