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缺钙引起的苦痘病
苹果缺钙引起的痘斑病
桃树缺钙新梢顶端萎缩,新叶畸形,果实顶端褐枯
钙是作物生长发育重要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经调研发现,多少年来在果树生产中,不少果园由于只重视化肥(氮、磷、钾)的投入而忽视了钙等其他微量元素的施用,加上果树根系对吸收钙的能力差,因原料不同,叶喷后渗透差,吸收慢,从而导致钙元素在树体内移动性差等特性,使果树的缺钙现象越来越突出。
作物缺钙会引起多种生理病害和生理障碍,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开花坐果,造成果品质量变差。
钙在树体中不易流动,新叶首先表现出缺钙,顶端幼叶尖端卷曲呈钩状,逐渐变成棕黄色的焦枯状,并向下部叶片扩展,严重时整条新梢枯死;根系生长受到显著抑制,根短而多,尖端常褐变枯死;花朵萎缩;尤其核果类果树易得流胶病和根癌病。
果树缺钙在果实上表现更为明显,有时叶片虽不缺钙,但果实已表现缺钙,引发多种生理病害,严重影响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及耐贮性。苹果苦痘病、水心病,桃顶腐病,梨黑心病以及樱桃裂果等,都与果实中钙不足有关。缺钙还能引起果实着色慢、口味变差、不耐贮藏等,会直接降低收入。
▼果树缺钙的5大因素:
1、根系吸收差
钙离子只能通过根尖区形成凯氏带的区域吸收,而吸收各种养分能力强的根毛区是形成凯氏带的主要区域。
由于根毛区位于根类区的后部,那么紧靠根毛区以前的根尖幼嫩部分(伸长区、生长点、根冠),由于伸长生长老化过快,而使逐步老化的根毛区失去吸收钙离子的能力。
2、移动性差
钙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靠蒸腾液流的动力,运送到旺盛生长的器官,并且钙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很差,基本上不再进行二次分配利用,所以蒸腾强度越大,生长时间越长的器官,运送的钙素就越多。
果实的蒸腾强度远小于叶片,加之钙的移动性差,叶片中的钙难以向果实转移,这也是为什么叶片没有表现出缺钙症状而果实却出现严重缺钙。套袋果比不套袋果裂果多的原因也是如此。
3、维管组织堵塞
果梗含有较多的草酸,可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晶体而沉淀,而草酸钙晶体随果实成熟逐渐增多,堵塞了维管组织,从而障碍了后期钙的输入,导致果实缺钙。
4、土壤原因
土壤中碳酸钙与磷酸钙是钙的主要来源,但有些沙质土壤,酸性土壤,以及种植多年的老果园、重茬果园,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果园等,常存在钙素严重不足。
5、拮抗作用
土壤中铵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镁离子等,能与钙离子产生拮抗作用,抑制果树对钙离子的吸收和利用也会影响果树对钙的吸收。
▼果树补钙有三个黄金时期
果树每年对钙的吸收高峰期有三次:
第一次在落花后的20至30天左右,此期可积累钙的30%左右,建议钙、硼同补;
第二次在果实膨大期,此期可吸收全部钙的50%左右;
第三次在采果前20至30天左右,此期吸收的钙可供明年春季果树生长对钙的需要。
其次在果园增施有机肥,培肥土壤,促进果树对钙的吸收和利用的同时,提倡在三个钙吸收高峰期针对性根外补钙,提高钙的浓度和施用质量。
▼果树补“钙”记得要加“芸苔素”
眼下,4月底是果树补钙的一个黄金时期。
而很多农户表示,自己使用了钙肥但效果任然不佳,并产生“为啥叶片不缺钙但果实严重缺钙”“为啥补了钙肥还是缺钙”等困惑。
那么应该如何补钙呢?
补钙除了要避开上面的“雷区”之外(拮抗作用、土壤问题等),可以采取土壤补钙配合叶面补钙的方式。土壤补钙一般在施基肥时进行,叶面补钙采取少量多次,在需钙高峰期补钙最佳,当前也正值果树钙需求量较高时期。
并且果树补钙还有一套黄金搭档,你知道吗?
由于作物茎秆及叶片上的角质蜡质层,单一用叶面钙肥钙肥很难穿透,又因为钙肥的分子结构比较大,很难穿透气孔,也是造成钙肥不易吸收的原因。
而芸苔素甾醇能快速穿透蜡质层,并提高叶面代谢,增大叶面气孔开合度,大幅提高作物对钙元素的吸收。
由于果树吸收土壤中钙元素主要靠根毛区,而根毛区老化较快,有效吸收时间较短。而芸苔素有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以及生长素等综合作用,可促进果树根系细胞分裂生长,增加毛细根数量,从而提高对土壤中钙元素的吸收利用。
钙在植物中移动性较差,芸苔素可以调节果树激素水平,加速果树的代谢作用,提高树体内细胞液等流动性,大幅提高钙在果树中的移动性,加速钙的传导运输,同时增强幼果的整体生长发育速度和蒸腾强度,提高幼果对钙的竞争吸收能力。
芸苔素可调节果树养分供给结构,使养分向果实等生长发育旺盛的点运输,避免叶片对钙的过于争夺,导致果实出现缺钙症状。同时芸苔素可增加叶面叶绿素含量,提高相关酶活性,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养分累积运输,进一步促进果实生长发育。
最后提醒各位农户,除了选择一个合理的补钙方式在果树三个重要时期进行补充之外!大家注意氮肥的使用量一定要合理,氮肥过多会导致严重缺钙。特别是在采摘前20天禁用氮肥,这样会大大提高果实的品质。
怎么补好钙?
钙不固定、全离子态、无拮抗
目前市面上普遍采用的方式就是利用螯合剂将钙螯合起来,从而避免与其他元素的反应,提升钙肥的利用效率。常见的钙螯合剂有糖醇、氨基酸、EDTA(乙二胺四乙酸),EDDHA(乙二胺二邻苯基乙酸钠)等。
全面补充中微量元素、一步到位
各种元素的缺乏症状虽然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实际生产中往往不易区分,植株表现出来的症状往往难以判断是病害、缺素还是温度、光照、水分等引起的生理性症状。这也造成了零售商及农户的困扰,常常形成药肥不对症,浪费人工还耽误了防治时间。
地下地上同步进行,宜早不宜晚
钙是惰性元素,很难从作物的吸收部位移动到需求部位,所以单纯的叶面喷施补充的量太少,容易造成新叶和果实需求钙量不够,造成缺钙叶和裂果等,所以在田间实际生产中,地下基施或冲施与叶面喷施相结合,更能有效补充钙等中微量惰性元素。
同时,由于作物缺钙等元素存在一定的隐蔽性,等出现缺素症状时再去防治,往往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同时防治效果也不理想,建议中微量元素的补充一定要宜早不宜晚,从整地及苗期即开始注重中微量元素的补充。
接下来介绍下市面上钙研究最前端的一类产品---氨基酸钙,
那么所有的氨基酸钙效果都相同吗?
答案是否定的。
说实在的这类产品单从标签上看不出什么特殊问题,而在应用后效果差异最容易体现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套路深的产品”,
我们都知道:
a、氨基酸有不同的来源,分为植物源和动物源,但是作为氨基酸为载体的含钙类产品,我个人更倾向于植物源更佳,理由是植物免疫体系和本身的防御体系所决定,植物源氨基酸更容易透过作物的组织并且被作物接受,如下:图一如同动物源氨基酸,图二如同植物源氨基酸
b、氨基酸提取工艺的差异,市面上所有企业都喜欢宣传自己的产品是酶解的产物,而游离氨基酸酶解产率仅为74%左右,而这个比率的氨基酸是不具备载体和运输传导功能的,只有达到85%以上才具备,具备这个功能后才能加速钙离子运输传导。
其实钙产品的演进都是围绕着其螯合剂在发生变化,诸如木素黄化盐类(MSHH-Ca),化学螯合剂钙(EDTA-Ca,EDDHA-Ca等),狭义的有机酸螯合钙(糖醇钙等),直到现在的氨基酸钙都在遵循着这个螯合剂来发展。来源公益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