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 促发展》连载: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社会心态?

政务   2025-01-24 11:51   新疆  
躺平、内卷、佛系、精神内耗、情绪价值……这些有些人时常挂在嘴边的“流行语”,不仅表达着人们的特定情绪和内心感受,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心态的广泛关注。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网络世界里,许多职场人甚至小学生都在吐槽“压力山大”,各式各样的“解压神器”备受青睐,焦虑、迷茫等消极心态似乎日趋普遍。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关乎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可谓“兹事体大,不可不察”。这就需要我们理性分析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的总体状况,深入探究社会心态之变背后的内在机理,从而培育和塑造更为积极、更加健康的社会心态。
厘清当下社会心态的主流和支流
社会心态是整个社会总体性的心理倾向和情绪态度,也通过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内心感受和心理体验表现出来。如果把社会心态比喻成一条河,那么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是这条河里的一滴水珠、一朵浪花,并且相互影响、彼此感染,共同汇成了这条河的总体面貌。因此,我们把握当前中国的社会心态,既要看这条河的水珠和浪花,更要观其全貌和全域;既要看河面上的波澜和起伏,更要看静水深流和流势走向。也就是说,关键就在于辨析其主流和支流,同时高度关注展现出来的新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得出相对客观、令人信服的结论。
那么,当前我国社会心态有哪些特点?总的来说,就是两句话。第一句是整体上呈现积极健康、向上向好的态势,第二句是相对消极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显现。
中国社会心态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今天的中国人更加自尊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从仰视到平视,中国人的这种自尊自信经历了一个重新建构的过程。以文化视角观之,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不少知名人士就曾主张废除汉字,认为“中国文字,既难传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宣称欲使中国不亡必须废孔学,而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虽是出于求发展、求进步之心,亦可见当时的不自信程度之深。从积贫积弱、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全面小康,在民族走向复兴、国家走向强盛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日渐增强,心态上也实现了从极度自卑到自信自强的转变。“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我们不是生活在没有战争的时代,而是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争的国家”……这些话语都生动表达着人们对国家的认同、对发展的信心。这种自尊自信的心态,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印证。比如,听古风乐、练八段锦、穿新中式服装,追逐国潮日渐成为新风尚,网友将其戏称为中国人的“血脉觉醒”。一切流行皆是社会心态的反映,“血脉觉醒”的背后,是当代中国人对自己国家、民族的深沉热爱和由衷自信。
当前中国社会心态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更为理性平和。自近代起,在与外来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碰撞交织中,中国人的心态曾经历过不少激烈的震荡。100多年前,在西方的坚船利炮和文化冲击之下,我们的民族自信心跌入谷底,落后挨打的痛楚致使国人心态趋于敏感而激进。改革开放后国门大开,五光十色的西方世界向我们扑面而来,现实的差距同样震动着我们的心灵,非理性的声音不绝于耳,不少人称“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经过长期艰苦奋斗,我们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积累了自信底气,社会心态也逐渐变得成熟起来,日渐趋于平和而从容。现在,我们能更加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国家和社会,更加客观地看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比如,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更多人不再只是简单抱怨或其他情绪化表达,而是多了一份理性、一些思考;面对极少数国家的“唱衰”或“捧杀”,大家比以往淡定从容多了,心态上也不会随之忽上忽下、时喜时忧;面对网络上一些“耸人听闻”的事件,更多人选择“让子弹飞一会儿”;等等。这种理性平和的心态,反映了人们对国家和社会的信心,是中国人在经历了诸多起伏后历练出来的,说明整个社会心态更具韧性、更加稳定。
更加开放和包容也是当前中国社会心态的一个鲜明特征。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今天的中国人视野更加广阔,心胸也更加开阔,更能以包容的而非偏狭的、共情的而非自我的心态来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愿以“美美与共”的态度理解不同于自己的文化和观念。这种开放和包容,突出体现在融汇古今中外上。从东方到西方、从传统到现代,多种多样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在这里交融,我们敏锐而不敏感、坚守而不保守,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的有益成果,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认识自我的同时拥抱世界,在容纳传统的同时展望未来。要看到,开放包容与自尊自信、理性平和是一体的,没有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自尊自信容易滑向自大自负,说到底还是不自信;而只有建立在清晰坚定的自我认知、自我认同基础之上,开放包容的心态才能有所依托,我们也才能真正做到理性平和。
在看到我国社会心态总体积极向上的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一些消极的、负面的心态和情绪。比如,一些人生活动力不足,悲观消极的心态时有浮现,“躺平”情绪在年轻人中的影响不容忽视。“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舒服”“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等言论有所流行,“躺文化”“丧文化”“废文化”在部分青年中受到推崇。再比如,焦虑情绪在社会各个群体中、各个年龄段都有所凸显,虽然从国家整体到每个个体都有了相当程度的积极改变,但“唯恐太慢”的紧张感并未消散,许多人担忧“被抛弃、赶不上、没未来”。相比起身体的辛劳,“心累”成了更为常见的状态表达,甚至有人认为“当下的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无处安放、难以解决的焦虑损伤了生活的幸福感。与焦虑相伴并生的是迷茫心态,一个典型的现象是“一边焦虑一边迷茫”,想要改变现状却不知如何着手,“既无力又无助”,无处安顿的内心世界、难以寄托的思绪感情、价值意义的缺失成为许多人内心的隐痛。虽说积极与消极心态共存本是正常现象,但这些消极悲观的心态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冲击主流价值、削弱发展信心,需要我们反观自照,理性看待、积极面对。
对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的复杂特点,我们要全面辩证地看待,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综合来看,我国社会心态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消极悲观情绪只是主流之上泛起的微澜。以上述的“躺平”情绪为例,既要看到其消极负面的倾向,切实加以引导和克服,也要看到很多人虽常自我调侃为“躺平青年”,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消极颓丧,“躺平”更多是一种自嘲式的自我调节。面对快节奏生活的压力,想要松气歇脚、休息一下也在情理之中。反过来说,这种自嘲的表达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从容与平和,反映了社会包容和进步的底色。而且,这些非主流心态,并非具有“针尖对麦芒”的激烈对抗性,是源自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厘清了主流与支流,就不会陷入片面性的视角、过度放大负面因素而影响对全貌的判断。
“心”变化背后的缘由
当前中国社会心态为什么会呈现这样丰富而复杂的特点?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社会心态产生的原因和变化的大背景中去考察。作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社会心态发生变化的原因要在社会变迁中去分析寻找。借用网友的一句话:我们要写心态,就不能只写心态,还必须写社会、写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社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不仅影响着个体的心理状态,更在宏观层面上塑造着整个社会的心态。
—这种“心”之变,与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深刻变化有关。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和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转型与变革,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经济结构调整、科技水平提高等方面,也深刻反映在人民群众的心态变化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耀眼的成就,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不仅显著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为个体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而且满足了人们的自我实现需求和自我价值感,在精神上给予人们充分的自信和底气。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极大增强了人们的自尊心和自豪感,自信自强成为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鲜明底色。
与此同时,这种急遽的变化“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高速的发展也使问题和矛盾在短时间内集中呈现,必然会对人们的心态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中国是以现代化追赶者的姿态出现的,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相较于西方国家而言,我们的社会处在更加迅速而剧烈的变动之中,我们面临的问题及由此产生的精神压力自然可想而知。农家的鸡鸣狗吠犹在耳边,高楼大厦的丛林已赫然耸立;阵阵马蹄声还未远去,飞机高铁转眼间纵横千里;犁耙锄铲上的土渍尚新,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传统的伦理道德受到冲击,新的观念制度正在生成建立……中与外、古与今、新与旧的交织碰撞,在更小的时空范围内高密度压缩,不仅同一时空中生活着思想观念差别巨大的人群,我们自身也被潮流推动着迅速调整、持续改变。在这快速的奔跑与改变中,人们的心灵要跟上前进的脚步,不断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角色要求,无疑会承受相当的压力,这对人们心理调适能力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学者将这种现象概括为快速发展导致的“失重感”。今天人们心中的焦虑等情绪,很大程度上也是这些压力的一种映射。
—这种“心”之变,也缘于现代化社会的生活状态。我国社会心态发生的诸多变化,不是中国所特有的现象,而是世界范围内的共同课题,显示出现代化带来的普遍性矛盾与困境。现代化极大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社会的组织形式、人类的生存样态发生大变革,必然给人们的心态带来亦喜亦忧的变化。就生产方式而言,工业化的迅猛推进快速提升了生产效率,大众心态也随之趋向于效率优先和实用主义,这种对速度和产出的过度关注也导致了竞争压力的加剧和普遍性焦虑情绪。就生活方式而言,从世代定居到高度流动、从乡俗民规到法律契约、从宗族家庭到独立个人……社会关系的重构使个体获得更多生存的自由、发展的权利,同时也使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习俗受到挑战,人们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和价值观,这也引发了人们内心的迷茫和情感的无所依托。从世界范围看,焦虑和迷惘始终是转型社会的一个普遍性心理现象,而且因为转型的迟滞常常具有持续性。在从“静止社会”到“变迁社会”的剧烈变化中,社会心理失去了同一性,不可避免地陷入趋新与守旧、改革与保守、现代与传统的对立冲突中,这时人们会感到内心矛盾、无所适从、困惑迷惘,甚至感到前途渺茫。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出现“迷惘的一代”,美国出现“垮掉的一代”,英国出现“愤怒的青年”,今天的日本有“宽松世代”,韩国也出现了“三抛世代”,都是典型的例子。
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特征,也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扩展了信息传播渠道和人们的交流空间,推动形成开放、多元和包容的氛围。但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对信息技术的严重依赖,加深了虚拟世界里的群体性孤独和迷茫,电子化、技术化、数字化、虚拟化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现实化、情感化的人际交流方式。除此之外,信息的迅速传播带来了情绪的迅速传染,社会心态的流变性也更强,当铺天盖地的信息把人们网罗其中,往往会形成“信息茧房”,从而放大个体情绪、固化片面认知。不少研究者认为,网络化、智能化使社会心理的形成传导加速,加剧了“零散心态”向“共享心态”的演化,成为焦虑、暴戾等消极心理的“放大器”。
—这种“心”之变,还与当代社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有密切关系。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正在经历大调整、大分化、大重组,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此起彼伏的挑战加深了人们的迷惘、困惑和担忧。世界秩序能否保持平稳?国际经济形势能否复苏向好?大国之间能否和平共处、互利共赢?这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正在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深刻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模式、情感反应和行为策略。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认为,人类已经进入“风险社会”,工业社会在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巨大风险挑战。在当今这个充满复杂性和多变性的时代,人类社会越发处于“深度不确定性”之中,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叠加形成的“超风险格局”初见端倪,人们的心态变得更为敏感和脆弱。同时,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素增多,传统风险、现代风险、转型风险“三险合一”,国内与国际、网络与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风险与不确定性因素聚合而相互作用,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可能不期而至。这种外在的不确定性,表现在社会心态上就是焦虑迷茫越发普遍,缺乏安全感和确定性的情绪浮现,个别群体的悲观情绪蔓延。这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人们内心世界留下的印记。
—这种“心”之变,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中面临的挑战直接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经历数十年高速增长后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在破旧立新、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有所放缓,一些人感受到了压力,就业、收入甚至整个生活状态都受到一定影响,并随之产生某种消极悲观的心态。我国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财富和收入差距依然较大,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机会差异,部分人群由此产生了“相对剥夺感”与不满情绪。教育、就业、医疗等民生领域的短板弱项也成为焦虑心态滋生的土壤,如“鸡娃”现象背后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等原因;“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也反映了就业形势紧张、人才供需结构性失衡等问题。此外,与新冠疫情相关的负面感受带来的消极心理尚未彻底消弭,社会紧张也在各种突发事件的冲击下被进一步放大,从而造成了较大的心理消耗,部分人群消极感知过载。当这种压力缓解和释放不当时,就难免引发耗竭倦怠、消极悲观的社会心态。
可以说,正是我们所处的如此迅疾变革的时代,正是我国经济社会必经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当前我国社会心态必然是多样多变的,既有积极向度、也有消极因素,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转型的印记。我们今天的社会心态,就是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心声”,也印刻着时代浩荡向前的“心迹”。
幸福生活需要“养心”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写道:“夫国者,人之积也。人者,心之器也。国家政治者,一人群心理之现象也。是以建国之基,当发端于心理。”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心态秩序”的概念,认为其与生态秩序、社会秩序一起构成了秩序的重要内容。不管是于国家、社会而言,还是于家庭、个人而言,培育和滋养良好的心态都至为重要。现在,社会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更需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包容、进取的社会氛围,让人们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找到“此心安处”,实现社会心态与社会运行的良性互动,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将改善民生作为塑造良好社会心态的基石。社会心态中部分消极因素的产生,是民生领域存在短板、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尚未得到更好满足的现实反映。社会心态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作为其基础的现实问题的解决。例如,民众在经济方面焦虑的减轻,有赖于共同富裕的扎实推进以及更加公平合理收入分配格局的建立;家长对子女教育焦虑的缓解,有赖于教育资源配置的更加均衡化以及社会流动渠道的多样化。近年来,我国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广受认可的成效,但也要看到一些不足依然客观存在,一些“老大难”问题的解决也并非一蹴而就,仍需一步一个脚印持续努力。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人们拥有稳稳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主动加强心理干预、提供社会心理服务,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构建积极社会心态的重要途径。2018年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开始以来,试点地区100%的高校、近95%的中小学和96%的村、社区已设立心理辅导室或社会工作室,着力为人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疏导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心态作为“众心之心”,背后是无数鲜活的个人和他们的情感,只有充分尊重关照大家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感受,积极社会心态的形成才有扎实基础。尤其在面对重大事件时,我们要科学认知、据实评估对个体和大众造成的心理情绪影响,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教育、心理治疗等。更多关注源头发力、主动预防、系统解决,主动提供面向个体、群体、社会的多元化服务,搭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全方位、全周期、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完善的心理服务体系机制来应对负面心理和不良社会心态,提升公众心理抗逆力和韧性。
善用文化和价值观的力量来滋润人心。人要从容地、诗意地栖居于这个世界,不仅要有物质文明作为基础,也需要有精神文明提供滋养。文化如水,可以滋润人心、抚慰心灵,帮助人们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找到锚定点和恒定点,在精神上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减少焦虑、迷茫与无所依归的孤独。必须重视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的作用,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安顿人的身心,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化育作用,用古代先贤之道、圣贤之教来完善人格、涤荡人心,从而寻求精神的充盈、生命的完满。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流思想价值和道德文化滋养人心、滋润社会,建设崇德向善、友爱和谐的社会风尚,倡导健康向上、理性包容的职场文化,着力祛除网络戾气、弘扬网络新风,让人们在工作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温情和善意。
我们还要做好自我心理调适调节。“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纵然身处陋巷而不改其乐,2000多年前孔子的感慨启发我们,幸福作为一种主观的情绪体验,它的秘诀往往不在于锦衣玉食,而是在我们的心念之间。面对迅速变化的世界和快节奏的生活,更需要我们当好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掌握好幸福的主动权。一方面,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理性对待外在压力和各种挫折,形成合理的心理预期,善于跟自己达成积极而非消极的和解,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而非情绪的“奴隶”,以积极乐观的姿态体味人生的风雨彩虹。另一方面,我们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面对压力和挫折时做好自我疏解调节,同时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发展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不断充实丰满我们的内心世界,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适度的“松弛感”,让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成为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现代化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有着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有些阶段难以逾越、有些困难难以避免,我们历经艰辛、爬坡过坎的发展历程,不仅是对中国社会的挑战和重塑,也是对中国社会心态的淬炼和考验。当我们的社会心态在时代洪流中受到洗礼、更加走向成熟时,中国社会的进步、现代化事业的推进、民族的复兴就有了更加坚不可摧的心理基础,我们的人民也经此涵育并展现出更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和风貌,迈向更加全面的发展。

来源:人民出版社   学习出版社 

主编:任丽瑛 责编:裴文辅 肖许润 编辑:海妮萨古丽

投稿邮箱:1440842205@qq.com

岳普湖零距离
讲述岳普湖好故事,传播岳普湖好声音,弘扬岳普湖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