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疯了吗?鼓励年轻人啃老三年

学术   2024-11-06 07:05   河南  
给躺平找一个理由。
今天,热搜第一是一位复旦教授:

支持年轻人啃老,还至少要啃3年。


理由大家可能也都想到了:

探索世界,认识人生,发现不同。

这种鸡汤文,大家不知道看了多少遍。

为了避免年轻人说他何不食肉糜,教授特别指出来:

有条件的可以啃老,没条件的千万不要啃老。

这还用说嘛,没条件也得有的啃啊。

关于啃老的话题,其实讨论过很久了,主要就是两个时代背景:

年轻人就业难+老龄化社会。

前段时间,网上一直讨论的话题就是:

全职儿女。

什么叫全职儿女?

因为现在很多家庭,爷爷奶奶或者父亲母亲的退休金,都比年轻人的工资高,很多年轻人一旦失业或者找不到工资。

就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份工作:

做全职子女,可以给长辈提供看护服务,比如送医,也可以提供情绪价值,比如嘘寒问暖。

长辈要做的只是付出自己部分退休金来支付全职儿女的工资。

这是一种自嘲的说法,其实就是啃老。

代际补贴在中国家庭里其实是不需要儿女付出太多承诺和代价的。

绝大部分中国的父母对子女真的没话说。

但啃老这件事,在父母和家人这里可能没有问题,特别是女性长辈,比起父辈更容易宽容子女。

不过传统的价值观里,还是对啃老不太待见的。

比如亲戚之间,邻里之间,往往是比较偏社达设定的。

年轻人心理负担也比较重:

有条件的年轻人,能躺平但是不敢躺。

没条件的年轻人,想躺平但是没法躺。

这个时候,就要专家出来干活洗地了:

给你一个躺平的理由。

你尽情躺吧,不但要躺,而且至少躺三年,这不是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而是探索生命的厚度,拓展人生的体验,认识世界的不同。

这些话,怎么说呢,很有迷惑性。

你说它不对吧,听起来很有道理。

你说它对吧,但是其实很难落地。

因为真正有能力的家庭,早就给安排好出路,没有什么能力家庭,也一早去做牛马。

不上不下的家庭,才有可能被忽悠到。

所以,我们把专家这种话统一称为心理按摩:

它并不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只是让人心里舒服一些,如果能成为有关部门某些政策的万金油和润滑剂,那就更好了。

这可能是大多数专家存在的意义。

就这样。

(免责声明:本文为经济学教授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或者购买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或者购买依据。)       

经济学教授
教授帮你读懂经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