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类的祖先是条鱼?

旅行   2024-08-27 17:00   北京  



4亿年前,一条不起眼的鱼,鼓足勇气,从蔚蓝的水域迈向未知的陆地。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迁徙,而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鱼鳍逐渐演化成四肢,呼吸从鳃过渡到肺,身体结构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重塑。正是这勇敢的一跃,奠定了四足动物,乃至我们人类存在的基础。


从鱼类到人的过程,数亿万年间发生着奇妙的生命演化


所以说人类是从鱼进化来的?别怀疑,我国科学家已经证实了!从鱼到人演化过程需近5亿年,先后经历了最早的无颌类演化变成有颌类、肉鳍鱼类,之后登上陆地变成两栖类和哺乳动物,最终演化成人类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的四篇论文发表在2022年9月28日nature杂志


实际上,人类的祖先和我们平时吃的鱼分属于硬骨鱼的不同支,这两者并不相同。

第一支叫做辐鳍鱼类,其中就包括我们经常吃的鱼。目前我们能见到的现生辐鳍鱼包括常见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以及一些在水族馆里的鱼类。


现代鱼类头骨标本


另一支硬骨鱼类是肉鳍鱼类,这一支我们不常见,但是和人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就是因为肉鳍鱼类中的一支最后爬上了陆地,变成了四足动物。


4亿年前肉鳍鱼类的头骨模型


肉鳍鱼的鱼鳍肉鼓鼓的,看起来充满力量,这是因为它的鱼鳍中有内骨骼,这种内骨骼就是人类手臂和腿的雏形。正因为先出现了这种具有内骨骼的肉鳍,才能支撑足够的体重,才为四足动物爬上陆地提供了先决条件。


肉鳍鱼类模型


从4亿年前的鱼类爬上陆地,再到现在的人类,人类到底是怎样从鱼类祖先演化而来的?大家对这段历史是非常好奇的,而我国有着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些化石材料可以去研究,把整个关系到我们脊椎动物的演化的支线联系起来。这些发生在亿万年前的改变,现生鱼类很难给我们一个准确的答案。而大部分的古鱼类也已经消失了。那该怎么办?方法很简单:化石。


三叠纪空棘鱼新种化石

野外发掘始新世美国绿河特异埋藏鱼类化石


为了揭开这些化石背后的秘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卢静和她的团队会进行各种研究,为化石们进行一场“重生”之旅。从细致的清理修复,到高科技的CT扫描,再到精妙的三维重建,每一步都如同在精心雕琢一件艺术品,让沉睡的化石焕发新生。标本会不断向我们透露过去所不了解的演化信息。它每一个特征、每一个新的内部信息都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全新的惊喜。尤其是CT扫描技术的引入,让化石研究迎来了复兴。研究人员不再需要将珍贵的化石切成薄片,而是可以通过CT扫描获得详细的内部结构图像。这就像给化石做了一个全面的体检,每一个细节都无所遁形。


卢静老师操作VR设备

蝶柱鱼下颌化石标本(手拿)与计算机重建图对比


随着研究的深入,也许未来我们还会在中国找到更多的早期四足动物演化证据,帮助我们揭开四足动物起源的奥秘。



本周四晚19:00,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特邀卢静研究员,带你一起寻找我们的鱼类祖先,讲述堪比恐龙复活的物种发现故事。通过她的分享,你一定能更深入地去了解脊椎动物的演化过程,了解鱼类从水到陆生活的演化历史,对古生物、化石、考古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预约直播间,我们不见不散~~




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

第742位讲师  卢 静


卢静,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古鱼类学,特别是早期硬骨鱼类演化研究。在国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导开发三维表面数据编辑、渲染及VR交互设计软件Vayu 1.0,主导开源三维可视化软件Drishti的系统更新和迭代工作。先后获得“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中国古生物十大进展”等荣誉。


扫码预约,精彩不容错过


微博、小红书、腾讯新闻平台

关注"中国国家地理探索"账号
同步进行直播


一起突破未知边界,探索奇趣星球~



参考文章:

我们用重建出的化石脑,找到了人类的祖先:一条勇敢爬上陆地的鱼|卢静  格致论道讲坛
卢静:追寻四亿年前的人类远祖  科学大院
首都科学讲堂|古鱼探秘——四亿年前,我们的祖先爬上了陆地  首都科学讲堂


编辑:依依、好一

制图:柿子



中国国家地理
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商务合作:010-6486939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