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的一些年轻人还在被“996”支配时
东北人早早囤好各种吃食
窝在家里,火锅一涮,电视一看
盘坐在自家热炕头上侃大山
这种一年一度的“猫冬”时光
真是看得我们羡慕的哈喇子流一地
有网友建议
这种“干半年休半年”的生活方式
应该在全国范围大力推广
可见“猫冬”真是东北人独有的幸福时光
东北猫冬生活,一点不闲着
东北的冬天常常与冰雪联系在一起,部分地区9月就开始下雪,到第二年5月街头仍会残留着厚重的冰层。
漠河街头
作为国内纬度最高的地区,东北的寒冷自然不令人奇怪。冬季的平均气温,通常都在零下20℃左右,而有些地方,像漠河,零下40-50℃都是常有的事。
在东北点啤酒可别点常温的,
因为常温的比冰冻的更凉
这是因为户外温度比冰箱冷多了
图为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索菲亚教堂雪景
不仅仅是气温低,东北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常伴随着强烈的大风。
正如人们常说:“大风天天有,小风三六九。”长达半年的漫长冬季,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极大程度限制了东北人的日常活动。
东北的冬天,
常常是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但最让人陶醉的,莫过于雾凇的奇观。
然而,正是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东北人独特的生活习俗——猫冬。
这不仅仅是躲藏寒冷的选择,更是东北人民应对寒冷冬天的一种智慧。猫冬也绝非是躲起来懒懒散散度过寒冬,在东北的人们从未真正闲着。
“猫”在北方方言常用作动词,为躲藏之意。
以前东北人猫冬真不是主动选择,
而是因为环境所迫。
由于冬季鲜菜匮乏,东北人自然想出了许多应对之法,囤菜就是其中之一。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家家户户将蔬菜运往自家地下菜窖。大白菜、萝卜、大葱、土豆是主要的储藏品,因为其他蔬菜无法长时间保存。
哈尔滨村民窖储大白菜 供应冬季边市场
最让人被震撼的,是东北人为猫冬准备的囤货量,堪称东北人的“双十一”。当南方人还在论斤甚至论个买菜时,东北人已经在论吨购买了。
长春一园区花式晒秋菜 大葱铺满台阶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土豆山”、”大葱墙“,就连停车场也未能幸免,整整齐齐堆放的大白菜几乎占领了整个空间,简直是强迫症患者的天堂。
哈尔滨大街小巷处处都在晾晒大白菜等秋菜
冬储秋菜,或许是东北人冬季生活中的安全来源,但光囤菜是远远不够的。
腌酸菜、咸菜几乎是东北人家家户户都必备的本领,这项工作从秋天就开始了,每年都要腌好几大缸,无论是炒菜、炖肉,还是包饺子,它们两都能派上大用场。
东北人家的厨房木架上总是摆着大大小小的坛坛罐罐,吃时挑出几种咸菜,以各种颜色搭配之,如红辣椒配绿芹菜,胡萝卜配芥菜头切的细丝等等,如果洒点香油,绝对是美味。
东北腌酸菜
北方人不管什么节日都爱吃饺子,在东北亦是如此。入了冬、腊月里备年货频率更甚,全家齐上阵包饺子。
包好的饺子,有的随意地撒在外面大街的雪地上冻,有的讲究一些则会码得整整齐齐,放到户外晾冻。
一些东北人家也会蒸上几笼黏豆包,放在室外冻上,吃的时候只需热一下,便能吃上一冬天。
回收“速冻饺子”
对于这些露天储存的食物,东北人不担心它们会脱水变质,毕竟他们可是自学成才的物理大师,还发明了“万物皆可冻”。
冬季的东北户外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
简直就是个天然的大冰箱,
正好适合储存食物。
图为沈阳实拍5000斤大鱼埋雪里保鲜
黑黢黢的冻梨、邦邦硬的冻柿子、全身是孔的冻豆腐、软塌塌的冻白菜......这些在南方人眼中可能是“黑暗料理”的东北冻货,实际上却是东北独有的美味,难以复刻的东北风味。
冻秋梨
猫冬生活,真带劲!
尽管寒冷,东北人依然保持高涨的生活热情。家里温暖如春,周围的世界可能是冰雪覆盖,但他们依然有自己的一套冬季娱乐和社交方式。
“锅里有肉,窖里有菜,屋外有柴”,这句话是东北冬季最朴实的生活写照。
东北传统民居室内
在东北,冬季天黑得早,天亮得晚,白天的时间通常不超过8小时。简单来说,猫冬的快乐生活最简单的概括就是“睡了吃,吃了玩,玩好了睡”的节奏。一个漫长的冬季,就在炊烟袅袅、白雪皑皑中悄然度过。
猫冬的乐趣,只有真正猫过的人才知道,简直爽到不行!
谈到吃,东北人为猫冬储存的大白菜、萝卜、土豆、腌制的酸菜咸菜、饺子、豆包、冻货......就都派上了用场。
严寒的冬天,正是吃炖菜的最佳时节。万物皆可下锅的炖菜,恰好迎合了蔬菜匮乏的旧时东北。
东北乱炖又名丰收菜,素有大杂烩之意,“万物皆可炖,一切在锅中。”
炖一锅菜需要长时间加热,正好配合了火炕的温暖。锅底炖菜,中架盖帘,上蒸黏豆包,一边烧炕一边做菜,等菜炖好,黏豆包也蒸透了,一家人团坐在滚热的火炕上,吃着热乎乎的炖菜,足够抵抗凛冽的西北风。
因此东北冬季的暖炕里,总有一股“东北乱炖”的味道。
黑龙江省雪乡飘起的炊烟
另一个经典就是酸菜炖粉条,一大盆端上炕桌,热气腾腾,酸香扑鼻,吃上一口便暖透了心。
偶尔,粉条换成土豆块或冻豆腐,吸饱了酸汤,口感更加丰腴爽口。豆腐、粉条、猪肉……这些食材若少了那一口酸菜,整个味道就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翠翠绿绿的大白菜,到了东北人手里,
就创造出白菜猪肉包子、酸菜饺子、
酸菜火锅,冬天来了,整上两口。
图源:沸腾吧火锅第一季(东北酸菜白肉火锅)
在东北吃饭,讲究的是一种气氛——大碗吃菜、大口喝酒,豪爽又朴实,完全体现了东北人的性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无道理,为了抵御寒冷和艰难,东北人在漫长的冬季里,用大锅一炖,凝聚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坚韧。
东北酸菜汤
烧炕和暖气解放了中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冬季生产力,也为猫冬时期东北的娱乐活动解锁了更多姿势。
唠嗑,作为最简单的社交、娱乐方式,东北人天生就有一股浓烈的唠嗑基因,而“猫冬”时光更是让他们尽情表达的最佳时机。
甭管你是谁,一进东北家门,第一句“上炕上炕”绝对让你无法拒绝。炕上一坐,腿一盘,瓜子磕着,热茶喝着,你一言我一语,要不了几句,就能秒变“自家人”。
网上流传这样一句话:“东北不养 i 人”、“东北最负盛名的特产,e人绝对算其一”。据说每一个东北小孩从小就被教育:“见人别不说话”。
甚至有玩笑话说:山东人的不孝是不考公,东北人的不孝是不说话。
※i人、e人,分别在MBTI人格测试中代指内向(i)和外向(e)的一类人
大家炕上吃、炕上睡、炕上唠,绵延不断的“嗑”就跟炕头的柴火一样,不能中断,不能冷场。
东北话也有着天然语言优势,对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不仅容易听懂,还有着天然的感染力和幽默感。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村民大都是河南移民来的
村民进入冬闲季节,人们在家唱豫剧
传播娱乐文化
过去冬季,也是东北艺人卖艺的旺季。
东北小品二人转,最早就是冬天人们将演员请到家中炕前表演。由于空间狭小,舞蹈动作施展不开,就全靠一张嘴,用幽默和机智填满整个冬天。
在哈尔滨开往至漠河的K7041次列车上
表演中的东北二人转
不猫在家,还能干啥?
当然猫冬也并非都躲在家不出门,在东北,更多的户外猫冬生活,让冬季充满了色彩。
东北人玩冰是一绝,这靠的就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给他们一块冰,能开辟出上百种玩法。
比如有在冰上,车拉爬犁的。
也能在公园,看大爷滑冰比赛。
或者是整点南方人爱看的龙舟比赛,都是(huá)龙舟,不过这次是滑而不是划。
从这些角度看,东北的冰雪文化体现的正是东北人这种不畏惧恶劣的自然环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风貌。而最能体现东北人个性的也许要算冬泳活动了。
辽宁沈阳冬泳
每年寒冬,成群的冬泳者毅然扎进冰层,拨开冰碴,迎接零下十度的挑战。
他们那跃入冰水的身影,似乎在诉说着不畏严寒、勇于拼搏的东北气概。水面上,蒸汽袅袅升腾,而水下的他们用身体力行展示着何为“冰雪之乐”。
这里不仅有本地的“老勇士”,还有来自南方的“新勇者”,他们一同挑战寒冷,享受这份特殊的冬季运动带来的快感。
2024年2月24日,黑龙江省大庆,
各地冬泳爱好者零下15度低温参加挑战赛
除了冬泳,冰钓也是东北冬季文化中的一项独特活动,颇有“独钓寒江雪”的“参禅”体验,俗称凿冰窟窿钓鱼。最初,冰钓是为了应对冬季食物匮乏的生存方式,捕鱼者时常面临落水和冻僵的危险。
如今,冰钓已成为一种冬季娱乐活动,和滑雪、溜冰一样,解救了不甘心窝在家“猫冬”的人们。
冰钓
有时候,人们甚至也会在在冰面上或岸边搭起帐篷,带上温暖的炉子和丰盛的食物,全家人聚在一起守着渔竿,家里的宠物也被带来凑凑热闹。
待春天临近,松花江有些江段开始融化,大多的江面依旧是白皑皑一片,还有人在江面凿冰捕鱼,或是坐在帐篷里冰钓
不过,冰钓仍需格外小心。冰层厚薄不一,薄弱的冰面会在不知不觉中下陷,危险系数极高。因此,务必避免在湖心处垂钓,临岸开洞钓鱼会更加安全。
还有一种冰钓的过瘾版——冬捕,在吉林西部的冬天千里冰封,一些的湿地和南方湿地在冬天时呈现出很不一样的景观,滋生出精彩的冬捕文化。
位于吉林省西部松花江畔前郭尔罗斯大草原上的查干湖,是现今世界上为数不多仍保留着远古渔猎方式的地方。
每年12月底至春节前一个月,冬捕吸引了大量鱼贩和游客前来。
查干湖冬捕开幕式
冬捕的方式已从最初的“守株待兔”演变为大型集体劳作,数十人协作,通过繁复的凿冰、下网、起网等步骤,场面极为壮观,单网捕获量可达到数十万斤。
2018年12月26日,吉林松原查干湖迎来了“红网”,单网捕捞约30万斤。
零下20度的低温,虽然限制了大多数人的户外活动,但哈尔滨人却正好相反,这正好能激发人们的灵感。每年冬天,在松花江上,都可以看到一种特殊的职业,那就是采冰。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采冰现场
哈尔滨的松花江畔是我国最大的采冰场,发源于长白山和大兴安岭的松花江水结的冰,干净透明、晶莹剔透,非常适合用作冰雕的原料。
每年冬季,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便依赖这些冰块,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冰雕群,展现出冰雪旅游的盛大魅力。这个冰雪大世界的面积相当于140个标准足球场,也成为了吸引全球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在阳光的照耀下,冰雕闪闪发光,吸引众多游客玩雪赏冰
东北人要么选择猫冬,要么做候鸟。
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
越来越多的东北人选择飞往温暖的南方,
享受阳光沙滩与海风的抚慰,
海南三亚,也逐渐成了东北的第二故乡。
尽管如今选择猫冬的人逐渐减少,
但“猫冬”这一概念,
却在历史中沉淀出了更加深远广泛的含义。
中国国家地理视频号
大美中国,山河锦绣
更多精彩视频在这里
本文创作团队
编辑:广平
设计:巍巍
图片:视觉中国、网络
话题
你冬天喜欢选择去哪里玩呢?
来评论区,给大家讲讲你的计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