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于历史长河不过一瞬之光,但对于一家发源于民间的公益组织,却是由细微种子至茁壮劲草的蜕变历程。2004-2024,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成立20周年,作为中国第一个由企业家为主体的环保公益机构,我们看到,在20年发展中,企业家们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其影响力、号召力,以及链接资源的能力,解决了一些社会问题。值此20周年之际,长期关注环保及公益领域、关注阿拉善SEE的资深媒体伙伴,以第三方视角,观察2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公益行业规范化,尤其全球环保声浪背景下,阿拉善SEE这一聚合600位企业家会员的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的成长历程和所带来的探索和示范;以及透过项目运营、筹款传播等多个维度,观察企业家对于环保本身及公益治理的思考、动机、逻辑与行为方式。本专题系列文章在凤凰网公益频道集结刊发,获授权转载。
2004-2024年,在20年时间的宽度里,共有2037位企业家(截至2024年8月31日)在阿拉善SEE这个环保公益平台上驻足过,期间,或告别离去,或坚守如一。时至今日,近600多名企业家汇聚于此,仍然称得上是中国最具专业能力、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的企业家环保公益组织。
一定程度上,在充满变幻与未知的时代洪流中,阿拉善SEE所20年间所经历的光环、挫折和成就,折射出的是中国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亦或是时代与环境的发展与变迁。
2004年6月5日上午,在一众企业家的投票选举中,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正式成立,刘晓光饱含激情地宣读了《阿拉善宣言》。媒体报道的解读是,标志着当代企业家精神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为中国公共领域转型提供了一个环保公益治理的组织模型”。2004 年6 月4 日,掌管着合计约两万亿元总资产的大大小小的企业家们,汇聚到了月亮湖边。那一晚,大家在混乱之后最终达成共识。
我们希望中国经济愈来愈发达,人民愈来愈富裕,我们希望人与人之间更加友好和善,我们希望中华大地山清水秀,一片生机勃勃,我们希望世界人民共同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地球村上,我们梦想一个人人有机会实现自己心愿的大同世界。——选自《阿拉善宣言》
这是中国企业家第一次以群体共和的形式进入环保公益,它所承载的意义,可能已不局限于环保项目的运营本身,更凸显了20年来,企业家群体在商业文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开启对环保事务的探索,是环保意识的觉醒。阿拉善SEE的一个重要使命,是推动企业家参与公益、环保活动,用资金和行动,自觉承担更多生态责任和社会责任。通过会员发展、会员维护和会员服务,保持会员人数稳定增长,推动建立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环保平台。然而,在最初的发展阶段,让这些在企业里说一不二的大佬们,在“一人一票”的决策模式下如何妥协与相处?早年间在媒体等外界观察者眼中,“开会、吵架、改章程”是这家组织的议事规则中不可或缺的“三件事”。但毋庸置疑,在阿拉善SEE,正是基于公平与制衡的组织基因与文化基因,以及“把权力关进笼子”的理念,成就了“制度胜利”的环保公益长期主义。如前所述,2037位中国企业家在这个环保公益平台上聚散离合,但每一次“聚”的时刻,是基于相同的价值观,以及自身对中国环境的忧虑。这些企业家以及所有爱心企业、社会公众、环保公益伙伴,都是环保事业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贡献者。正如创始会长刘晓光所言,“我们通过阿拉善SEE来探索人与自然的共生之道,诠释企业家的社会责任。阿拉善SEE承载了我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诸多理想,社会准则、诚信体系、公益行动、责任意识、组织建设。”
阿拉善SEE从不避讳失败。早期的一些项目算不上特别成功,在创始秘书长杨平看来,背后原因既包括企业家与专业团队之间存在认识上的矛盾,也包括会长任期过短、长期战略难以延续,以及中国农村问题本身的长期性与复杂性等因素。
这是一把双刃剑。阿拉善SEE也通过两面剑刃,让每一届治理团队的资源和能力最大化。2005-2008年,阿拉善SEE先后与当地社区尝试过温棚项目、奶牛养殖项目、沼气项目等20多个项目,这些最早先的探索,为的是从根本上解决牧民的生计问题。但这些项目基本都以失败而终。后来发现,只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牧民找到替代性产业,将环保与扶贫相结合的社区发展模式,才是真正解决荒漠化问题的关键所在。2006年,创始会长刘晓光邀请国内外专家组成战略委员会,对阿拉善地区进行为期1个月的调研。经调研后,将阿拉善SEE的定位确定为:用3-5年的时间,以阿拉善地区为重点,以社区发展项目为核心,形成成功案例,为中国荒漠化、沙尘暴的治理提供可以推广的经验与模式。阿拉善SEE第一次组织专家对阿拉善地区进行战略考察,制定发展方向,对机构发展影响深远
2007年7月28日,在阿拉善SEE年度理事大会投票表决通过了“基于阿拉善、不限于阿拉善”的战略调整。这意味着,将荒漠化治理之外的生态保护与濒危物种保护均奉为己任,环保业务向全国各个省市延展。2008年12月,本着上述策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发起成立SEE基金会(注册名: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2014年12月,基金会升级为公募基金会,明确将基金会打造成一个孵化器,扶持中国环保公益组织。2016年,第六届治理团队提出“资产重组”,环保业务得以更加聚焦。第六任会长钱晓华说,“公益需要企业家的现代管理经验,公募产品的设计、募捐、执行和评估审计全过程都需要经营的智慧。”20年,九任会长,阿拉善SEE章程已修订了14版之多,这也是这样一个中国民间环保公益机构不断适应组织发展,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组织治理体系和构建良好的制度保障不断探索的过程。有媒体在报道中写道:“对这家机构来说,人可以换,制度可以修正,文化可以调整,而会长交接的这面会旗,是不可变更的坚定传承”。每一任会长,都有不同的治理风格和工作重点。每一次推动,也是在“前任”的基础上,稳步向前。第九届治理团队任期,通过梳理品牌战略、拓展多元捐赠渠道、推动项目更新迭代,阿拉善SEE项目议题不断整合、细化、延展。包括SEE基金会在内,发起成立的8家环保基金会,聚焦当地本土环保项目,拓展形成了更广阔和立体的环保格局,实现了“公众参与”到“行业认知”的双赢。阿拉善SEE品牌生态
构建新商业文明需要每个参与企业的努力和实践。同理,在阿拉善SEE,在平等与制衡原则之下,要传承在腾格里沙漠蒙古包里聚合的环保公益初心,每一届治理团队责任重大,都要费尽心思在2年任期内(第七届治理团队任期3年),调动每一位企业家的资源和力量,开拓环保项目,提升募捐能力,推动业务向更纵深处延展。
有人认为,企业家精神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契约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精神。“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和灵魂,“社会责任”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础,而“契约合作精神”则是企业家精神得以延续的方式和手段,三者缺一不可。
以SEE基金会为例,自2014年公募至今,其所聚焦的环保项目已相对成熟,涵盖了荒漠化防治、气候变化与商业可持续、滨海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教育、长江大保护、绿色供应链、行业发展支持等几乎所有全球热门环保议题,并链接带动中国1200多家环保公益组织,一起保护环境,推动变革。然而探讨一家企业、一家组织的社会意义,不仅仅是其所创造的价值,更在于观察其是否能提供一种成功示范,以及范本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环保项目的开展,是环保公益组织的业务所在,我们想看到的,更是权责之外,带给社会的推动意义。社会组织存在的公共价值之一,就是帮助解决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在阿拉善SEE,企业家把商业智慧和市场思维带入环保领域,通过“授人以渔”的方式,在地开展环保项目的同时,创造价值、导人向善,并通过教育普惠,激发他人参与环境保护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各方价值共创、互惠共生、协同互动的目标,从而真正地带动本土居民参与其中,让项目可持续。比如,阿拉善地区,通过提升梭梭的衍生经济价值,增加了当地牧民的收入;在西北秦岭,通过“鹮田一分”项目打造上市“鹮乡米”公益产品;在西南山地滇金丝猴等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区域,推广喜马拉雅蜜蜂的规模化养殖……这种将环保公益项目与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相结合的方式,链接了公益产品与市场,开发了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态产业,搭建了社区与市场接轨的有效路径,让生态保护项目可持续,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这种模式,也帮助阿拉善SEE实现了机构与社会的共同进步,在促进社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助力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此间20年,是中国公益组织阵营飞速壮大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通过建章、立制、问责,构建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历史时刻。国家环境信息公开体系逐步构建,生态保护修复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生态文明建设,阿拉善SEE也在中国创造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的时代,交出了一份“成绩单”。 从一个群体,到一个组织,再到专业化、职业化的制度性运作,有更多像阿拉善SEE这样的环保公益机构,在守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持续探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组织价值等方面,通过登上根据国际环保规则搭建的交流舞台,奋力提升着中国民间组织的能见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