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蓝海的风云巨变中,步入2025年的玉溪新能源电池企业如何破浪前行?新春之际,记者随市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专班调研组走进企业,触摸产业的脉动,感受到的是坚定的发展信心、铿锵的前行步伐和持续增强的创新力度。
走进位于云南红塔产业园区的玉溪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6亿平方米锂电池隔膜项目建设现场,技术人员正抓紧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企业生产副总经理王飞介绍,三号生产线即将试产和验证。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立足技术创新、工艺提升,生产出全球最薄隔膜,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丰元(云南)锂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烧结炉释放出炽烈的高温。企业负责人认为,新能源电池长期增长的态势没有变,企业今年有信心实现产量和产值翻番,同时将适时启动三期项目建设。
走进位于云南澄江产业园区的云南鼎宝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喜介绍,年产2万吨正极材料中试线已完成单机试车,年产4万吨生产线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今年,企业计划3月底实现试生产。同时,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推动实现一体化发展,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在玉溪高新区龙泉片区,云南烨阳新能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正极材料生产线机器轰鸣。企业副总经理钱宏表示,今年,在行业洗牌大潮中,企业将立足创新技术精炼内功提升竞争力,创新机制大力推进供应链建设,创新理念多渠道推动资源整合;加大融资力度,上马磷酸铁生产线,推动一体化发展,继续扩大正极材料产能规模,抢抓需求多元化机遇。
刚刚出差归来的云南坤天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边辉,拖着病体全力以赴投入到二期项目建设和研发机构搬迁工作中。他表示,正是因为看好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前景和玉溪发展优势,集团公司正致力于将玉溪基地打造成为其最大的负极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
当落地玉溪的新能源电池三大主材企业新年迈出新步伐之际,新能源电池下游应用项目建设也在加快推进。在位于玉溪高新区九龙片区的云南蓝力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试产线上,工人正在吊装新能源叉车部件。企业副总经理王年财介绍,今年企业将加快推进特种车辆许可证办理、生产基地建设、配套供应商开发、国内外市场拓展等工作,力争新基地早日建成投产,实现年产2万台目标。
在云南蓝力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试产线上,工人在吊装新能源叉车部件。
三年前,玉溪立足资源换产业,以全产业链发展的新姿态站上新能源电池产业赛道,随之构建起“矿产资源—正负极和隔膜三大主材—锂电芯—锂电池—下游应用—回收利用”全产业链雏形。在新的一年中,玉溪新能源电池企业面对资本无序进入、行业过度竞争、国际贸易争端等带来的挑战,坚定选择迎风破浪、奋楫前行。
来源:玉溪市融媒体中心
撰文/摄影:唐雯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