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自然驿站】获得2024年GADA全球建筑设计大奖 装置设计类别金奖

旅行   2024-12-31 17:25   北京  

近日,2024年全球建筑设计大奖Global Architecture Design Awards揭晓最终获奖名单,在来自全球36个国家的700多份参赛作品角逐中,“中国国家地理自然驿站”斩获装置设计类别金奖。同时,中国国家地理营地打造的墨脱自然驿站项目,被列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等联合公布的《第二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名单》。在交旅融合相关会议上,中国国家地理营地总经理郭颖谦以墨脱自然驿站为例,进行“用科学的力量实践交旅融合”主题交流分享。

创刊74年的老牌科学传媒,其二维层面的科学传播内容,何以跨越成为三维立体的创新型科学体验空间,又何以在文旅新业态融合、创新文旅消费场景等领域屡屡崭露头角,探索出助力文旅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科学力量实践交旅融合 

科旅网络链接中国之美


青藏高原东南角高耸群山环绕之中,一路咆哮的雅鲁藏布江在南迦巴瓦峰脚下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大弯后,调头南下,切割出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峡谷深处,“莲花秘境”——墨脱,坐落于此。


墨脱县城中心,同样藏着一座秘境公园——莲花公园,青山绿水、亭台楼阁、栈道相连,平静的湖面在盛夏绽放满池荷花。



2024年,从春天到夏天再到深秋,莲花公园内再添一道体验极致景观的“科学”风景线。“秘境飞羽”鸟类主题自然驿站、“会飞的花”蝴蝶主题自然驿站、“中国巨树”零碳自然驿站、“峡谷相逢”地质主题自然驿站、“深林大猫”猫科动物主题自然驿站、“幽谷奇兰”兰科植物主题自然驿站,六个中国国家地理自然驿站在莲花公园依次落成,从地质到生灵,从苍穹到林间,从幽微到庞大的奇趣生境,构建起首个覆盖区域特色地形地貌与典型自然物种的自然驿站矩阵。



坐落在墨脱重要交通节点位置,并连点成线的自然驿站矩阵,科学解读并艺术呈现了墨脱的地理地貌、生物多样性等独特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当地民众和游客的每一次观览,对墨脱的了解和整体认知,也会一步步加深。


文旅产品创新、文旅业态深度融合,需要向着精品化、垂直化、专业化的方向创新发展。中国国家地理自然驿站正是这样一种有效探索和实践,是“交通点位+旅行线路+深度内容”的创新结合,让民众和游客得以体验自然之美、探索科学互动、领略文化内涵,打造呈现目的地独特文旅IP,推动交旅融合不断创新、纵深发展。


打造独特本土文旅IP 

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


事实上,墨脱自然驿站矩阵只是中国国家地理营地将科学体验融入文旅开发的典型案例及其中一环。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中国国家地理文创驿站、新疆喀什自然驿站已经落成,西藏林芝自然驿站、江苏阳山自然驿站、新疆阿克苏自然驿站、新疆喀什自然影像中心、西藏墨脱自然中心等不同地域、不同主题的自然驿站和自然中心,也即将踏上“征途”。在中国国家地理营地的远景规划中,根据六大自然带及八大生态系统,将中国划分为近50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未来计划在每一个单元建设自然驿站,以科学内核、科技手段、艺术呈现,表达每一寸土地的差异化之美。



近年来,随着游客需求愈发多元化和个性化,传统的观光旅游模式也逐步转向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深度体验游、休闲度假游等新型旅游。然而,文旅行业仍然面临着产品同质化、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缺乏灵魂和特色等难题。


因此,深度挖掘自然资源和人文精神的内涵,成为中国国家地理营地团队与文旅目的地深入探讨、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地大物博、景色壮美、差异显著,拥有从赤道到极点地球上最完整的自然地带,有雨林、草原、沙漠、戈壁、冰川等所有景观类型,有着不可思议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悠久灿烂的多元文化。发现每一寸土地的本土之美,发掘每一个地方独特而鲜活的灵魂,将体验科学深度融入文旅开发,是团队的初心和使命。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中国国家地理营地形成了一套从发现美、记录美、传播美到体验美的全流程方法论和产品体系。作为以自然科学为内核,融内容、路线、三维体验于一体的的创新型科学文旅体验产品,自然驿站的打造,分为深度内容系统解读、科旅线路踏勘开发、落地实施三大板块。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研究员任茂智认为,中国国家地理自然驿站从发现自然美到与文旅行业深入融合,体现出了科研价值、科普价值和文化价值。德国能源署驻华首席代表、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执行主任陶光远也表示,如果各地都能有自然驿站,会给旅行者带来知识,能够帮助旅行者真正理解一个地方。新疆昌吉州景区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长兵认为,自然驿站不仅能帮助景区运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更是为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注入了活力和创造力。


自然中的微型博物馆 

物理互动是文旅体验的“常青树”


每个占地面积约15平方米的自然驿站内,有15-20个互动内容模块,带来丰富有趣的观览体验,如同扎根在自然中的微型博物馆,深受游客喜爱。借助听声音、转滚筒、做拼图、开盲盒等多种互动形式,吸引体验者动手寻找答案,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在科学体验、物理互动中乐此不疲。


在墨脱“幽谷奇兰”兰科植物主题自然驿站中,酷似大布包的玻璃钢模型,将墨脱特有种秀丽兜兰难以被观察和理解的欺骗性传粉过程,变成了一个可以触摸和俯视的小型装置;“秘境飞羽”鸟类主题自然驿站内的一处声音互动模块,采集了墨脱六种叫声各异的鸟类,按下按钮,就可以聆听到它们各具特色的声音。在上海世博文化公园中国国家地理文创驿站蝴蝶主题科普互动展,通过发光灯箱的窥孔和转动互动转盘,不同形态的虫卵和幼虫面孔展现出精彩的微观世界,让观众直观了解蝴蝶从卵到成虫的变化过程。在喀什自然驿站,一个绿色转盘活动装置,演示了胡杨为降低对水分的需求,自行断枝的有趣过程。



采用物理+科技互动模块的形式,是中国国家地理营地总经理郭颖谦带领团队对世界各地知名博物馆进行调研后得出的结论,并在实际运用中得到了游客的正向反馈。在传统博物馆的展陈和当下风靡的以AR、VR技术为代表的沉浸式文旅项目之间,有趣有料有创意的物理互动展陈方式,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常青树”。


自然友好 

为文旅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底色


将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实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GB/T 17775—2024)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明确提出“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建设和运营符合绿色低碳发展导向”的绿色发展理念,并将其作为“等级划分前提条件”之一,贯穿于资源、环境、产品、服务等方面。此外,新《标准》在景区建设、运行、管理等多个环节提出绿色先进技术引入要求,如景区应强化节能、低碳、循环等新技术的全过程应用,“宜采用节能低碳的设施设备和环保型材料”,引导景区加快旅游服务内容的绿色教育功能创新,加强科普设施和讲解体系建设,倡导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绿色消费观。


“自然友好”、绿色发展,也是中国国家地理营地与各个文旅目的地以及合作伙伴共同创作时,最为关注的一个契合点。从策划设计到制造安装,均秉承对自然“最小干预”的重要原则,在建造方式上,自然驿站采用整体制作、标准生产、组合安装的方式,运用人工智能(AI)数字建模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3D打印、高清影像数字扫描、太阳能电池板材、光伏技术等多种技术方式;材料上部分使用可循环回收材料进行再利用,在开发、生产、使用全过程中尽量实现节能减排,将自然友好理念和低碳环保技术充分融入到产品中。


墨脱“中国巨树”零碳自然驿站可谓其中的“典型代表”。驿站整体采用光伏板吸收太阳光能源,内置安全系数最高的钠盐储能电池,可为驿站照明等提供自给供电,外墙使用环保塑木,其循环再利用资源占比达85%本地岩石石笼填充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干预,满足全球最高要求的零碳建筑认证。



无论是在城市空间中的文创驿站,还是在极致自然中的自然驿站、自然中心,中国国家地理营地将在探索自然、体验科学与文旅深度融合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迭代升级,打好“科学牌”“绿色牌”“特色牌”“融合牌”,打造具有地理文化内涵、呈现中国之美的本土文旅IP,在求新求变求质中更好满足市场需求,提升旅游消费质效,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转载自“文旅中国”APP

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

中国国家地理
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商务合作:010-6486939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