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 促发展》连载: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如何理解“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深远意蕴?

政务   2025-01-23 19:24   新疆  
德国诗人海涅有句名言:“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回望历史,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无不以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作为“开路先锋”。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来说,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具有这样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正是在坚持“两个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一次次地摆脱了思想上各种不合时宜的束缚禁锢,拓展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形成独具特色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成就今天党和人民事业的辉煌气象。只有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我们才能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宏大的格局理解历史中国、当代中国,以更加充沛的信心和勇气走向未来中国。
“最大法宝”的伟力
“法宝”,一般是指神话传说中能产生神奇威力的宝贝。1939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喻为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自此,“法宝”被我们党用来形容独有的有效方法,“改革开放”“实事求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等都被称为“法宝”。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那么,“两个结合”何以被称为“最大法宝”?它的巨大威力究竟何在?
“两个结合”是我们成功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问题在于如何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使真理的种子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进而把它转化为改变中国的现实力量。很显然,照搬照抄、机械套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行不通。马克思恩格斯当年面对的是一个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西欧社会,列宁面对的是一个农奴制与资本主义并存的俄国,他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具体问题作出的具体结论不总是适用于中国。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现实国情,欲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指引和改造中国,就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
事实正是如此。在坚持“两个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独立自主原则的形成,都是其生动体现和展开,引领中国革命浩荡向前。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既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国家理论和民族理论,又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大一统传统相契合,有力维护了人民当家作主和国家团结稳定;集体主义的道德观念与家国情怀传统一经结合,便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热潮的壮志豪情。改革开放后,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小康社会”“一国两制”“以德治国”“和谐社会”等重大理念和政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精髓、中国发展实际、中华传统智慧的有机统一,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推动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坚持了“两个结合”。“中国梦”“全面小康”“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些贯通马克思主义精髓和中华文化精华的重大理念,生动说明我们党的理念和目标不仅具有科学的理论内涵,而且深深融汇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血脉之中,兼具强大而深厚的真理力量、道义力量。比如,脱贫攻坚目标中的“不愁吃、不愁穿”,既体现了对中国脱贫实际情况的深刻考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但愿苍生俱饱暖”民生理想的鲜活表达,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文化底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颇具文化韵味的论述,生动说明中华大地的山山水水,不仅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生存空间,也是安放我们内心世界的精神家园;在外交领域,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等,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丰富发展,也是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和中华民族天下大同、协和万邦交往之道的时代体现……藉于此,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能凝聚民心,中国理念和中国智慧更好传扬四海。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都是坚持“两个结合”发生深刻“化学反应”的产物,我们的优势、智慧和力量也来源于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两个结合”是我们过去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也是未来创造更大辉煌的必由之路。
思想文化上的新觉醒
从思想文化的角度讲,“两个结合”是我们党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文化自信重新认识中国和世界的过程,是思想上的革故鼎新、文化上的返本开新。“第一个结合”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把我们从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延安整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等都当属此列;“第二个结合”则让我们重新审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关系,把我们从文化虚无主义、西方中心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有力回应和破解了“古今中西之争”,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守正创新、自信自强,堪称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觉醒。
“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如果将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作为“第一个结合”产生的标志,那么到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正式提出“第二个结合”,已然历经了80多年。虽然“第一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的“中国具体实际”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前我们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也体现着“第二个结合”的要求,但是一直没有明确地、系统地并列提出。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华文化、中国历史乃至人类文明发展有了更为深刻和理性的认知,标志着全党全社会在思想文化上新的觉悟、新的觉醒。
——“第二个结合”极大解除了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的思想干扰,让我们在坚持文化主体性中阔步走向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这是近代以来一直萦绕在国人心中的大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不同看法。五四时期,学术界、思想界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判,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全面批判。在民族走向复兴、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从近代以后巨大的文化落差中走出来,以更为理性客观的态度重新认识自己的历史文化,重新审视传统中国和现代中国的关系。
从“第二个结合”的视角来看,传统与现代并非简单的对立或断裂关系,而是有着更为复杂的内在联系。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确有很大不同,许多时候确实需要超越传统,否则就谈不上发展进步。但现代对于传统的超越是继承基础上的扬弃,而非砸烂颠覆式的重建,现代社会的很多重要元素都是从传统中演化而来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文明的飞跃必须经由传统的苏醒,“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第二个结合”否定了将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截然割裂的片面立场,贯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
——“第二个结合”有力破除了对西方文明和西方中心主义的迷信,为人类发展进步开辟了新的道路和方向。在后发国家的现代转型中,“现代化=西方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认作颠扑不破的真理。从文化文明的视角看,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戊戌变法的“托古改制”、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的“德先生”“赛先生”,都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知,甚至有人认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反叛传统、学习西方的过程。然而事实证明,西方现代文明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带来了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人与人距离的疏远,以及人内心世界的失落等严重问题。
在寻求这些问题的纠治之道时,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中国和中华文化。20世纪70年代,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和日本学者池田大作针对东西方文化以及人类未来讨论了近两年,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人类的未来在于东方的中国,中华文化会引领全球。经由“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正确指引,又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身心、人我、群己、家国、天人等重大问题的深沉思考,让变乱交织的世界、踟蹰前行的人类文明看到了新的曙光和希望。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昭示了一条更为合理、更为人文、更为光明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
由此可见,“第二个结合”极大拓宽了我们的历史文化视野,为我们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历史中国、认识现实中国、把握未来中国提供了一把“金钥匙”,让我们对何以中国、何为中国特色有了更为深刻透彻的认识,大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相比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独立自主,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更为深层、更加持久、更有韧性。梁启超曾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鲜明地体现着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我们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从哪里来?很重要的就是从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明中来,从我们传承千年的文化主体性中来。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些文明特性从历史开端处就决定了我们文明的个性与高度,塑造了中华文明独特的“文化自我”。夏商周三代,中华文明已经初步确立了自身的价值观念和理想,开始形成自立、自主、自觉的历史意识和政治理性,深刻影响着此后中国绵延2000多年的经史、政教传统的根本走向。《周易》《尚书》《道德经》《论语》《孟子》等一部部原典之作,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根基,塑造了独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从“炎黄”到“华夏”再到“中华”,中华民族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创造了多元一体的璀璨文明。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是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根本所在。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不是西方概念中被建构出的民族国家,而是一个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近代以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和文化冲击,中国遭遇了所谓的“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中华民族不仅面临着国家蒙辱、人民蒙难的“亡国”之危,也面临着文明蒙尘的“亡天下”之忧,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主体性也随之经历了一个从失落到重新确立的过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科学玄学论战、中国社会史论战、“中国本位文化”论争、“全盘西化”论争等,都关涉对中华文明的性质、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定位的讨论,以及对中华文明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理论的探索,终究要由实践来给出答案。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中,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经过百余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带领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主体性,重新认识到文化意义上的“我是谁”,重新树立了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文明自信,重新在现代世界中确立起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对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东方大国来说,保持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和文化主体性尤为重要。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孔子曾说:“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经由“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确立起来的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和文化主体性,让我们得以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不盲从各种教条、不照搬外国理论,牢牢把握中国发展前进的主动权,使我们的民族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在世界文化的激荡和博弈中站稳脚跟。
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和文化主体性,不是一种封闭的、固守的、僵化的自我中心主义,不是要搞文化保守主义、文化民族主义。恰恰相反,我们大力倡导开放包容,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从而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事实上,一种文明没有自己的主体性和独立性,首先自身就不可能立起来,更不用说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互鉴。同时,只有保持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不断进行文明交流互鉴,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活力,以自尊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
打开面向未来的创新空间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前路漫漫、道阻且长,我们依靠什么走向明天、制胜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以更加自觉的思想和文化主动,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坚持“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我们就能在融通“魂脉”“根脉”中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理论。马克思主义是指引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科学指南,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具有5000多年深厚文明底蕴的中国大地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赋予其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同时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滋养和充实马克思主义,实现两者“互相成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经由“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在中国大地深深扎下根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面向未来,只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发掘中华文明宝库,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就能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永远保持理论上的科学先进。
坚持“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我们就能在中华大地上不断拓展完善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远从周公以来三千年,远从孔子以来两千五百年,其间历经不少衰世乱世,中国民族屡仆屡起,只是这一个传统直到于今,还将赖这一个传统复兴于后。”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中华民族历史上在物质、精神和制度方面的所有创造,最终都会沉淀为我们这个民族身上的文化血脉,给予今天的中国人以深刻的启迪,并转化为我们发展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丰厚滋养,让我们更坚定、更有力地走向未来。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们走自己的路就有了坚实的底气和定力,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和挑战又何惧哉?!
坚持“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我们就能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不断推动中华文明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返本开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常见情境,西方文明多次回到古典源头去寻找启示,中华文明也不断回到历史的根脉获得滋养。也要看到,任何一种文化都诞生于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转化和改造。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党提出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基本原则。这种“取”和“去”,既有一个判断标准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物理切割”或“外科手术”,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坚持“第二个结合”,我们就能用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观察中华传统文化,把那些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积极因素提炼出来,并使之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思想上的解放,是最彻底的解放;文化上的主动,是最大的主动。只有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实现一次又一次的文化创造,我们的精神才能不断从被动走向主动,走向自信、包容与成熟。中华民族正是以革故鼎新的精神和气度走到了今天,中国共产党正是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书写了历史。只要始终坚持“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我们就会有思想文化上的“自知之明”,在明白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中不断自我革新、锐意进取,在“亘古亘今,亦新亦旧”的现代中国赓续创造伟大文明。

来源: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主编:任丽瑛 责编:裴文辅 肖许润 编辑:海妮萨古丽

投稿邮箱:1440842205@qq.com

岳普湖零距离
讲述岳普湖好故事,传播岳普湖好声音,弘扬岳普湖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