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记得:1不去、2不吃、3不做,老传统不忘!

文化   2025-01-31 07:27   黑龙江  


“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时光荏苒,转眼间1月31日,也就是大年初三即将到来。


春节的热闹氛围愈发浓厚,大年初三这一日,在民间有着独特的“小年朝”之称,《清嘉录·小年朝》中记载:“(正月)初三日为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


大年初三,也是“猪日”。相传在远古时期,女娲为了给人类创造生活伴侣和食物来源,依次创造出了许多动物,正月初三正是女娲造猪的日子。


基于此,民间有了“吃盒子,不吃猪肉”的说法。那精美的盒子,馅料丰富多样,咬一口,满是幸福的味道。


与此同时,大年初三还被看作是饿鬼出来觅食的日子。


人们相信饿鬼会在此日四处游荡寻找食物,为避免招惹,会尽量不留下剩饭剩菜,也不把食物暴露在室外。


传统习俗里,正月初三属于“赤狗日”,这一天也最好不外出去别人家拜年。


人们会贴“赤口”。赤口是长约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着“出入平安”“大吉大利”等吉祥话语,分别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


还会把一张赤口放在垃圾上,当垃圾倒掉时,寓意把纷争和霉运一同丢弃。


大年初三还有着诸多有趣的讲究。


其一,不吃米饭。古代农耕社会,谷子至关重要,正月初三被定为谷子的生日。若这一天是晴天,寓意着年景丰收;


反之,则担忧是灾荒之年。为表达对谷神的敬意,人们会在这天禁食米饭,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其二,不晚睡。“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前两天走亲访友繁忙,人们十分疲惫。初三这天自然要好好休息,养足精神,为后续生活与工作储备能量。


另外,大年初三还是老鼠娶亲嫁女儿的日子。


老鼠繁殖能力强,人们深知打扰其婚礼可能招来困扰,所以家家户户会在墙角撒些米糕碎屑,寓意“与鼠分钱”,接着早早睡去。


这些传统习俗,虽缺乏科学依据,却蕴含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今日大年初三,让我们沉浸在这充满韵味的传统氛围中。在这个日子里,遵循习俗,与家人一同品尝美食,安心休憩。


愿新的一年,大家都能收获满满的幸福,平安喜乐,事事顺遂,让我们心中常常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将这份温暖与希望延续下去,让生活如同那盛开的花朵,绽放出无尽的精彩。


今日大年初三,“三”是个吉祥数字。


这一天的习俗活动和传说,也相应地与“三”的哲学有关。


“三”首先是创造之数,生成之数,也就是老子说的“三生万物”。


“三”也意味着多,好事需要接二连三。


雯书房在这里祝大家:大吉大利,好事接二连三!


遵循这些老传统,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发大财、行大运!

声明:本公众号仅为交流分享,非原创部分源自网络及雯书房整理,原创部分为作者所有。有疑问或投稿敬请联系邮箱:1835726968@qq.com

雯书房
静读风雨,等你而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