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震泽·柴米多农场 始于2020年,位于苏州市震泽镇湿地片区,居太湖之畔,具有典型的江南气息,和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中长期进行调研和观察的开弦弓村处于同一文化生态。
从自然资源来看,苏州震泽具有典型的江南风土风貌:荡、漾、泽密布,田、泽、村交错,水系丰沛。从人文变迁来看,苏州震泽一方面表现出了水上运输对工业的影响和蚕丝业的当代可能性,一方面仍保留了费孝通所言的“人际关系深处”的连接。
柴米多基于在地的自然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构建苏州震泽柴米多农场。农场整个系统包括:柴米多农场(含果园)、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柴米多蚕桑学院(含餐厅和民宿)。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众安桥村
了解更多苏州农场信息 ⬇️
种植食物森林不是在森林里面种植食物,而是像森林一样生长食物。当我们把高大的果树和低矮的浆果灌木,以及各种谷物蔬菜、香草和花卉,还有药草和其他植物以森林的模式进行种植,模仿大自然的模式,引入多种微生物、昆虫和小动物,让他们慢慢形成一个平衡稳定的生态系统,他们就可以不需要太多的人工维护便可以产出大量的食物,而且可以永续地保护土壤,一年四季都在源源不断地产出越来越多的食物。
如果你对土地有热情和好奇,想要参与土地的开荒、耕种与丰收,欢迎加入我们的食物森林共建群,群内每周开放劳动共建接龙。
食物森林项目除了劳动,也会融入酵素制作,堆肥,寻种,木工制作等基础劳动技能的输出。以劳动换取农场生态时蔬、酵素、健康土壤等。
● 一起劳作,接触土地与自然
👇关于食物森林:
在过去,我们的食物来自各个家乡的土地,因气候不同而品性分明。如今,虽身处山南水北,大家吃的食物可能来自同一块土地、同一个大棚、由同一家公司生产出来。同一化的生产背后显露出关于种子的大问题。
我们在农场成立了一个“种子驿站”,召集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去走访村落、民户,寻找留种人,以及他们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老品种,聊聊关于土地、关于种植、关于食物的记忆与故事……
同时柴米多还将联合「食物拼图」共同举办一场食物拼图桌游。"可持续食物拼图"是一个源自法国,由 Julien Briton和Thomas Moulin共同开发的兼具科学性、趣味和创意的工作坊。它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的科学研究报告,以集体智慧为准则,从每个人最日常的“吃”出发,把可持续发展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连接起来。
工作坊将用2-3小时的时间,讨论我们日常饮食背后的故事,思考什么是“可持续食物”以及我们如何参与可持续食物转型。
● 寻种走访
👇关于更多在地走访:
身体有着各自的经历、情绪、社会关系,我们希望能够借由按摩这样最直接作用于身体的方式,去重新打开感官、觉知自我,以及与身边的人产生深度链接,从而感受到彼此是被爱与滋养的。
来到农场,天然与土地亲近,身体在自然中放下束缚,五感重新变得敏锐。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抚触疗愈,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融的灵感源源不断,通过抚触,和自我、身边重要的人进行一场无声的深度交流。
● 抚触疗愈现场
上两期吃饭实验室面包工作坊我们使用了天然谷物酵母制作佛卡夏、恰巴塔和帕尼尼。本期吃饭实验室,我们将制作两款截然不同的面包:软乎乎的日式米麴面包和硬质的德国碱水面包。
米麴面包使用发酵短米制成的米麴,大家喝的日式清酒就是由米麴发酵而来。麴菌是数百种真菌中,特别被人类分离出来,运用於培麴的菌种之一,它与我们自制发酵品时,可轻易从身边空气环境中所获得的微生物不同,是一种特别被人类「驯化」,存活於煮过的完整谷粒上的的特别菌种。它加在面包里,可以让面包更Q软有弹性,还增添了独特的甜味。
碱水面包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德国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面包。面团经过烘烤碱浸泡,烤后呈现漂亮的深棕色,面包麦香味十足,组织绵密,非常有韧劲,越嚼越香。德式硷水麵包在製作时是不加糖跟奶的,使用到的油也比较少,因此碳水含量与热量也比一般常见的市售麵包来得低,更健康低脂。
● 用天然酵母做的面包
·合作导师·
🍵🧘🫙
·更多在地工坊·
🌳🤝🌾
·更多合作·
海报设计|饼子
活动策划 | 达达
编辑 | 欣悦
·8月活动回顾·
▲每周六食物森林共建
▲ 8月9-10日 吃饭实验室|面包发酵
苏州震泽·柴米多农场
1.散步指南 | 来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所在的古镇·震泽走走转转吧~