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沛青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详细讲解了95式步枪的结构设计,并给出了我自己的评价,但一些读者认为我的讲解和评价还是太含蓄了,他们想看到更直观的评价。因此,我在这里补充如下:
在《95式系列》的第一篇,以及第二篇文章的中上部分,我们讲解了95式步枪的枪机框、枪机设计,给与了充分认可。我认为在所有的步枪中进行比较,95式的自动机设计也是十分优秀的,不仅生产性能十分良好、具有极高的加工效率,同时还保证了设计合理性。
如果把枪械的设计划分为【优秀】、【普通】、【较差】三个基本等级,那么在我看来,95式的自动机设计水平可以得到【非常优秀】的评价——之所以要强调非常优秀,是因为95式的自动机确实十分出彩,远超优秀标准的平均水平,堪称优秀中的优秀。
在第二篇文章的中下部分,我们讲解了95式的机匣和发射机设计。我个人认为,95式的机匣设计也十分合理,它的形状简约,可以使用效率极高的模锻法加工,很有利于降低成本,同时机匣内零部件设计合理,进一步增加了本就不错的机匣刚度。一言蔽之,95式的机匣设计同样可以得到【非常优秀】的评价。
但对于95式的发射机设计,我的评价不高。受制于技术和条件,老95放弃了拇指快慢机等一系列的合理设计,反而采用了“掏心窝”发射机,其机构固然简单可靠,但是人机功效缺陷太过明显。95-1采用了拇指快慢机,但发射机结构复杂,理论上不如原有的快慢机可靠。
考虑到无托步枪的发射机设计是个祖传bug,我个人认为95式的发射机设计,可以给与【普通】的评价。它没能解决无托步枪的发射机bug,但本身也没有太明显的硬伤,总体表现中规中矩。
在第三篇中,我们讲解了95式步枪的弹匣和空仓挂机。我们指出,95式步枪的弹匣为半直插、半前卡后挂设计,是一种混合设计。老95之所以没有空仓挂机,实际上是由于当年技术上的无法实现,而不是真的认可“空仓挂机无用论”——当年朵老师的说法,我认为是在打马虎眼。到了95-1时代,随着材料的进步,95式的弹匣设计基本上已经完美,达到了【优秀】水平,但只是普通、正常的优秀而已。
在第四篇中,我们讲解了95式步枪的内弹道思路,即取长补短,利用无托步枪枪管长的优势,降低内弹道最大膛压,换取较高的寿命与初速、威力,并降低对材料、加工的要求。类似的思路在美国NGSW计划中的RM277步枪上也有应用。我个人认为,95式的内弹道设计思路也是合理的,但由于发射药的添加剂太多,也留下了“辣眼睛”等缺陷,因此给予【普通】的评价。
在第五篇中,我们讲解了95式步枪迷惑的镜架设计。在文中我们指出,95的镜架是一个“望之不似人君”的不靠谱设计。但不靠谱的设计也有苦衷:几乎人人皆知,AUG的镜架设计才是无托步枪的标杆,是真正的【优秀】设计。但镜架设计和机匣设计高度相关,想要AUG镜架,也需要采用AUG风格的大塑料机匣,国内当年是根本做不出来的。虽然有苦衷,但由于95镜架实在太过离谱,我个人倾向于给予【较差】评价。
被删除掉的第六篇文章是第四篇文章的延伸。在本文中,我们指出了95-1步枪为人诟病的热偏散问题以及其成因。我个人认为,热偏散的本质,是指标不合理所倒逼出的人祸。与其说是步枪出了问题,还不如说10式枪弹就不该存在。如果没有这款枪弹,95式的评价会比今天好得多。我个人认为,可以给与热偏散bug【非常差劲】的评价。
本文是《95式》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在文本中,我将讲解95式设计中最难以解决的bug,并同样以优秀、普通、较差三个标准进行评价。
△ 95式班用机枪的不完全分解图,步枪版本的基本上也差不多,大家看文章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