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了,我感觉我要被deepseek替代了,嘿嘿,逗你的

文摘   军事   2025-02-08 10:03   河南  

作者@特别懂枪的隔壁老王


本文是付费文章《今天,我们来谈谈95式上最难解决的bug》的配套免费阅读内容,主要作用为是付费文章提供补充和进一步讲解,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我们的付费文章哦,本文只是小菜,付费文章才是正餐。


昨天,一位老哥在评论区提醒我:


老王老王,deepseek的水平都要超过你了,以后有啥问题问他就行了,谁还付费啊,坏笑.gif。


我当时就不信了。人工智能谁没见过啊,一言不合就开始瞎编。于是,我也下了个deepseek试了试。


我输入的问题是:SKS改装发射全威力弹并加装瞄准镜行不行?


deepseek的回答为:


将56式半自动步枪(“56半”)改装为使用全威力弹药(如7.62×54mmR)并加装瞄准镜,在现实中存在显著的技术障碍和安全隐患。以下是具体分析:

---

### **1. 弹药适配性问题**

- **口径与弹匣不匹配**: 

56半原设计使用**7.62×39mm中间威力弹**,而全威力弹(如7.62×54mmR)弹壳更长、装药量更大。两者的弹匣尺寸和供弹角度完全不同,直接替换会导致无法供弹或卡弹。

- **膛压与枪机强度**: 

全威力弹的膛压远高于7.62×39mm弹药。56半的枪机、闭锁机构和枪管可能无法承受更高的压力,强行使用可能引发炸膛风险。

---

### **2. 结构改装难度**

- **枪管与弹道性能**: 

全威力弹需要更长的枪管以优化弹道性能,而56半的枪管长度(约521mm)是为中间威力弹设计的。即使强行适配,精度和有效射程提升有限。

- **供弹系统需重新设计**: 

需完全更换弹匣、供弹坡道和抛壳系统,几乎等于重新设计步枪,成本高昂且技术复杂。

---

### **3. 瞄准镜加装的挑战**

- **机匣强度与安装方式**: 

56半的机匣未预留导轨或瞄准镜基座,强行钻孔焊接可能削弱结构强度。即使加装,后坐力可能损坏光学设备。

- **实际射程与精度**: 

56半的原始设计有效射程约400米,而全威力弹的理论射程更远(如7.62×54mmR可达800米以上),但枪管膛线缠距、弹头重量与全威力弹的匹配度不足,精度难以保证。

---

### **4. 后坐力与操控性问题**

- **射手体验恶化**: 

全威力弹的后坐力远超中间威力弹,56半的轻量化设计(约3.8kg)会放大后坐冲击,导致连续射击困难,精度大幅下降。

---

### **5. 法律与合规风险**

- **非法改装风险**: 

多数国家严格限制枪支结构改装(如更换口径、枪管等),此类操作可能违反法律,导致法律后果。

---

### **替代方案建议**

若需全威力弹性能,建议选择**原生适配全威力弹的步枪**,例如:

- **SVD Dragunov**(使用7.62×54mmR,专为远距离设计)

- **Mosin-Nagant**(历史经典,同弹药)

- **现代精确射手步枪**(如M14改良型)。

---

### **结论**

将56半改装为全威力弹步枪**技术上不可行且危险**,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若追求远程射击能力,应选择原生适配全威力弹的枪械,而非强行改装现有武器。


看完之后,我大惊失色,原来deepseek竟有如此水平!实在是太让人震撼了!看来老王要被淘汰了呜呜呜。

然而,合围这时候拦住了我,并劝我说:要不我们问deepseek一个更难的问题?


新问题:如何评价95式步枪的高基线易打脸?

deepseek的回答为:

关于95式步枪“高基线易打脸”的评价,需要结合其设计背景、实际使用反馈以及枪械工程学特点进行客观分析:

一、问题的技术背景

高基线设计

95式采用无托结构,瞄准基线(瞄准具到枪膛轴线的高度)较高(约85mm)。这种设计缩短了全枪长度,但导致瞄准时射手贴腮高度不足,需抬头适应瞄准线。

人机工效矛盾

无托结构导致抛壳窗靠近面部(约10cm),加上高基线,后坐力传递路径与传统有托步枪不同。据部队实测,连续射击时枪托撞击面部的概率比81杠高约15%。

二、实际使用影响

射手适应差异

身高170cm以下射手不适率高达40%(2010年陆军测试数据)

需刻意调整贴腮姿势,导致瞄准速度降低0.3-0.5秒(对比03式)

驻港部队反馈:持续射击300发后,30%射手出现下颌淤青

战术场景限制

巷战快速出枪时,紧急瞄准失误率增加,某特战旅演习数据显示较81杠高12%。

三、设计权衡与改进

原始设计考量

为适应机械化步兵需求(全长仅746mm),牺牲部分人机工效。相比同代FAMAS(760mm)、AUG(790mm),95式长度控制更优。

95-1式改进

降低基线至72mm

加装贴腮板(厚度增加5mm)

后坐缓冲行程延长3mm

测试显示面部撞击率下降60%,但全枪重量增加0.15kg。

四、综合评价

时代局限性

90年代中国轻武器工业水平(加工精度比西方低30-50μm)制约了复杂结构的实现,简单设计更适应当时量产需求。

辩证看待

高基线带来的快速瞄准优势(视野开阔度提升20%)与人体工学缺陷并存,体现武器设计中的取舍。随着单兵装备发展(如光学瞄具普及率从5%提升至40%),基线高度对实战的影响正在变化。

总体而言,该问题反映了轻武器设计中永恒的人机功效与战术性能的矛盾,后续型号的改进说明我军已重视此类细节优化,但评价需置于具体历史技术条件背景下。


看完这个几乎遍布谣言和错误的回答,我悬着的心又放下了。果然,AI的基础在于数据和训练,但如果数据就是一团糟,那AI训练得越好越完蛋啊!

恩,看来我们的付费文章还能继续搞下去。


PS1 明天我们解析deepseek的这个回答到底多离谱。


PS2 虽然deepseek的这个回答不好,但总体上很不错,大家也去试试deepseek吧,真的很不错。


《晓枪》的征稿计划:

小作者在晓枪投稿有以下好处:

一,从不乱改稿子(因为老王懒);

二,待遇特别高,每篇文章小作者拿六成七,两成缴税,剩下的才是老王的。1.2万字的文章3块钱,3000人付费,小作者就能拿3×3000×67%=6030元,这外快它不香吗.jpg

三,审稿团队专业性强,除了某些单位的师兄,在枪械领域应该没人比老王更专业了.jpg

四,结算周期快,微信后台给我结款了,我就给小作者结款,从不拖欠。

扪心自问,老王觉得这条件相当好了。人不能一辈子用爱发电,有爱好,爱写作,爱分享,为啥不来《晓枪》来试一试呢?能持续的爱好,才能爱一辈子呀!各位有想法的老哥快来投稿吧!



最近好多读者对老王说,不知道如何使用晓枪的搜索功能,看下面的视频就可以了哦。比如你要看XXX枪的文章,去搜索一下就可以,我们很多都已经讲过啦。


PS 最新微信政策变化,有小伙伴反映看不到老王的文章,大家只需要加个星标就好了哦(#^.^#)

PS 狡兔三窟,狡兔三窟,记住我们的小号《钢木情怀的烧火棍》,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更人畜无害一些嘛,以防万一,以防万一。



全文完

作者@特别懂枪的隔壁老王

本文由《晓枪》编辑&发布

最新的消息

新书《一本书看懂枪械基础知识》上线啦

全网唯一一本讲枪迷“基本功”的书哦

是您居家学习 上网吵架的必备神器

晓枪老王的《一本书看懂枪械基础知识》上线啦,请大家买爆它

好消息好消息

老王的书上线啦

现在还附赠超值免费网课

亲自讲解自己写的书

国内枪械科普还是头一回呢

这么好的书,哪个男孩子不想来一本呢

赶快点击下面的链接订购吧

我的书终终终终于上线啦

最近当当推出了一个套餐
老王的两本书
两次满减后只需要119.8哦
价格还是很实惠的
大家一起薅羊毛呀
点击下方的链接即可呀


晓枪
收破烂嘞~彩电冰箱AUG,书本报纸M16A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