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是正月的第二天。正所谓“开年寒尽,正月游春”。
初一与除夕相连,仍沾旧岁余绪,作为完整的新岁开始,大年初二谓之“开年”,因此,在很多地方,大年初二是很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很有讲究的。
今日初二,雯书房提醒家人们,记得“吃三样,做二事,忌一事”习俗,求个平平安安,吉祥如意!
吃三样
吃馄饨
寓意财运亨通,财源广进。元宝汤就是咱们吃的馄饨,馄饨形似元宝,吃元宝的食俗源于北方商户初二有祭财神的习俗。
大年初二早上,家家户户都要煮上热气腾腾的馄饨来吃,名为喝“元宝汤”,寓意财源茂盛,富贵吉祥。
初二吃什么馅料的馄饨好呢?可选荠菜馅,因荠菜和“聚财”谐音,象征吉祥如意;
芹菜谐音“勤财”故寓意取财有道,勤劳致富。
吃面条
无论天南地北,到了大年初二,人们都讲究要吃面。面条细腻绵长,被人们赋予了平安长久的寓意。同时煮好的面条吃起来可口爽滑,又代表着顺顺利利。
所以初二的面被称为“顺利面”。关于初二的面也大有讲究,要用初一包饺子剩下的面来做,不能切碎了,煮面时更不能煮断了,以此来祈祷新的一年平安顺利,好运绵长。
吃开年饭
南方地区正月初二谓之“开年”,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带着三牲、糍粑、煎堆等礼品,走亲访友。
在饮食习俗方面,正月初二这天的中午饭称“开年饭”,菜式多样,皆取吉祥寓意。这顿“开年饭”就是要吃得好,祈求新一年事事顺利。
做二事
北方大年初二这天,已经出嫁的女儿会回娘家,夫婿也要一起同行,不能缺席,若是女儿一个人回家,则代表女婿不尊重娘家人,故大年初二也被称为“迎婿日”。
在古代是非常忌讳女儿大年三十和初一回家的,古人认为这两天回娘家会把家中吃穷,带走娘家的财运不吉利,只能等到大年初二再回门。
回娘家要带礼品
女儿出嫁之后,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的小家里忙碌,唯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回家看看父母。
而大年初二是年后第一次回娘家,父母双亲早已在门口期盼已久,自然不能空手而归。
要根据父母的喜好,备上几样礼品带回去,来表达对父母的孝敬之意。
在准备礼品时也要注意避开单数,尽量准备6样或8样,这样更符合传统礼节。
祭祀祖先
祭祖宗在华夏大地生活的很多民族都习惯在大年初二祭祖的习俗。自古以来,族有族祭,家有家祭。
古时祭祖这一天每家都会祭上先人排位,用三牲、粮食等供奉起来,直到年节结束才停止。
大年初二是新年的开年之日,这天祭拜先祖,能够得到祖宗更多的庇佑。
现今,修行人祭祖时,一定要准备素食,可诵祖先祈祷文。感恩祖先祈祷文
杀生以祭天地,是逆天地好生之德。
祭祖时的祭品,通常包括水果、糕点、素菜、清茶、香烛即可。
忌一事
忌动剪刀、针线
“初二动剪刀,口舌是非定难免”,根据老传统大年初二是不能动剪刀的。
传统说法认为这天动剪刀或是针线容易与人发生口舌之争,要是万一伤了自己,也会大大影响过年的心情和运气。
春节传统习俗很多,各地风俗习惯不同,因此不少地方仅仅沿袭部分习俗,但吉祥如意的宗旨是不变的。
大年初二,喜鹊登枝报佳音,祝您的日子红红火火,事事顺心如意,健康快乐常伴左右!
声明:本公众号仅为交流分享,非原创部分源自网络及雯书房整理,原创部分为作者所有。有疑问或投稿敬请联系邮箱:18357269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