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读到这篇文章的人,必定有大慧根

文化   2025-02-02 07:27   黑龙江  

1、每一个人,都是菩萨,都自带佛性。

 

只是因为带着各自的观点,不同的角度,所表达的是自己的心声。

 

没有对,也不存在错,每一个声音,都是一个道场,每一句话,都代表着心开放的程度。

 

只有心性好的人,是全然敞开的,是能够包容的。

 

只有心性好的人,是能够愿意真正的放下自己,看见自己的,心甘情愿,让众生在高处,自己在低处。

 

即使在众说纷纭当中,在错综复杂中,心,都能倾听到每个人的需要和内在需求。


2、当一个人不再追逐,而是体验,把欲望转化为学到、领悟,就会瞬间清醒,不再焦虑迷茫。


命运的安排自有深意,在你低谷时是学习的阶段,而在你高峰时,才有能量给予出来。


所以,你蛰伏的越久,其实收获就越大,四季轮回,总有属于你的那个春天。


3、当一个人否定别人时,其实需要的是你的肯定和看见;

 

当一个开始虚荣的时候,其实表达的是需要自信和鼓舞;

 

当一个人产生对立时,其实最需要的是接纳与宽容。

 

当一个人不断沉默,仿佛与世无争时,你要知道他不是不快乐。


而是呈现另一种圆满,就像一切平静的镜子,只是静静地存在,仅此而已。

 

一个人,只要打开自己的心,与任何人沟通的时候,若能真正的放下自己,没有偏见,就会从每个人身上,学到源源不断的知识。

 

4、仁者无敌,这是一个去伪存真的时代。


只有心性好的人,极好的人,才会留下来,极致的善、利他,助人,忘我的奉献,是培养自己德行最好的方式。

 

真正的修行,就是把自己拔上去,愿力拔上去。


善良,真诚,清静,慈悲,合一,与一切境融合,在无我的状态之下,完成自我与真我。

 

5、一双手,可以是妙手,自给自足,丰衣足食。

 

一双眼,可以是妙眼,去欣赏那些美好的事物。

 

一双耳,可以是妙耳,能够倾听世间的一切。

 

爱与曾经不爱的一切,因为自性,他们本无二致,本无分别,唯心所现。

 

所谓诸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

 

然而,诸法自性本无所有不可为喻,非是文词之所辩说。

 

世间一切,都是这样的,你若能不为所动,一切都是如如不动,一切不能用语言描绘,用文字去诉说。


6、人与人的交往,只在于心,而不在于形。

 

就像蒙住眼睛,不看长相,只听对方说话,或是感受他磁场带来的气息,是不是舒服,是不是让人刹那欢喜。

 

一个人所成的相,是什么层次,就会显什么相,真实不虚。

 

一个高人能高也能低,而一个低的人需要一点点升高,如此,才是修行。

 

一个人若是在发光,你也会被点亮,会被内在的心性点亮。


7、在生活中,最好的方式是让彼此心心相映,能修炼至此却也是不易的。


首先,你得把自己排空,然后心甘情愿的承载对方,却没有烦恼、愤怒。

 

但依然保留自己的独立性的自由,尝试,一次次的尝试,开阔,在纷纷扰扰之中扩展你的心量。

 

有时,会感到凌乱,那么就慢下来,再慢下来。

 

尝试着驾驭生活,因为玲珑的心能变现出不同的人身。

 

它绝不是左右逢迎的世故,而是,逐渐在了解人性之后,了解自己之后,获得的悲悯。

 

8、生命终究是宽和的,柔韧的,带着弹性的时刻无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或是相同的一面,在取舍之中获得一种圆满。

 

因为这世间本无玲珑,本自朴素无华。

 

当一切都消融的时候,你能感觉到舒畅的时候,身体当中的精气充盈的时候,幸福就会慢慢出现了。


能量就会慢慢恢复了,这是因为你开始改变,开始绽放,无处不在。


9、生命是一场送别,也是一场放下执着之心的考验。


其实,一念成迷,也一念解脱,根源在于心是如何看待失去的,生命其实永远没有失去,因为所谓失去是意味着即将得到。


所有生命的轮回,就看我们如何去理解,唯有无所求,才是真正的无所不有,因果是不会少你的,该来的总会到来。


10、我们每一个人所修的福报,不是一生一世修来的,是多生多劫修来的,你越修福,福报就会越多。


但我们需要明白,福报只是修行的过程和基础,并不是最终那个彼岸。


把世间的一切当做游戏,才能真正想开,不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不再为内心的执念所困。


真正的彼岸是不断升维的灵魂,最终成就功德。


人若不修慧,福报越大,越容易被世间法的部分障住,难以割舍。


真正的法才是最珍贵的东西,唯有真正有慧根的人,才能明白。

雯书房
静读风雨,等你而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